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腹壁切口疝的治疗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推广疝病外科治疗工作以来,我国的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例如制定了我国的腹壁切口疝诊疗指南,明确了切口疝治疗的目的,强调了其手术原则为通过手术重建腹壁的完整性并恢复腹壁的功能。常用的切口疝手术方法包括直接缝合修补、桥接修补、组织结构分离技术等开放手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在我国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我国已建立了《腹壁切口疝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化了治疗流程。但我国整体的综合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在数据的积累(腹壁切口疝患者的注册体系)、质量控制、技术创新、新材料的研发、管理制度的优化以及修复材料植入体内后的不良事件监测等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本文结合我国已有的腹壁切口疝外科治疗经验,分享笔者对我国腹壁切口疝外科治疗发展的想法,希望我国疝外科能更规范地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腹股沟疝手术策略的选择。方法 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7年4月间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82例复发性腹股沟疝病例手术及随访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Lichtenstein术和杂交手术。具体术式选择根据欧洲疝学会指南,并结合患者的病史、术前检查结果及术中情况决定:(1)前次手术为前入路手术(Lichten
目的 探讨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术(VAA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7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和个人意愿两方面因素决策)的不同,分为VAAFT组(42例)和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组(45例)。传统肛瘘切除挂线术为沿瘘管外壁完整切除瘘
期刊
目的 探讨根治性手术治疗腹壁巨大硬纤维瘤,并应用合成材料补片修复大面积肌筋膜缺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疝及腹壁外科诊疗中心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1例腹壁巨大硬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肿瘤切除并处理被肿瘤浸润的组织器官。采用合成材料补片对腹壁缺损行一期全前腹壁
目的 探讨miR-26b在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提取公共芯片数据库数据,分析miR-26b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选用Caco2和DLD1两种结直肠癌细胞系,应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miR-26b高表达结直肠癌细胞系。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及划痕愈合实验分析上调miR-26b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通过成球实验分析上调miR-26b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
腹壁疝的主要手术方法是直接缝合结合补片加强修补,放置补片的最佳位置是肌后间隙(即sublay)。常见手术方式有开放sublay补片修补和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IPOM)。但开放sublay手术创伤较大,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而腹腔镜IPOM的肠管损伤、补片相关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等风险较高。结合上述两种术式的优点,德国专家Reinpold首先提出了"微小切口开放sublay(MILOS)概念",利用微小
目的 观察以便秘为主诉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的症状分布、严重度及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南京市中医院盆底中心专病门诊以便秘为主诉的FPFD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病史,汇总包括肛门痛、阴道痛、尿道痛、尿失禁、夜尿症、尿频、排尿障碍和直肠前突等合并症状,并对以下常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针对便秘主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