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地坛的永恒意义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地坛”这一意象出发,分析史铁生在地坛中关于生命的思考,母爱的思念、自我命运的救赎和人类根本困境的拯救。对史铁生来说,地坛是生命永恒的见证,是母爱深邃的见证,是精神成长的见证。
  关键词:《我与地坛》 地坛 生命 精神救赎
  《我与地坛》是一篇抒情、叙事、哲理融为一体的散文。全文通过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思所感展开脉络,自从残疾的史铁生与荒芜的地坛宿命般的相遇,他的心魂便再也没长久地离开过地坛。在史铁生的笔下,地坛远远超越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给予无数人生命与苦难的追思,让人在思考中找到自己心灵栖息的一方地坛。
  一、地坛是生命永恒的见证
  史铁生给我们关于地坛的第一印象便是“荒芜冷落”,“剥蚀了的琉璃,淡褪了的朱红,坍圮了的高墙,散落的雕栏”处处弥漫着冷清的氛围。史铁生进入地坛,最初仅为着那是“可以逃避生活的宁静之地”。古老的地坛无言地诉说着荒芜,残缺的史铁生落寞地诉说着苦难,他喜爱地坛的冷清,地坛理解他的失意,二者像是一见如故的挚友,史铁生找到了这样一个宁静之地安放这颗痛苦绝望的心。然而当我们细细品读时,发现这座看似荒芜的园子四处隐藏着渺小的生命力,渺小如雾一般的小蜜蜂、捋着胡须摇头晃脑在思考问题的蚂蚁、祈祷的瓢虫、寂寞的蝉、摔下草叶的露珠、一群高歌的雨燕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却无须任何装饰与渲染,显露出“与日月同辉,与天地万物共同成长的地坛本真状态地坛见证着这些微小生命的存在”a,史铁生细致地观察着地坛的丝丝生机,这生机同时也给予他关于活着的思考,即使渺小如虫蚁,尚能找到存在的意义,更何况是人呢!“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由此可以看出在地坛中的生物唤醒了他活着的本能,史铁生特殊的经历与苦难的意识带给他关于生死的启示。然而渺小不足以构成地坛的全部,更因为存在即是永恒,地坛的形体虽遭受着摧残,而将大地映照得灿烂的落日以及没日没夜地站在那里的苍黑古柏成为地坛永恒的生命线,以一种坦荡,镇静、宠辱不惊的姿态令人敬畏,令作者不禁陷入沉思:这种姿态何尝不是一种追求呢?世间的一切都如过眼云烟般转瞬即逝,地坛拥有的永恒正是生命的力量。“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在地坛的观察、思考、感悟让他不再沉浸在自我身体残缺的悲叹之中,地坛同时也是史铁生的生命由寻求死亡到探索活着意义的见证者。
  一方地坛承载的不仅是史铁生个人的生命重量,还有芸芸众生的生活形态。地坛以静默的姿态守候着来来往往的生命,十五年风雨无阻散步的夫妻,爱唱歌的小伙子,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守护她的哥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着不同的生活状态,然而都在各自热爱的职业与生活中保持着向上的生活态度。万千生命赋予地坛蓬勃的朝气,地坛看尽了世间的生命百态。
  二、地坛是母爱深邃的见证
  如果说我们对史铁生在地坛的生死哲思具有审视的意味,那么母亲在地坛中寻找史铁生的画面却是真挚的令人动容。年轻的史铁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悲痛交加,无所适从,殊不知“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总是要加倍的”。母亲包容儿子因病痛折磨带来的喜怒无常。母亲的“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句话,流露出她的心里也是痛苦不安的,但为了不给儿子增添一点点的负担而独自承受苦难。史铁生在 《合欢树》 中曾写道:“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可见母亲年轻时是要强好胜甚至是急于表现自己的,然而经历岁月的洗礼,苦难的磨砺,母亲的心境也变得成熟坚韧。“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寥寥几句话刻画了一个焦急与隐忍的母亲形象。焦急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担心儿子因打击而想不开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隐忍的是她理解儿子内心的苦闷所以给他自由的空间独处。即使儿子的人生从此是艰难而黑暗的道路,母亲却依旧对儿子抱有执着的希望和无悔的付出,“母爱融合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b。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母爱充斥着地坛的每一个角落。当时的史铁生因自己的悲痛浑然不觉,可母亲的骤然离世让史铁生意识到平日里被忽略的母爱是多么难能可贵。他一遍遍地在地坛的每一角落寻找母亲的身影,就像母亲当时寻找他一样。当车辙与脚印再次相互交织之时,一切的回忆都变得清晰,他终于体会到了母亲当时找他的无助与急切的心情。点滴的时间流淌的是失落与怀念,仿佛身处地坛,会找到母亲遗留在地坛的爱,然而终究是明白了:母亲不会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此时的地坛与母亲已融为一体,地坛有母亲对“我”爱的记忆,更有“我 ”对母亲的思念与忏悔,地坛已不再简单的是“我”逃避世界的去处,更是祭奠母亲的思念之地,地坛就是母亲,母亲就是地坛。
  三、地坛是精神成长的见证
  双腿瘫痪后的初期,找不到任何出路的史铁生性格变得暴怒无常,当被社会遗弃的史铁生无意间走近很少被人记起的地坛,他的失意痛苦与“地坛”的荒芜冷落仿佛是同命相怜般的遇见,此时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是封闭的。“我”发了疯一样离开家,回来后又什么话都不说,“我”看见母亲在地坛四处寻找“我”的身影却不给母亲一点回应,“我”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没有听出母亲对“我”的恳求与嘱咐,“我”感知不到母亲对我深邃的爱,有的只是去地坛逃避未来的黑暗。“我”无形之中给自己的心灵上了一道枷锁,因为残缺的身体和绝望的心情让史铁生的心彻底封闭起来。
  史铁生在与地坛的独处中看到了富有生机的生物景象,开始探索生死的意义,悟出了一个道理:“活着是一种方式,死亡是一个必然。”关于生命的顿悟让此后的他不再执着于生死之中,史铁生开始探索人生应该怎样活?究竟是浑浑噩噩的残了一生还是积极向上地过好生活?母亲的离世给予了答案,她的期盼与祷告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这一切皆是因为“母亲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更应找到一条通向幸福的路”。这条路到底是什么?人本身有活着的欲望,所以为了活着,“我”不得不写作。母亲盼望“我”找到的路仅仅是指用写作撞开的路吗?“我”长年累月地在地坛沉思与领悟,渐渐地明白了,这条通向幸福的路象征着面对苦难、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自立自强的人生,需要用一生去面對。“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她含辛茹苦地养育生命,更在于面对不幸,用自己微薄的身躯,坚忍的意志重塑儿子的第二次生命”c。这个阶段的史铁生在地坛中关于生死和母爱的参悟透彻,消解了自身精神上的痛苦。“我”终于知道人生活着的意义和怎样活才是母亲盼望的人生,对于人生意义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
其他文献
摘 要: 《荆棘与珍珠》首创了梦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它的梦幻描写贯穿小说始终,而不是像有的小说只是偶尔写到一个梦或者几个梦。最重要的是梦幻构成了该小说的象喻系统,每个梦都像是神示一样具有指示未来的意义。《荆棘与珍珠》不仅是一个文学梦想的实现,而且是一个价值与意义的实现。小说重点表现了“人心即宗教”的思想,体会了人生是一个检验的过程,希望在吸收创造的基础上传播一种新的人格形成和新的人际关系。  关
摘要:小说《伤逝》中,因袭的人格重担使得以启蒙者自许的涓生并未能在与恋人子君的爱情突围中顺利觅得通往新生的途径,甚至还因此失去以生命为代价替其引路的子君。涓生自会馆出走叉回归的生命轨迹暴露了其作为知识分子在朝向现代理想路上的局囿之处,同时昭示着在未能真正觉醒之前,其所追求的“新的生路”将永远难以到来。  关键词:因袭人格 爱情伪像 生命轨迹 启蒙  《伤逝》黾鲁迅创作于1925年的一部爱情短篇小说
摘 要: 鲁迅的《故乡》和王十月的《寻根团》两篇文章都描写了同一个归乡模式:离去—归来—离去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由于时间、地点、寻求关系的不一样,面临的社会问题也不一样,因此虽然经历了同样的怀乡—寻乡—失乡的心理历程,但是他们最后的探寻结果却是不一致的,即相同归乡模式下暗含着归乡模式下的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变迁。反抗绝望和随波逐流展现出了知识分子在面对“乡村现代性转型”的问题时,他们的精神发生的巨大改
摘 要: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儒释道三家总是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差异中求融通,在斗争中求共生,在交流中求互鉴。元代是中国传统社会儒释道三家融通文化格局的进一步确立时期,元代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为儒释道三家融通的深入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元代儒释道三教也常有矛盾和斗争,但元代统治者对此多持兼容調和的态度,三家融合也是元朝儒释道三家代表性学者的共同理想和努力方向。元代儒释道三家均以自身思想主张为立足点,主
摘 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孤岛”作为特殊的地域空间为妇女运动提供了相对平和的环境,一大批妇女期刊的发行为我们研究战时妇女生活提供了资源。《妇女界》作为孤岛后期出现的杂志,成为“职业女性”言说自我的场域。在革命时代对女性塑造之外,本文注意到《妇女界》期刊中“职业女性”这一形象展现了“去精英化”的“自我关怀”,这体现了女性解放道路的复杂性。  关键词:女性形象 《妇女界》 孤岛 妇女期刊  1937
摘 要: 挫折—侵犯理论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于193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挫折是人类侵犯行为的成因,其主要论点认为侵犯是受挫的一种结果,挫折的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暴力关联事件的侵犯反应。本文借助多拉德等人的挫折侵犯理论,对艾丽斯·沃克的长篇小说《紫颜色》和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进行分析,详细论述文本中黑人男性暴力行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家庭的影响。  关键词 :挫折—侵犯理论
摘要:文学作品《香水》与其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各自领域分别具有独特的价值与魅力。与众多其他小说剧本相比,《香水》的电影改编更具挑战性,要完成这个故事的演绎,在主旨呈现与戏剧表现力等方面均需做出改动与删减。电影作品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作的部分立意,于文字的影像表达而言,这一改编无疑是成功的,而在主旨表达的思想深度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缺憾。  关键词:《香水》 主旨呈现 影视改编  德国作
摘要:高建群小说《白房子》中富有审美性的植物、动物和行为类意象出现频密,这源于作家地理写作的生命自觉诉求,并凝聚着其呼喊生命、对话狂放热血的骑士精神的创作意图。本文将从生命景观、生命体验、生命形式三个方面来试图论证小说中生命意识书写的意义。  关键词:意象 生命意识 生命景观  高建群小说《白房子》由三部分构成:《遥远的白房子》是作者1987年创作的轰动文坛的中篇小说;《重返白房子》是作者2000
摘 要: “立志”是王阳明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在心学体系建立后,王阳明不但在“致良知”学说的基础上展开对“立志”的艺术性阐述,更在“立志诗”中极言“立志”的实践性品格,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境强调“立志”需“知行合一”;同时,其“立志诗”追求精神人格的超越之境,以求达到心理圆融,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王阳明 “立志诗” 实践性品格 超越之境  王阳明的诗歌不但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更记录了
摘 要: “立志”是王阳明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在心学体系建立后,王阳明不但在“致良知”学说的基础上展开对“立志”的艺术性阐述,更在“立志诗”中极言“立志”的实践性品格,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境强调“立志”需“知行合一”;同时,其“立志诗”追求精神人格的超越之境,以求达到心理圆融,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王阳明 “立志诗” 实践性品格 超越之境  王阳明的诗歌不但是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更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