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航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ianshengz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民航企业的正常运作而言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形势,影响民航企业的发展与效益。因此,制定正确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已经成为了中国民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民航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然后提出些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民航企业信息 网络信息系统 网络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24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12-01
  1. 引言
  网络信息系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中国民航企业通过它们实现了对生产、管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极大地提高了运行管理效率。因此,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民航企业的正常运作而言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形势,影响民航企业的发展与效益,可见制定正确的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已经成为了中国民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 民航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面临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近些年,我国民航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很大飞跃,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民航的网络信息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信息安全存在一些隐患,对此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加强防范。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网络与信息系统的防护水平不高,网络信息系统遭到恶意入侵和攻击影响较大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并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如2006 年中航信离港系统技术故障, 造成大量航班延误和大批旅客滞留机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2)行业人员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水平方面还处在较低水平,缺乏专业队伍和人才。技术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遇到突发事件应变处置能力还需提高。员工对网络与信息安全认识还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对网络信息不安全的事实认识不足。
  3) 各单位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组织机构还不健全,在工作职责等方面还需明确加强。行业性质的网络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认证体系不够完善,在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缺乏统一的行业性标准、规范。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监督检查措施,缺乏网络安全审计和安全监控。
  4)各单位建设网络信息系统时缺乏后期安全维护方案。缺乏更深入的系统安全备份机制,有效的系统恢复机制,遇到突发信息安全事故不能及时恢复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5)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个别单位是为了上系统而上系统,很多单位对各自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全面、深入、细致的安全体系规划和研究。网路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也不平衡,设备缺乏统一性, 一些网络信息系统中缺乏足够的网络监控设备,不能及时发现处置外部入侵攻击行为,不能及时排除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和故障。
  3. 保障民航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措施
  在建立全行业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加大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投入,加快网络信息安全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做好几个方面。
  3.1 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行政制度体系
  从以前民航实际发生的安全事件来看,绝大多数是由于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造成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建立完善行业性质的网络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继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切实提高民航信息安全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防范机制,实行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通报制度。民航还应与国防、公安等机关部门密切配合联系,构建防御功能更强、覆盖面更广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3.2 加强培训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护队伍
  大力发展民航网络信息安全产业, 密切跟踪国际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动向,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 加快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民航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逐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打造一支技术全面、管理过硬、能打硬仗,与民航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队伍。
  3.3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先进技术手段保障信息系统安全
  1)入侵检测和网络监控技术
  入侵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防范技术,入侵检测是指通过对网络信息系统的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信息进行检测,检测到对本网络信息系统的入侵或入侵的企图, 其作用是监控网络和计算机系统是否出现被攻击或入侵。民航企业可以采用入侵检测技术建立入侵检测系(Intrusion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能同步检测到系统外部的入侵和内部用户的非授权行为,及时发现并报告网络信息系统中未授权和异常现象,对网络信息系统中的恶意行为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出相应处置。
  2)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
  文件加密与数字签名技术是为保障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保密性, 防止机密数据被外部窃取、更改、损坏。文件加密技术是用来防御文件被非法用户打开读取,数字签名技术是保障用户收到的是真正自己所需用户发来的邮件,确保用户的真实性。民航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可使用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来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稳定性。
  3)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在网络信息系统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身份认证通过防火墙、VPN、入侵检测、安全网关、安全目录等可以有效的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用户数字身份的权限,由于网络信息系统只能识别操作者的数字省份,而身份认证技术可效解决了操作者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相对应的问题,给网络信息系统提供了权限管理的依据。民航企业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几种方式进行身份认证:用户名加口令密码的方式、用户所知道的东西(如印章、证件号码、信用卡号码等);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包括指纹、声音、视网膜、签字、笔迹等),基于USBKey 的身份认证可提高系统安全性。
  4)运用技术手段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现代攻击入侵方式的多元化, 单纯的依靠防火墙、身份认证、加密文件等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需要构成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不仅是单纯的网络运行过程的防护,还包括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系统监测、系统响应、安全监控、应急处置、安全服务、安全培训等方面。在全行业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备份中心,对信息数据做到更好的保护。
  4. 结束语
  民航企业网络信息化安全要做到安全与发展并举,要正确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要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同时,还要注重管理和技术并重,要坚持管理和技术并重,技术是基础,管理是保障,既要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安全技术, 又要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管理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进行管理和技术并重的综合治理,保障民航网络信息化安全,为实现民航“十二五”规划和民航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熊英.浅谈机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民用航空,2008(11).
  [2]曾志峰,杨义先.网络安全的发展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1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作者主要根据神木发电公司多年来CEMS实践运行经验积累,对烟气出口污染物(如SO2 、NOx、粉尘浓度,以及与之对应的工况参数如O2百分比、烟气流量、温度、湿度、压力等)测量及传输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做一研究总结。  [关键词]CEMS 数据精准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TN8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91-01  【前言
期刊
[摘 要]根据对地铁换乘车站不同类型的换乘形式以及消防子系统设置方案的分析,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研究换乘车站各消防联动子系统的联动控制策略,提出不同火灾情况下综合监控、FAS、BAS、PA、CCTV、PIS的消防联动控制方案,使地铁消防设施更加协同、有效的为地铁车站的防灾、救灾做出保障。  [关键词]地铁;换乘车站;消防联动;联动控制;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U231.96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发展工业是立县之本,所以必须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思想,始终把工业放在经济工作中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的地位,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本文章从莘县工业发展现状,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利条件以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对莘县的工业化建设进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业化 工业立县  中图分类号:TP
期刊
[摘 要]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准入容量问题,提出计及短路电流约束的准入容量计算原理和模型,对配电网中计及 DG影响的故障计算原理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获得最大准入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络 最大准入容量 短路电流  中图分类号:TN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94-01  1.分布式电源  分布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考虑动态、亚动态再结晶及静态再结晶的基础上,建立了CSP工艺下的碳锰结构钢奥氏体组织演变数值模型,以终轧厚度为2.7mm的SPHC板为目标钢种,并应用该模型对带钢轧制过程的奥氏体再结晶、晶粒尺寸、流变应力等参数的模拟,从而为优化CSP轧制工艺,确保普通C-Mn钢板内部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果表明:开轧前的奥氏体初始晶粒尺寸、终轧温度、压下率对动态+亚动态再结晶行为有较大的影响,进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果树根系分布以及施肥的范围,然后对果树在施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探究,进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关键词]果树;施肥;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08-01  引言:种植果树的数盘,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果树的“胃”,肥料相当于果树的食物,只有在食物相对比较充足的条件下,并且营养丰富,果树才能够生长
期刊
[摘 要]现代化战场上,通信指挥和情报越来越重要,它们的实现日益依赖无线电子设备,正是这些电子设备的重要性导致了电子对抗的发展。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在不同频段和不同极化下全天时得到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其应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合成孔径雷达在电子战中扮演的角色,并对电子战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介绍。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电子战 有源干扰  中图分类号:TP23
期刊
[摘 要]混合碳四是煤制烯烃的重要副产品,利用针对煤制烯烃装置而开发的碳四综合利用技术生产丁烯-1,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最有前途的利用方向。而丁烯-1产品中微量水的测定,是决定丁烯-1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也是一直是分析技术的难题。本文根据丁烯-1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和对丁烯-1中微量水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改进和实验对比,得到一种操作简易方便,进样量准确,分析快速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丁烯-
期刊
[摘 要]污染是导致液压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对液压系统进行污染控制是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延长元件使用寿命的必要手段。介绍了液压系统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性、1850mm铝冷轧机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等级以及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措施,对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液压系统 污染控制 清洁度 线外循环过滤  中图分类号:TN1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30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对电力需求不断增加,这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势在必行。由此,只有发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针对性的采取有效地对策,才能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水平,利于社会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须保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得到充分的重视,保证用电的安全。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