不同植被对桂西北岩溶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植被对桂西北岩溶地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了桂西北岩溶地区乡土树种枫香、青檀、任豆、柏木为优势种的植被,以及外来树种桉树、湿地松为优势种的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常规化学分析与分子微生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植被对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种植外来树种会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乡土树种样地的土壤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外来树种样地的土壤优势菌为酸杆菌门;以乡土树种为优势种的样地,其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高于外来树种。综合考虑不同树种
其他文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也就是说,平均每五六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对比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一路攀升。特别是2020年比起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老龄化日益严重,可偏偏赶上数字化飞速发展,连年轻人都有点赶不上趟,老年人是否面临更多的不适应?尤其在出行方面,他们还好吗?老年
从百年前南湖红船起航时的50多名党员,到如今发展成为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无数次腥风血雨中绝境重生,到攻坚克难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
鉴于中小学生在科普场馆走马观花的学习行为,通过观察、谈话、对比,对静态展品、操作体验项目、场馆服务加以研究,发现教育目标、展品应用、原理解说、价值挖掘、人工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部分问题给出改进意见。
文章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通过《守望家声2》系列专题村落微纪录片的制作过程,探讨以广东为代表的岭南古村落文化的传承方向与发展现状,研究村落微纪录片制作传播对村落文化在新旧文化冲突的境况下起到的作用,论证村落微纪录片制作团队“下乡”采风对岭南村落文化起到推动作用和传承意义。
本刊讯2020年12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司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互联网+”重大工程保障支撑类项目“面向教育领域的IPv6示范网络”项目验收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等11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认真听取项目总结报告、审阅相关材料,质询讨论后,一致通过项目验收。
摘要是学术论文主要信息的浓缩和总结 ,但目前科技论文摘要仍存在较多问题,针对这个情况,在总结了科 技论文摘要类型及撰写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通过实例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补充 说明 ,认为加强摘要撰写规范宣传,加强作者写作培训和增强科技期刊编辑的修改能力是使摘要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神秘莫测的少数民族文化一直吸引着大众,特别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受到人们的无限好奇和喜爱。纪录片作为一种视听语言类纪实影像工具,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展现机会和展现平台。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流失和传承断层等问题引起了众多关注,借助互联网以及拍摄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东风,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类纪录片发展迅猛,越来越多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拍成纪录片并且受到了大众的追捧。如今,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不仅要求在视觉、听觉上得以满足,还要求能够从纪录片当中传达出某些知识。而对于少数民族纪录片来说,突
在“2020中国高校CIO论坛”上,来自多所高校的信息化主管领导,围绕“高校信息化如何面对疫情带来的危和机”和“高校信息化机制体制”主题,就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数据治理等话题展开讨论。王希勤: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服务“立德树人”信息化在高等教育领域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学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信息化正深度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当中;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高校信息化本身的建设重点也处于一个变化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说,国货当自强,这话千真万确。在笔者看来,世上事物都是有着自身的逻辑,但同时有着外在关联,两者合称为“系统”。从自身逻辑上看,国货当自强,必须要做到义利守正,持续创新,价值独特,性价合理。为此,民族品牌要有符合人类普适价值的发展方向;要坚持“真善美”的发展路径;要以不断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问题,满足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创造消费者价值,输送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研发出更为优质,更为便捷,更为实惠,更为公益的产品或服务。
2021年3月16日,在江山市举行的浙江省农业春耕备耕暨送科技下乡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11个地级农科院签订框架协议,正式成立浙江省市级农科院农业科技联盟。根据协议,联盟将聚焦种源“卡脖子”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主攻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绿色智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质量与生命健康三大方向,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资源、政策优势,调动地市级农科院科技、人才、智力优势,协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携手推动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