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印江县岩口堰塞湖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hu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江岩口堰塞湖是岩口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形成的,通过对岩口堰塞湖的形成地质条件的分析,了解其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认为:印江县岩口堰塞湖所处峡谷两岸碳酸盐岩形成高陡凌空的陡壁,由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与斜穿峡谷的斜向结构面(断层面)的不利组合,以及堰塞湖坝址原左岸坡脚砂石采场对坡脚的破坏是形成印江岩口滑坡而堵塞印江河形成堰塞湖的主要原因.堰塞湖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高陡斜坡坡体变形—滑坡启动沿断层面滑动—滑坡堆积体阻断印江河—河流水位快速上升—堰塞湖形成.
其他文献
对两种羊肚菌进行菌核培养,并用产生较大菌核的七妹羊肚菌核为种通过菌核加营养袋和只以菌核为种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探讨羊肚菌菌核的形成、菌核的功能作用及与外援营养的关系,为羊肚菌的菌种繁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目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建立民族药地稔总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地稔质量控制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选择Folin-Ciocalteu比色法,考察检测波长、福林酚(FC)试剂和10% Na2CO3的用量及显色时间等因素,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地稔中总多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检测波长为751 nm,FC试剂和10% Na2CO3溶液分别为3 mL和6 mL,30 ℃下避光反应2.0h;没食子酸含量在1.0409~6.2456 μg/mL范
目的:优化无患子洗发液的处方.方法:根据洗发液配料原则和预实验结果确定无患子乳剂型洗发液的辅料种类,以洗发液感官评分、泡沫性、稳定性、低温流淌性评分为指标,采用混料均匀试验优化无患子洗发液的处方.结果:所得出的处方为蒸馏水为42.7%,氯化钠为0.98%,甘油为2.95%,尼泊金甲酯为0.4%,6501为5.01%,聚季铵盐为2%,烷基糖苷为4.96%,CAB为8%,二甲苯磺酸钠为2.01%,珠光双酯为0.48%,AES为18.59%,无患子提取液为20%,瓜尔胶为0.18%,羟乙基纤维素为0.32%,加
研究了马桑相关产业开发中,以马桑蚕沙为原料提取叶绿素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粗品的工艺条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95%乙醇为提取溶剂,取50 g样品加入300 mL提取溶剂,在75℃水浴中搅拌回流提取3h,皂化使用5%NaOH-乙醇溶液25 mL,皂化温度60℃,皂化时间90 min,铜代前加水量与皂化液体积比为1∶7,铜代使用10% CuSO4溶液2 mL,铜代pH值为2,加5% NaOH-乙醇溶液制盐,60℃干燥的条件较为适宜.采用该工艺,叶绿素铜钠盐粗品的平均纯度可达24.3%,平均收率可达到2.10%.
目的: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保藏的长根菇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碳氮源及温度对长根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固体培养基培养,十字交叉法计数.结果:长根菇最佳碳源蔗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不能吸收氮源尿素;最佳碳氮比为40(葡萄糖)∶1(蛋白胨);菌丝最佳培养温度为23~25℃.结论:长根菇菌丝对常见的碳源、氮源都能较好的吸收,且对碳氮比要求不严.菌丝在15~ 30℃下均能萌发且生长,有较广的适温范围.
报道贵州2种地理分布新纪录种.分别为盾叶半夏Pinellia peltata C.Pei、翅托叶猪屎豆Crotalaria alata Buchanan-Hamilton ex D.Don,两种均为贵州药用植物新资源.
穿心莲是我国重要的南药之一,其主要活性成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在抗HIV病毒、抗血栓、保肝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由于其人工合成困难,通过栽培调控或育种方法增强穿心莲体内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对提升穿心莲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该文综述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与植物发育的关系,栽培措施和环境因子对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积累的影响,以及近十年来国内外在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在以增强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生物合成和提高穿心莲内酯类
为评价遮阴对太子参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本实验对太子参进行了遮阴度为15%、30%和50%以及对照处理遮阴度为0%等4个处理,测定不同遮阴条件下太子参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结果 表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随遮阴度增大而显著上升,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遮阴度增大也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太子参叶片净光合速率随遮阴度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在遮阴度30%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不遮阴处理,各处理间净光合速率大小为遮阴度30%>50%>15%>0%.过高的光强会抑制太子参叶片的光合作用,遮阴降低了到达太子参叶片的光照强
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交通地理学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贵州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交通可达时间表现出可达性优的县占比多与可达性差的县占比少的等级差异现象,可达性强弱与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线性不匹配特征,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占比少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占比多的相对差异较大的“跷跷板”效应;②县域可达时间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差异且呈现以贵阳为核心向边缘逐渐递减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可达性潜力呈现以贵阳都市
为更好地对雷雨大风天气进行预报预警,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8年5月17日和8月6日贵州省铜仁市两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雷雨大风发生前,常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增降变化,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等雷达产品有较明显的变化特征,对雷雨大风天气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为提早及时的预报预警雷雨大风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