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菌小种间互作效应的研究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小种间存在着互作效应。当两个小种混合接种时,其中的一个小种可以抑制或干扰另一小种的致病性,其作用的大小与混合接种的两个小种的致病性差异有关,非致病性小种对强致病性小种的抑制作用在等量混合时即很明显;而两个强致病性小种之间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本文最后就利用小种间的互作进一步研究自然情况下小种间的动态平衡与品种发病的关系,以及对今后人工接种方法的改进进行了讨论。更多还原
其他文献
<正> 1988年浙江省第4季度总降雨量<30mm,一些地区由于天旱缺水,使冬播麦无法播种,或播后无水灌溉而大量死苗。为此作者进行了春播大麦的生育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旨在为
本文探讨了提高大麦黄花叶病毒机械接种发病率有关的条件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0.1M pH7.0磷酸盐缓冲液(含DIECA)1~5倍量,用新鲜或短期冰冻贮存的病株为接种毒源,接种于不完全
立枯病是浙江省红麻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经鉴定为多核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miKuhn。菌丝融合群(hyphal anastomosis group)的初步研究表明,5个主产麻区的分离物均匀A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2~1994年在浙西的兰溪市马达镇红壤试验区进行。该地区年降水量为1364mm,年蒸发量为1597mm,干湿指数为1.17。长期气象资料来源于金华、兰溪两地气象站,近期气象资料来自试验区的气象哨
在免疫电镜实验中,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萧山分离物经其同源和日本分离物(BaYMV-J)、英国 W 株系(BaYMV-W)和联邦德国 So 株系(BaYMV-So)的抗血清修饰反应中,有些病毒粒子破
本文探讨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若干地理种群在水稻鉴别品种卜的为害特征;并着重分析了龙游(迁入区)种群和陵水(越冬区)种群的取食量、生存率和求偶鸣声等特征。
<正>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疫病之一,在该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均采取检疫和实施疫苗接种加以控制。评价ND的免疫程序及鸡群的特异性免疫力,通
<正> 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种间、品种间的辐射敏感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植物的辐射敏感性与DNA密切相关。也有研究表明,辐射敏感性与DNA含量无明显相关。然而,用显微分光光度法
<正> Introduction Ac 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s the first Human Retrovirus. It neither curable nor vaccinable, is the most contagious disease to
本试验用6个不同来源的陆地棉品种;按照 Griffing 的双列杂交方法,对其产量和纤维品质进行了杂种优势、配合力、基因效应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F_1杂种各性状的优势普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