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治理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来源 :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nb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地方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治理理念转向服务导向、治理主体趋向多元化、治理手段日益多样化、治理模式协同化制度化等.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治理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理念转变不彻底、公民参与度不足、缺乏制度支持、治理模式亟待创新、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极大阻碍了治理效能的发挥.立足当下治理现状,结合党和国家相关远景规划的要求,应积极探索我国地方治理创新,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加强法治化建设、加快建设高效的协商民主治理结构、强化权力划分制度化建设、推进治理模式向现代化转型、完善监督体系做文章,从而显著提升治理效能.
其他文献
案例回顾:rn年逾九十的刘老太因体弱多病,长期住院治疗.考虑到身边需要人照顾,刘老太的子女雇请了张阿姨到医院病房照顾老太太的日常起居,晚上与刘老太同住在病房里.刘老太生活作息规律,每晚8时睡觉,一般也不起夜.rn某天深夜12时多,张阿姨起床去卫生间,为了不吵醒刘老太,她便没有开灯,在抽取纸巾的时候,被茶几绊倒在地受伤,当时考虑到已是半夜,张阿姨没有声张.
期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始终以城市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为内核,各种涉农政策的出台派生于工业化与现代化所处的具体阶段和改革情景.随着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制约“三农”发展的基本矛盾得到缓和.与此同时,生产领域的改革也逐步取代了税费补贴,开始在涉农政策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城乡融合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以农村、农业和农民为代表的“三农”要素也因此出现了概念上的泛化和漂移.与之不匹配的是,传统涉农生产领域的改革多以“三农”要素作为政策设计与实施的目标
继成功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改造道路之后,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若不能建成,中华民族“就要受到绝大的灾难”的重要论断.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为鉴戒,毛泽东构建了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体制改革为抓手、以政治建设为保障、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道路布局,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成功破题.此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法则、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化传承的一个重大原创性贡献.然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如何运行的?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实际上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运行机理的探寻.基于语境与思想的关系视角,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表现为“思想再现—语境再植”的过程;基于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视角,“两创”表现为“辩证分析—逐级抽象”的过程;基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视角,“两创”表现为“时空交融—综合创新”的过程;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视角,“两创”表
我国消费私益与公益诉讼皆有提效激活之需,在现行规范框架下,通过法律解释与程序建构实现消费私益诉讼救济效果的公益性扩张符合《民法典》精神旨意.消费私益侵权与公益侵权法律关系要素高度关联,经营者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兼具公私层面的双重救济意义,使消费私益诉讼救济效果的公益性扩张成为可能.相应的,不作为诉讼请求与惩罚性赔偿请求皆为其具体路径.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公益性鲜明但局限性也较为突出,因此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私益诉讼中引入公益救济组织作为辅助参加入,促进不作为诉讼请求及类似效果的实现更为可取.
《帕多宣言》在海洋政治发展史上是一个富有成果的话语权传奇.马耳他以一个地中海小岛国的身份,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了“国际深海海底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主张,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切转化为共同话语,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赞同,不仅引领了海底政治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形成,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海洋大国垄断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局面,推动了国际海洋大国在博弈中的合作,校正了国际海洋话语权在认识上的偏见与误区.其对备受国际海洋话语缺失困扰的中国具有三点重要启示:一是要积极主动出击,坚持话语斗争是赢取海洋话语权
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农业产业链安全是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现阶段,制约中国农业产业链安全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种业发展、农产品国际供应以及农产品国际物流等方面.从国际合作的战略层面来看,国际农业合作缺乏价值共识、被动应对国际农业合作规则、推动国际农业合作的统筹能力不足、推进国际农业合作的国际化机构及国际信息服务系统有待完善、农业企业参与国际农业合作能力不足等因素,是全面提升中国农业产业链安全保障所面对的严重制约和挑战.进一步开放合作是解决中国农业产业链安全的重要策略,对此,中国需要切实构建发
《建设》杂志作为五四时期孙中山领导创办的一份重要理论刊物,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办刊物中刊发马克思主义学说文章数量较多且理论研究较为深透者.《建设》杂志通过设置“论说”“纪事”“杂录”“通讯”等栏目,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以及工人劳动问题等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决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存在“表”与“里”的差异,在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中存在“形”与“源”的区别,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名”与“实”的不符,在马克思
心斋、坐忘属于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所研究的凝神状态,庄子达到这种状态的方式取自养生家的行气之术.庄子将行气所致的凝神体验作为灵感源泉,从中获取某种真理性认识——道.除了行气,庄子后学还将专注外物作为达到凝神状态的手段,因此,《庄子》外杂篇中既有朱利奥·贝穆德斯所谓内部诱导式凝神,又有其所谓外部诱导式凝神.庄子后学不再将凝神体验作为获取真理性认识的源泉,而是以凝神状态标示凝神者境界高深、怀藏真理,进而借凝神者之口说出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较之庄子,庄子后学的思想建构方式更趋理性.
现代化背景之下,发展仍然是乡村治理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党委与政府统筹整合下的协同治理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性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基层治理中制度运行的惯性以及特定治理目标的导向性,致使多方协同在基层治理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乡村治理现代化也面临多重考验.构建体系与能力相结合的党政统合下的多方协同治理路径是乡村治理破局的关键.四川省J市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立足于多方协同共治,通过政治组织、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结合,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