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ⅠA2~ⅡA2期)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6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 863例临床分期为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1 071例,开腹组7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近期疗效包括手术相关指标和手术并发症,远期疗效包括生命质量(包括盆底功能和性功能)以及复发和生存情况,其中盆底功能评估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性功能评估采用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

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57±69)min和(238±56)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58±314)ml和(704±43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5±0.9)d和(2.9±0.8)d,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15±7)d和(18±9)d,住院时间分别为(19±16)d和(30±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术中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数分别为(21±9)个和(21±11)个,左宫旁组织切除宽度分别为(2.5±0.8)cm和(2.7±0.7)cm,右宫旁组织切除宽度分别为(2.6±0.3)cm和(2.7±0.2)cm,阴道组织切除长度分别为(2.4±0.7)cm和(2.2±0.7)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1%(87/1 071)和10.7%(85/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术中血管损伤的发生率为2.6%(28/1 071),明显低于开腹组[7.7%(61/792),P<0.00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8%(362/1 071),明显低于开腹组[40.2%(318/792),P<0.05];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0.7%(7/1 071),明显低于开腹组[4.0%(32/792),P<0.05]。ICIQ-FLUTS问卷调查分层分析后显示,腹腔镜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术式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28.4%(67/236),明显低于开腹组[35.9%(71/198),P=0.004],但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尿失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SFI问卷调查分层分析显示,腹腔镜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术式患者术后12个月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7.0%(111/236),明显低于开腹组[58.6%(116/198),P=0.001],且问卷中6个不同维度评分,腹腔镜组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0%和90.2%,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9%和8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淋巴脉管浸润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状态均与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有关(均P<0.05);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状态均与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淋巴脉管浸润是影响宫颈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均P<0.05),而间质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均P<0.05)。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与开腹手术比较,能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术后远期生命质量,而二者的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背景ITALUNG用来评价低剂量CT (LDCT)在欧洲人群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合格受试者为年龄在55~69岁的吸烟或者已经戒烟者(在过去10年中至少达到20年包),随机分入接受连续4年每年1次LDCT筛查的干预组,或者接受常规照护的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随访生存状态和死亡原因(至2014年)及肺癌发病率(至2013年)。病理和临床信息从托斯卡纳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采集。结果1 613例入选者被随
期刊
期刊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EGFR突变患者的标准治疗。但使用TKIs后会产生耐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发生了T790M突变。第三代EGFR-TKIs对激活突变型(EGFR敏感性突变)和耐药突变型(T790M突变)具有高效选择性。文章就第三代EGFR-TKIs药物对NSCLC患者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