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下第六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自相矛盾》 《田忌赛马》 《跳水》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这一单元中,运用追问策略是一个好方法。追问就是寻根究底、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地问,以获得对课文更为深刻的见解。运用追问的策略,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发展。
  一、追问,透过现象观本质
  1. 追问语言“冲突”,究核心。《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我们的追问可以从课后第3项练习开始——
  第一次追问:“其人弗能应也”,为什么无言以对?原来是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假如用你的矛刺破你的盾,结果如何?第二次追问:这个假设为何不好回答?因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盾是最坚硬的盾,矛是最锋利的矛,不管结果如何,总有一方不成立。
  得出结论:这样的矛与盾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正是因为卖者发现自己前后说法是片面、偏颇、有冲突的,所以无言以答。抓住卖盾和矛的人语言的前后冲突,一次一次追问,究其本质: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不要互相抵触。
  2. 追问逻辑“链条”,探理性。《田忌赛马》是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建议田忌合理安排马的出场顺序,从而使田忌获胜。我们的追问就从赛事的结果入手——
  第一次追问:田忌为什么能赢?原因很简单,因为孙膑让他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第二次追问:孙膑怎样让他调整马的出场顺序的?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三局两胜,从而保证最终的胜利。第三次追问: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调整了出场顺序就能赢呢?因为双方马的脚力都差不多,而且都能分为上、中、下三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田忌的胜利才成为可能。
  得出结论:正是因为孙膑善于观察、分析、推断,选择合适的策略,田忌才能稳操胜券。通过追问关键信息,梳理孙膑的思维链条,分析问题、发现规律,最后论证观点,取得胜利。
  3. 追问环境“条件”,寻方法。《跳水》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文章中关键人物船长在文章快结束时才出现,这是将关键人物安排在最关键的时刻,当船长的儿子命悬一线、水手们都吓呆了的情况下出场,可见这个人物的分量。我们不妨倒推一下船长的思维过程——
  第一次追问:为什么船长逼孩子跳海?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的环境:有利的情况是此时海面风平浪静,水手都在甲板上,枪也在船长的手上;而不利的一面是此时的孩子胆战心惊地站在桅杆顶端横木上,横木下是硬邦邦的甲板,孩子站得那么高,一失足摔到甲板上必死无疑。船长一见险情,瞬间做出了判断:马上用枪逼孩子跳水,使他脱离了危险。第二次追问:为什么孩子会让自己身处险境?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心情变化:开心——哭笑不得——生气——气极了——腿抖——心惊胆战,正因为孩子的情绪一步步恶化失控,忘记了危险,一心想拿回自己的帽子,以至于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第三次追问:为什么孩子有这样的心情变化?我们可以留心水手们的笑:因为水手的大笑,让猴子“更加放肆”,船长的儿子也“很开心”。猴子拿了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孩子大喊大叫吓唬猴子,猴子反而撕帽子撕得更凶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而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你会发现水手的笑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也是促使孩子不顾一切去追猴子的原因之一。在猴子和水手的双重影响下,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才有了眼前的这
  一幕。
  得出结论:孩子的心理变化和生命安全始终扣人心弦,船长的做法看似残酷,但这一决定的背后是他沉着冷静的智慧和当机立断的勇气。在一次次的追问中,学生梳理清楚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猴子放肆以及水手的“笑”,重点探究孩子心情变化的原因,结合具体环境揣摩船长逼孩子跳水的思维过程。
  二、追问,提升思维见深刻
  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思维必须是针对具体的事件而展开,以事件的表象认识为起点,然后,可以通过追问,抽丝剥茧到达事件的核心本质。思维的深刻性,体现在对于事件概括的深邃性,对原因探究的深入性和对事件规律阐释的深刻性。本单元是一组记事的文章,事情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关键性人物。《跳水》一文中的船长,更是决定了事情的结局是喜還是悲。
  1. 观其言,识其主观人物的言谈,看清楚人的虚荣浮夸。《自相矛盾》中那个卖盾和矛的人在说自己的盾是最坚硬的盾、自己的矛是最锐利的矛时,会是一种怎样的神情?当他被人质疑“用你的矛攻击你的盾”时,又会是怎样的神态?令学生浮想联翩,想着想着,也许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2. 察其行,识其神观人物的举止,识得孙膑的智慧谋略。文中写孙膑的笔墨很少,但他却是整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没有他的仔细观察,就不会发现众人的马脚力相当,且能分为上中下三等。没有他的善于分析,就不会推演出获胜把握较高的布阵方式,向田忌献策。孙膑也由此名声大振,这揭示了军事上一条重要规律:着眼全局,舍弃局部,出奇制胜。
  3. 知其底,识其心观人物的反应,赞叹船长的急中生智。在危险的境地,大家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之时,船长能迅捷冷静地分析周围环境的利弊,利用有利条件,判断出孩子只有跳到海里才能获救,便果断举枪逼孩子跳水。船长的沉着机智,离不开他丰富的航海经验,作为掌舵人的勇敢与魄力。
  追问策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清明了思路,洞察了现象,探寻了本质,发现了真理。追问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
  (宋非,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
其他文献
一、关注星号,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繁星》。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有星号的略读课文的呢?  生:我们用在前面课文中已经学到的有关想象的方法来学习这篇略读课文。  师: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还记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吗?  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要善于把前面学习到的方法迁移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来。通过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
期刊
我是一名草根教师,有幸加入特级教师的行列。蓦然回首,我从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己有三年半了。三年多来,怀揣教育初心再上路、牢记党员使命不停步的退而不休生活,我倍感充实而富有新意。  1. 友好学校架新桥。我是2009年被镇江市润州区教育局从淮安引进到教师发展中心工作的,润州区教育局给我组建了“刘友开工作室”。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兼导师,我并不想因我的退休便“人走茶凉”。于是,
期刊
【“老班点评”选读】  点评《闪闪发光的人们》 (顾敏毓):作者用具体动人的事迹说话,让孩子们形象地感受到两种“英雄”的伟大与平凡,平凡中的伟大。有一定的辩证思考。受作者“伟大寓于平凡”的启发,我在想,“当下”和“远方”是否也可联系起来思考?在引导学生也做“闪闪发光的人”的部分,能否用一些浅近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当下的自己也是可以“发光”的,“发光”不必在远。  点评《特别的时候,发现特别的你》
期刊
一、初识“色彩”,学习读图  师:你们一定很喜欢看图画书,你是怎么读图画书的?  生:我一边看图一边看文字。  生:我喜欢先看图,再看文字。  师:图画书是用文字和画面来共同讲述故事的。所以,读图画书,不只是读文字,还要读画面。比如这幅图,你会关注哪些方面?  生:最吸引我的是颜色,你看,人的脸上是鲜艳的红色,感觉这个人很生气。  师:如果底色是深蓝色,你觉得怎样?  生:我觉得,这个人的精神状态
期刊
一、教材简析  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阅读是理解、内化,写作是倾吐、表达,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习作单元聚焦习作能力发展的某一方面,将各个知识点分解在课文阅读、练习设计和习作例文中,使习作教学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时,应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选择典型事例,并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研中,有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叫作“同课异构”,指的是由不同教师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不同的设计与教学,从而发现不同的教学视角,带给大家对于同一课的多方面的认知与理解。其实,在我们准备公开课的时候,经常也会和自己进行“同课异构”。在教研员、教学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从而一遍遍更改、试教。不过,这样的过程大多是将曾经的方案稍做调整,进而“复制粘贴”到新的方案中。而更有价值的,应当是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上第八单元,编者以“读书”话题为主旨,精心选择了古今名人谈“读书”的五篇长短文章,分别是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一千多年前的朱熹、两百多年前的曾国藩、一百多年前的冰心与当代作家叶文玲,都是名家名人的话语。虽有悬殊的时间距离,但他们都在颇费心思地讲述,以触动读者心灵,开启阅读之旅。  一、三位古人面授读书“诀窍”  读书不是一段人生,而是一辈子人生。有太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古人谈读书》
期刊
许多人认为:只要阅读积累得多,就能很好地表达。而实际上,阅读积累得多,只是表明一个人所储备的语言信息比较丰富,“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究其原因:积累了,储存了,未必就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了,未必就已经领悟语言的奥妙了。缺少了对表达智慧的关注,语言是很难有生命力的。  从探索文本的表达智慧出发,展开文本阅读,往往能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趣味、创作风格、语言智慧……这
期刊
“铃,铃——”电话铃响,我如往常一样接听电话,电话里边传来一阵童稚的笑声,“邱老师,我是阿智,祝您教师节快乐!我现在在海南华侨中学读书了……”是阿智,他变得懂事多了。他可喜的变化,还得从前年教学《学弈》一文的课堂发言说起。  文言文《学弈》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故事,说明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在读通《学弈》全文,知其内容之后,我创设了“学弈经验总结会”这
期刊
一、整体编排:先后顺序与具体组成  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五单元的整体编排。(如下表)这些习作单元的编排不仅主题清晰明确,而且习作要素的安排呈螺旋式上升,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与习作素养的锻铸大有裨益。  三至六年级教科书中习作单元聚焦了观察、想象、说明等基础性的习作能力,聚焦了写事、写景、写人等基本性的习作类型,聚焦了围绕中心、写出真情等关键性的习作素养,有点、有面、有层次、有序列,更有学生习作能力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