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幼儿行为观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feizi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行为观察是培养幼师生观察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幼儿行为观察这门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凸显幼儿行为观察这门课的特点,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种能力。从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和作用着手,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总结阶段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具体实施,希望能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案例教学法;幼儿行为观察;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3-0206-02
   幼儿行为观察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通过描述法、取样法、评定法等专业技术来观察学前儿童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以及问题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并给予其记录与分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幼儿行为观察课程教学的整体现状并不乐观。据了解,目前理论知识的培养体系较为成熟,多数高职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虽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大量的知识,但是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不能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和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完成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如果能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反复感知,并提供实践模拟记录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实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观察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能够通过呈现的案例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实施之后颇有成效。案例教学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师资培育的重视。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索案例教学法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真实情境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与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两个方面和三个阶段。两个方面是指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案例教学法中扮演两种角色:主持人和演员。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担当主角,教师作为主持人。三个阶段是指准备、实施和总结阶段。
   二、案例教学法在幼儿行为观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案例教学法能凸显幼儿行为观察这门课的特点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讲,幼儿行为观察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门课程中,能够凸显这门课程的特点,使学生在实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观察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可以把教学内容与真实环境相联系,使学习目标更加有关联性,并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现实问题较之书本问题的复杂性,当学生面对以后工作情境中会遇到的真实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就会主动进行探索和分析,并最终自主解决问题。这时候的学习就不是灌输式、被动的学习,而是自主、主动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习兴趣会得到大大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多角度探讨,在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此外,案例教学需要较强的参与性,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思考分析与讨论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幼儿行为观察中的应用
   (一)准备阶段——明确教学目的,精选典型案例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得以在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一定要明确本节课程的教学目的,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例如,在设计事件取样法这节课程时,需要学生明确所要观察行为的操作性定义,理解所要观察行为的一般特质,掌握事件取样观察的操作步骤,学会设计表格,規划记录内容并对观察记录内容作出相应的判断分析,首先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教师要呈现经典性、能够体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文本案例。通过教师呈现的文本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观察行为的操作性定义是如何界定的,文本案例中的操作步骤怎样,通过提供文本案例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理解书本上呈现的枯涩的文字。
   学生不仅要通过文本案例理解事件取样法的步骤,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在自然情境中实地观察来解决问题,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就可以呈现我们教师在幼儿园有目的地拍摄的与所要观察的行为有关的案例视频。
   总之,在准备阶段,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精心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文本案例和案例视频。另外,在准备阶段,教师也需要准备背景资料,设置讨论大纲。学生也需要提前进行准备,掌握案例教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案例教学中的任务和责任。
   (二)实施阶段——课堂讨论所呈现的案例    1.呈现案例
   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呈现案例,并让学生多多感知所呈现的案例。教师在呈现教学案例时注意循序渐进,教师需要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实操进程,不能操之过急,先提供文本案例理解理论知识,然后提供视频案例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例如,课堂前半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文本案例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他人如何运用观察,然后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呈现幼儿园真实场景中的视频案例,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此外,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地呈现难易程度不同的案例,呈现的案例中观察对象刚开始要一个,再慢慢延伸到多个观察对象。呈现案例之后,教师也需要对案例进行介绍和讲解,进一步明确教学意图。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不能不闻不问,需要对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要根据班级情况和教学需要选择分组、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教学。
   在學生讨论活动之前,然后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和案例内容,教师要提出启发性、诱导性的讨论题,让学生通过讨论能够从例到理或从理到例。例如,在设计事件取样法这节课程时,在课堂前半部分,在呈现文本案例时提出以下问题:事件取样法的几个步骤在文本案例中是如何体现的?文本案例中观察的行为是如何界定的呢?在课程的后半部分,在观察课程视频录像后我们可以依次提出以下问题:你准备观察什么?你如何界定所要观察行为的概念并如何设计记录表格并规划记录内容?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教师需要观察思考并判断学生的需要,教师需要走下讲台认真观察学生的讨论状态,当学生讨论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进行相应的点拨和引导;当学生谈论偏题时,教师要及时将讨论的内容引入正轨;当教师发现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谈论中时,应该和其倾心交谈。
   (三)总结阶段——归纳总结案例
   在学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表达的观点进行总结和评价。一是可以总结每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都有哪些正确的观点,哪些错误观点,对正确的观点需要给予肯定,对错误的观点首先要对学生勇于表达与交流给予肯定,然后指出错在哪里,应该如何修正。二是总结学生表格设计的可行性,还存在哪些问题,使知识理解、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等所期望达到的要求凸显出来。三是对自己开展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并收集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与反思,为以后的案例教学提供反思和借鉴。通过归纳、总结以及反思,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四、案例教学法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讨论过程中不恰当的评论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当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的时候,面对与内心期望一致的回答,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进行表扬,而面对与教师内心期望不一致的答案,教师总是既不批评又不表扬,或者让学生再想想。学生为了求得老师的表扬,常常会小心翼翼地去揣摩教师想要的答案,绝大部分学生不太敢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不安全的环境。皮亚杰特别强调建立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支持者,鼓励并支持学生谈出不明确的想法和其他推测的看法,为他们建立心理安全的讨论环境,在讨论环节中教师不需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只需要记录每组学生的主要观点。
   (二)提问缺乏技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同样的情景,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或者在不同时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的热烈程度和进程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存在机械发问、提问过多、启发性问题少等问题。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提问的策略和技巧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所以教师在学生讨论活动开始之前、讨论过程中以及讨论结束后的提问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提出具有层次性、渐进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专注于讨论活动以及内部的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幼儿行为观察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利于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高等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马磊.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延边教育学报,2018(5):30-31.
   [4]林烈雄.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教导刊,2015(2):87-88.
   [5]郜洁.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研究[J].开封教育学报,2014(9):220-221.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阶段,大数据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各类数据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给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持,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大大拉近,可以说大数据的应用有诸多的好处。然而大数据的应用是一柄双刃剑,还会引起一些负面效应,需要高校加以应对,如数据信息安全问题、无效数据较多、数据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等。探讨大数据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行之有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遭遇功利化、程式化、形式化等多重困境,主要原因为存在主体性缺失、价值观错位、知情意失衡等问题。重视发挥美育的重要作用,探索美育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路径机制,把各种资源调动起来,打造知情意统一、真善美汇聚的大美育格局,是高校思政课应对时代挑战的有效途径。需要教学理念、内容、设计、考核多方发力,把铸魂育人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促进大学
[摘 要] 新時期,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顺利推进。通过实践整合、科技协作、界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全面渗入青年的现实生活,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命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基于此,以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核心,阐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使命,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遇到的现实挑战,从理论层面探究了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创新措施。  [关 键 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
法学——rn明德崇法 奉献社会rn[专业描述]rn法学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以及法律体系的内容、结构和要素,同时也研究法律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在法学专业,学子主要
期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rn以计算丈量世界 用代码书写人生rn[专业描述]rn近些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深度学习、量子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
期刊
临床医学——rn医者仁心 悬壶济世rn[专业描述]rn与深耕实验室,跟实验数据较劲的基础医学研究者不同,临床医学者主要侧重于临床实践,毕业生将来大多会从事临床工作,也就是医
期刊
大学是知识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高地,也是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前沿,肩负着知识创新、文化传播、技能培养和引领精神、健全人格的使命.一所所大学,将代代热爱知识、奋发向上的青年人
期刊
[摘 要] 科教融合是研究型高校强化科研育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光学与长度计量课程为例,剖析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科教融合引用的可行性,并从基于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基于案例探究的专题研讨和基于设计思维的课程实验三个方面以科教融合的视角对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 键 词] 科教融合;光学与长度计量;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医务工作者个人人文素养是决定医患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疗行业后备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深刻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医患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严格地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深入探讨和分析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主要以志愿服务模式为基础分析与探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  [关 键 词] 志愿服务;医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
[摘 要] 高校就业工作是高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不仅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而且也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辅导员作为管理高校学生事务的一线工作者,在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形势下应该明确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分析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全、自主、充分、高质量就业。在特殊时期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