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全省6516万人口中近70%也就是4500万人在农村,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人,其中有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且每年新增60-70万。全省耕地面积仅为6400万亩,人均不到一亩五分地,仅仅依靠农业资源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是绝对不可能的。从安徽省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是实现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战略构想和中部地区崛起的现实选择。
一体化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抓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通过抓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克服转移就业的盲目性,打造政府品牌;通过抓社会保障,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后顾之忧,提高了转移就业的质量,增强了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强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无忧化,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省的一大产业来抓。2003—2005年,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地方安排总投资2.54多亿元的8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分别为六安、巢湖、宿州、阜阳、安庆、皖南、毫州、滁州)22个项目陆续在建和完工。按培训后转移一人年增加纯收入600-1000元保守估计,仅这一项可使全省农民每年增收60-100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提高的贡献率将超过50%。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仅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安徽省“861”行动、“皖江大发展”和“皖北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为进一步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整合培训资源,从今年起,拟将这8个就业服务体系作为“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
目前,在推进一体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培训方面。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近5000所,每年培训农民工不到50万人,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不到6%。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薄弱,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培训规模及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培训管理缺乏统一的计划和协调,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培训学校生源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不灵活,培训资源大量闲置。出现了主要劳务输入地劳力型民工过剩而技能型民工严重短缺,培训规模小、培训资源闲置浪费而渴求提高技能的大量农民工得不到培训的新矛盾。
二是在转移就业方面。目前有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70万人,每年输出900多万人。从地域看,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本省大中城市;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建筑、纺织、制造和服务等行业。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据调查,我省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60:14。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2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但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劳动力主要集中流向脏、累、重、险等行业或工种内,难以进入较高级行业和岗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和就业层次低的问题。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大多数输出劳动力的农民身份没有改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农民工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也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动纠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社会保障和服务缺乏。
(二)
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发展战略,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途径转移就业,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编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围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开展建设性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体化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围绕转移就业这个中心(一个中心),加快转移培训基地和转移就业基地建设(两个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业内部、向县域城镇、向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转移(三个转移),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四个转变),实施安心工程。大力实施“三个一”行动。即到2010年,全面提升我省100C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每年劳务输出保持1000万人左右;到2015年,使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用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基本建立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下一步工作重点是:
一、抓紧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资金
根据市场需求,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功能,提高规模和档次,打造劳务经济政府品牌。为此,应尽快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经费,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清理整合资源,加强培训
充分发挥公办培训学校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培训实体,逐步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支持重点培训机构改造和兼并薄弱培训机构,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头作用的转移培训基地。继续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项目建设,根据市场用工需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技术教育与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和复退转业军人的技能性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规模和层次。
三、以发展经济为根本途径,加快转移就业
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县域城镇转移就业;努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立足省内,力争省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省内大中城市和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就业、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转变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转变就业和农民向市民转变就业。有计划地在全省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转移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努力加强社会保障 积极建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在全国各地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派出机构,督促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维护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房屋开发商在大中城市成片建设面向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住宅区,配备相应的医院或诊所和其他的服务设施,兴办合法的、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类学校等。在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探索实施安心工程。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与相关组织在提供劳动力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密集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并积极帮助中介机构实现全国联网。使中介机构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成为依法运作、优质服务、合理流向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延伸到乡镇及用工企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
六、以转移就业为中心,加强职业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大资金投入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三个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保障与就业互相促进、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格局。为确保这三方面工作的有效实施,就必须设立“农村富余劳动力一体化工程项目资金”。资金主要投向培训所需的教学设备、资料印刷、贫困户和低收入劳动者补贴、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发展扶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项目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建成“提升素质一转移就业一管理服务—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的良性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全省6516万人口中近70%也就是4500万人在农村,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人,其中有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且每年新增60-70万。全省耕地面积仅为6400万亩,人均不到一亩五分地,仅仅依靠农业资源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是绝对不可能的。从安徽省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是实现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战略构想和中部地区崛起的现实选择。
一体化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抓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通过抓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克服转移就业的盲目性,打造政府品牌;通过抓社会保障,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后顾之忧,提高了转移就业的质量,增强了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强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无忧化,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省的一大产业来抓。2003—2005年,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地方安排总投资2.54多亿元的8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分别为六安、巢湖、宿州、阜阳、安庆、皖南、毫州、滁州)22个项目陆续在建和完工。按培训后转移一人年增加纯收入600-1000元保守估计,仅这一项可使全省农民每年增收60-100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提高的贡献率将超过50%。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仅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安徽省“861”行动、“皖江大发展”和“皖北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为进一步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整合培训资源,从今年起,拟将这8个就业服务体系作为“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
目前,在推进一体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培训方面。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近5000所,每年培训农民工不到50万人,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不到6%。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薄弱,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培训规模及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培训管理缺乏统一的计划和协调,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培训学校生源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不灵活,培训资源大量闲置。出现了主要劳务输入地劳力型民工过剩而技能型民工严重短缺,培训规模小、培训资源闲置浪费而渴求提高技能的大量农民工得不到培训的新矛盾。
二是在转移就业方面。目前有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70万人,每年输出900多万人。从地域看,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本省大中城市;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建筑、纺织、制造和服务等行业。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据调查,我省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60:14。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2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但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劳动力主要集中流向脏、累、重、险等行业或工种内,难以进入较高级行业和岗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和就业层次低的问题。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大多数输出劳动力的农民身份没有改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农民工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也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动纠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社会保障和服务缺乏。
(二)
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发展战略,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途径转移就业,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编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围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开展建设性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体化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围绕转移就业这个中心(一个中心),加快转移培训基地和转移就业基地建设(两个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业内部、向县域城镇、向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转移(三个转移),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四个转变),实施安心工程。大力实施“三个一”行动。即到2010年,全面提升我省100C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每年劳务输出保持1000万人左右;到2015年,使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用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基本建立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下一步工作重点是:
一、抓紧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资金
根据市场需求,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功能,提高规模和档次,打造劳务经济政府品牌。为此,应尽快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经费,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清理整合资源,加强培训
充分发挥公办培训学校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培训实体,逐步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支持重点培训机构改造和兼并薄弱培训机构,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头作用的转移培训基地。继续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项目建设,根据市场用工需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技术教育与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和复退转业军人的技能性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规模和层次。
三、以发展经济为根本途径,加快转移就业
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县域城镇转移就业;努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立足省内,力争省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省内大中城市和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就业、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转变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转变就业和农民向市民转变就业。有计划地在全省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转移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努力加强社会保障 积极建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在全国各地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派出机构,督促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维护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房屋开发商在大中城市成片建设面向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住宅区,配备相应的医院或诊所和其他的服务设施,兴办合法的、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类学校等。在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探索实施安心工程。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与相关组织在提供劳动力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密集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并积极帮助中介机构实现全国联网。使中介机构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成为依法运作、优质服务、合理流向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延伸到乡镇及用工企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
六、以转移就业为中心,加强职业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大资金投入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三个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保障与就业互相促进、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格局。为确保这三方面工作的有效实施,就必须设立“农村富余劳动力一体化工程项目资金”。资金主要投向培训所需的教学设备、资料印刷、贫困户和低收入劳动者补贴、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发展扶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项目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建成“提升素质一转移就业一管理服务—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的良性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安徽省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