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把学生制造成学困生,这比把学困生转化成及格生或中等生容易得多。老师在工作中缺少耐心,特别是缺少爱心,更缺少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看不到学困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丧失了许多好的教育机会。
关键词 学困生 教师素养 耐心 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教师队伍里,这样的糊涂先生大有人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否定学生的个性差异,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导致的结果是差生永远差,甚至由于功利主义作怪,不怎么差的学生也被制造成了“差生”。
一、所谓的“差生台帐”
每学期开始,有的学校总要求教师建立一本“差生台账”,意思是让教师心中有数,本班哪些学生是“差生”,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他们。要知道,大多数教师刚接手新班,对班上学生还一无所知,这个台帐怎么建立?所以大部分教师只能根据前任教师的介绍或根据期终考试分数确定谁是“差生”,建立起相应的“差生台帐”。我曾经问过一些教师建立“差生台帐”的标准是什么?总结起来无非是这几个:①长相有点呆的。②考试不及格的。③教师公认调皮的。④作业书写潦草的。⑤学习习惯差的。⑥不讲卫生的。可以看出,评定的标准虽很简单,但学生一旦进入了所谓“差生台帐”,教师就很难改变对他的印象。因为教师大多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在今后的考试中你考出了好成绩(有时一次好成绩还不行,老师会怀疑你偷看了别人的,除非你几次都考出了好成绩),否则你的名字会永远定格在“差生台帐”里。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是一开始就有了个坏的开头,结果会怎么样呢?皮格马利翁效应,想必不少人都熟知。
二、永远的偏爱
西亚有这么一句谚语:把少的拿给多的,让多的更多,让少的一无所有。在现实工作中,教师对待学困生和学优生也往往会这样,对学优生永远是爱,对学困生只有烦。对学优生总是百般呵护,看学优生的眼神是欢喜、慈爱、赞赏,看学困生是厌恶、憎恨、不屑一顾。比如:学优生和学困生起了争执,一起到老师这儿告状,有的教师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训斥学困生:“为什么打架的总有你,你天生就不是好人。”有的老师还能听各自陈述理由,但明明知道差生有理,却总要找个理由把差生说成无理:“不管怎么说,你打架就是不对,为什么他打的是你而不是其他人?”教师的意思不言而喻,学优生永远是对的,学困生永远是错的。长此以往,学困生在班上要么沉默寡言、要么破罐子破摔,这种不良心理往往会影响他们一生。
三、教师眼里看到的
一位妈妈经常带幼小的孩子去超市购物,她一直以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定会很欢喜。有一次当她弯腰捡掉在地上的物品時,才发现孩子眼里看到的只是一条条的人腿。我们教师为什么就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一学困生呢?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学困生原来也是那么可爱:他们有的劳动积极,有的尊敬师长,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具有音体美方面的特长等,这些学优生未必具备。他们也想求上进,也想成绩好,也想得到同学优生一样的赞赏与肯定。我曾经遇到过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一次在课堂上解答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说出题目后,一个学困生第一个站起来,说出了答案。其他同学都认为他说的是错的,哄堂大笑。我大声说:“恭喜你,你答对了。”在其他学生不怎么相信的目光中,这个学生一下子趴在桌上哭了起来。我想,如果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哪怕有一点点的鼓励,情况就会大变。也许你不经意的一次表扬就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可惜我们不少老师在工作中缺少耐心,特别是缺少爱心,更缺少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看不到学困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丧失了许多好的教育机会。
四、“潜规则”的座位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教室的最后排两边靠墙的角落里,坐的基本都是学困生,哪怕这个孩子身高最矮。学困生一般为什么被安排到后面或角落里?一是其他学生看不到,不会影响他人学习;二是眼不见心不烦,放任让学生破罐子破摔。这些学生也知道为什么会被特殊照顾到这些座位上,心想:我在老师的心目中反正是坏孩子,老师也不会关心我了。所以,教师的后排和角落成了造就学困生的场所。
五、被“利用”的10%
为了年终绩效工资的发放,每个学校都制订了教师工作考核细则,而其中的重头就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往往不是从多方考虑的,只看最终的考试分数。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到实际情况,在计算及格率的时候往往会去掉10%的“台帐生”。这样,不少教师就打起了小算盘,既然有10%的学生不算账,我这个班有50名学生,那就会有5个人不算。于是,排定的5个人就坐到角落里去吧!哪怕你再要求上进!我何必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你们身上?有时候,班上没有这么多学困生,也要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敲定。把学生制造成学困生,这比把学困生转化成及格生或中等生容易得多。这种想法和做法,使得孩子的一生就可能被毁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可能就被葬送了。
平时,教师常常利用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的方法让学生优秀的更加优秀,不优秀的向优秀看齐。在全班学生面前,有时明白无误地让学生知道哪些同学最优秀,哪些同学最差:“你们要向某某学习,不要像某某那样。”这样指名道姓的做法,对于被表扬的学生来说那是何等的荣耀,而对于被树立的“坏的典型”来说是何等的伤害!我想,这不仅是一个或几个家庭的悲哀,也是这类教师的悲哀,更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悲哀。
关键词 学困生 教师素养 耐心 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教师队伍里,这样的糊涂先生大有人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否定学生的个性差异,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导致的结果是差生永远差,甚至由于功利主义作怪,不怎么差的学生也被制造成了“差生”。
一、所谓的“差生台帐”
每学期开始,有的学校总要求教师建立一本“差生台账”,意思是让教师心中有数,本班哪些学生是“差生”,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他们。要知道,大多数教师刚接手新班,对班上学生还一无所知,这个台帐怎么建立?所以大部分教师只能根据前任教师的介绍或根据期终考试分数确定谁是“差生”,建立起相应的“差生台帐”。我曾经问过一些教师建立“差生台帐”的标准是什么?总结起来无非是这几个:①长相有点呆的。②考试不及格的。③教师公认调皮的。④作业书写潦草的。⑤学习习惯差的。⑥不讲卫生的。可以看出,评定的标准虽很简单,但学生一旦进入了所谓“差生台帐”,教师就很难改变对他的印象。因为教师大多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除非在今后的考试中你考出了好成绩(有时一次好成绩还不行,老师会怀疑你偷看了别人的,除非你几次都考出了好成绩),否则你的名字会永远定格在“差生台帐”里。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可是一开始就有了个坏的开头,结果会怎么样呢?皮格马利翁效应,想必不少人都熟知。
二、永远的偏爱
西亚有这么一句谚语:把少的拿给多的,让多的更多,让少的一无所有。在现实工作中,教师对待学困生和学优生也往往会这样,对学优生永远是爱,对学困生只有烦。对学优生总是百般呵护,看学优生的眼神是欢喜、慈爱、赞赏,看学困生是厌恶、憎恨、不屑一顾。比如:学优生和学困生起了争执,一起到老师这儿告状,有的教师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始训斥学困生:“为什么打架的总有你,你天生就不是好人。”有的老师还能听各自陈述理由,但明明知道差生有理,却总要找个理由把差生说成无理:“不管怎么说,你打架就是不对,为什么他打的是你而不是其他人?”教师的意思不言而喻,学优生永远是对的,学困生永远是错的。长此以往,学困生在班上要么沉默寡言、要么破罐子破摔,这种不良心理往往会影响他们一生。
三、教师眼里看到的
一位妈妈经常带幼小的孩子去超市购物,她一直以为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定会很欢喜。有一次当她弯腰捡掉在地上的物品時,才发现孩子眼里看到的只是一条条的人腿。我们教师为什么就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一学困生呢?换一个角度,你会发现学困生原来也是那么可爱:他们有的劳动积极,有的尊敬师长,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具有音体美方面的特长等,这些学优生未必具备。他们也想求上进,也想成绩好,也想得到同学优生一样的赞赏与肯定。我曾经遇到过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一次在课堂上解答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说出题目后,一个学困生第一个站起来,说出了答案。其他同学都认为他说的是错的,哄堂大笑。我大声说:“恭喜你,你答对了。”在其他学生不怎么相信的目光中,这个学生一下子趴在桌上哭了起来。我想,如果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哪怕有一点点的鼓励,情况就会大变。也许你不经意的一次表扬就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可惜我们不少老师在工作中缺少耐心,特别是缺少爱心,更缺少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看不到学困生的优点和点滴进步,丧失了许多好的教育机会。
四、“潜规则”的座位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教室的最后排两边靠墙的角落里,坐的基本都是学困生,哪怕这个孩子身高最矮。学困生一般为什么被安排到后面或角落里?一是其他学生看不到,不会影响他人学习;二是眼不见心不烦,放任让学生破罐子破摔。这些学生也知道为什么会被特殊照顾到这些座位上,心想:我在老师的心目中反正是坏孩子,老师也不会关心我了。所以,教师的后排和角落成了造就学困生的场所。
五、被“利用”的10%
为了年终绩效工资的发放,每个学校都制订了教师工作考核细则,而其中的重头就是“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往往不是从多方考虑的,只看最终的考试分数。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到实际情况,在计算及格率的时候往往会去掉10%的“台帐生”。这样,不少教师就打起了小算盘,既然有10%的学生不算账,我这个班有50名学生,那就会有5个人不算。于是,排定的5个人就坐到角落里去吧!哪怕你再要求上进!我何必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你们身上?有时候,班上没有这么多学困生,也要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敲定。把学生制造成学困生,这比把学困生转化成及格生或中等生容易得多。这种想法和做法,使得孩子的一生就可能被毁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可能就被葬送了。
平时,教师常常利用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的方法让学生优秀的更加优秀,不优秀的向优秀看齐。在全班学生面前,有时明白无误地让学生知道哪些同学最优秀,哪些同学最差:“你们要向某某学习,不要像某某那样。”这样指名道姓的做法,对于被表扬的学生来说那是何等的荣耀,而对于被树立的“坏的典型”来说是何等的伤害!我想,这不仅是一个或几个家庭的悲哀,也是这类教师的悲哀,更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