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科技创新管理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并总结了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绩效管理,分析了各要素在科技创新中的能动性和相互关联性。通过用管理效能空间(时间维度、成本维度、质量维度)同时表征五个基本要素,我们建立了立体管理模式框架,并提出用排序模型来“搜索”合理的立体管理模式,用立体观念来汇聚管理要素的能动力量,最终提高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管理能效。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Innovaon)”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取潜在的利润[1]。因此,我们常用的创新可简单理解为“创造和发现新的东西”[2]。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基于此,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组成的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
作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科学院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阵地。自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率先启动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科学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创新水平还不够高,创新贡献还不够大等突出问题[3]。时值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总体目标全面实现的关键时期,研究所理应把握历史契机,结合个体发展要求,探索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模式,为提高研究所创新能力,实现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作出贡献。
一、研究所科技创新管理的定位和基本组成要素
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的基本单元,研究所的科技创新主体按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科技人员(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可定义为科技创新的直接主体,其作用是直接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来实现科技创新,与此对应,管理人员可定义为科技创新的间接主体,其作用是通过对直接主体和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间接实现科技创新。因此,由管理人员所承担的科技创新管理属于研究所整个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科技项目(包括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试验发展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项目、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项目等)为载体,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对科技项目的执行来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最终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科技创新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为科技成果,包括论文、论著、专利、奖励、样机、产品、标准、服务等。以上部分即构成了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创新主体,以项目为创新载体,以科技成果为创新价值的科技创新体系(如图一)。在该体系中,科技创新管理主要指管理人员对科技项目所进行的各种管理,由于科技项目包括项目人才、项目任务、项目经费、项目成果、项目绩效五个主要部分,分为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完成三个主要阶段,所以科技创新管理可分为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五个基本要素,不同要素在科技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执行结果,影响到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最终影响到科技创新价值的实现。
二、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管理基本要素的能动性分析
2.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有效的人才管理,可以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保持科技人员的稳定性,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技人员的协作性,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造就一支思想活跃、学术精干、敬业爱国的创新队伍。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通过大量调研表明,科技创新人才有如下特质: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强烈的成就欲望[5]。因此,人才管理不仅需要为科技人员提供研究助手、科研设备、科研经费、衣食住行等硬环境,更要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适合其特质发展、人文氛围浓厚的软环境[6]。首先,人才管理需要以一系列人性化的政策作为保障。根据本单位的学科发展战略和定位,人事部门需制定一套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目的明确地吸引海内外杰出队才充实现有科研队伍,增强原有队伍的科研活力,最终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后,还需制定消化人才的管理办法,以学科定位为前提,以学术发展为目的,以团队建设为方向,采取跟踪、引导、鼓励等方式为其“量身定造”一个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的软环境。其次,人才管理需要以一系列促进和谐的文娱活动作为补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不仅可以缓解科研工作的紧张压力,促进科技人员之间以及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也可以利用轻松的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逐步沉淀出学科自身的和谐文化,形成人文氛围浓厚的软环境。最后,人才管理还需要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激励制度作为升华。科技工作的特点是发现的不可预见性与积累的长期性,所以,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很难把握,激励产生的正效应与负效应会同时存在。在此工作中,可采取不同内涵的激励机制来抵消激励负效应,在总体激励满足的状态下营造和谐共存的激励软环境[7]。
2.2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任务第一
只有通过有效的任务管理,才能合理利用资源,严格控制进度,保证任务质量,实现预期目标。科技创新具有时间性,很多情况下,创新成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只有规范任务的过程管理,建立任务管理的应急方案,及时应对和解决突发问题,确保任务按时间节点有序进行,才能在时间上保证任务的有效性。科技创新具有协同性,许多创新成果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科技创新中,关键技术的攻关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或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努力,任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组织资源、协调关系、明确责权、统一思想,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科技创新具有兼容性,不同任务有具体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但其创新机制却有很多相似点。任务管理需从具体的任务中抽象出创新机制的规律,围绕创新机制制定兼容性强的任务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口径,提高管理效率。科技 创新具有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创新活动可能在交叉中产生新的生长点。任务管理不能只停留在过程管理、协调管理、办法管理等层面,应该深入到创新活动内部,从管理角度提出能产生新生长点的学科交叉的建议,让任务管理不仅有效并且有用。另外,任务管理还需具备以任务培养人,以任务培育团队的理念。能动的任务管理,不仅旨在顺利完成预定目标,更意在造就领军人物,提升团队竞争力,发挥学科优势,孕育更重要任务,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3 科技创新必须合理使用经费
据(《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报道[8],2006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尽管我国各类经费投入有较大增长,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和我国实际经费需求而言,科技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目前,研究所承担任务的经费大致分为横向经费和纵向经费,其中,横向经费指直接从国内外企业、事业单位、机构、组织取得的测试费、检测费、科研资助费、赞助费、技术服务与咨询费以及其他项目协作费;纵向经费指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院、总装备部、地方政府等部门和组织的拨款,包括通过其他科研单位或机构按计划书、合同转拨的来源于上述部门和组织的经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经费管理必须以确保完成任务为前提,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尤其是纵向经费,必须按照来源部门的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经费管理条例执行。尽管各部门制定了相关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研究所的经费管理的有序性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预算考虑不足,科目支出超预算;二、经费来源复杂,未进行全成本核算。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种经费来源部门配发的专项财务制度,在支出科目类型、支出控制比例等方面的规定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财务制度复杂度增加,统一的财务制度难以实现;二、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很难保证预算的准确性,过于刚性的经费管理制度容易束缚科技创新活动的自由发展;三、必要的跨地域协作经费转拨加大了经费管理的成本和控制难度。因此,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经费管理发挥能动性的基本要求是经费管理与任务管理结合,从预算编制开始,定期汇总预算执行情况,保持与科技人员沟通,如需调整预算时,及时与经费来源部门协调。另外,建立以基本管理办法为主和配套补充管理办法为辅的经费管理办法体系,根据学科需要和特点,建立不同学科的补充规定,根据经费来源部门,建立不同性质经费的补充规定。
2.4 科技创新重视成果产出,但不以成败论英雄
科研人员从事的工作有别于其它类型的工作,具有知识集成、学科集成的特点,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与此对应,成果管理需要实行整体管理和动态管理。科技创新成果通常是在广泛的协作过程中完成,所有参与人员的贡献往往无法定量计算,因此,成果归属于团队或集体比归属于个人更准确,实行整体管理更能体现公平,更有利于学科发展。从短期来讲,科技的投入和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重大的,原创性的成果,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几代人的传承努力,而且,有些成果的真正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因此,将成果放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来讨论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应当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待,降低成果的静态价值,提高动态价值,才能更准确反映其真正价值。综上所述,能动性的成果管理,应反映集体而不是个人,需重视明天而不是过去。
2.5 科技创新中,合理的绩效评价是关键
绩效,英文为Performance,由Perform(执行)衍生而来,可以理解为执行产生的结果。Murphy(1990)认为,绩效是行为,因为结果受其他因素的影响。Bernadin等(1995)则认为,绩效是结果,因为绩效是工作所达到的状态[9]。笔者认为,科技创新的绩效是包括了行为的结果。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是尝试性和对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如果绩效仅包括结果而不包括行为,则失败的结果将完全否定努力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创造为目的,如果绩效只定义了行为而不注重结果,则无意义的简单劳动将会被定义为优秀的绩效,创新的意义荡然无存。因而,科技创新中的行为绩效是以结果绩效为目的,而结果绩效则以行为绩效为保障,结合行为考虑结果,才能保持结果的公正,结合结果考虑行为,才会体现行为的意义。绩效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促进个体发展和集体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无法定量绩效,导致绩效评价体系很难寻找到统一的标准去满足公平性。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通常是先归纳出一系列的指标,然后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再利用该指标体系去评价个体的绩效。其关键问题是它忽略了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忽视了指标的学科差异性,并将人为因素引入到指标分级中,尽管在归纳指标和分级的时候反复考虑公平性,但结果还是难以保证公平。我们不妨将注意力从公平性转移到功效性上,用纵向比较代替横向比较,并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个体的积极性,帮助个体认识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体提高现有绩效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达到绩效评价的功效,我们可以将个体的现有绩效水平和过去的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对比,用相对增量作为绩效评价的定量标准,同时,辅助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定性标准,帮助个体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绩效。
三、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
对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的能动性分析表明,科技创新管理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保障规范、引领促进、统筹规划等作用,而且各基本要素的能动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下,我们需要认识管理的能动性,理清管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提高管理能效,促进科技创新。
为了理解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需要将五个基本要素同时表征在一个空间中。为此,我们引入管理成本、管理时间和管理质量三个变量,用这三个与管理效能对应的变量所张成的能效空间来同时表征五个基本要素。如图2所示,我们将五个基本要素在能效空间的布局定义为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框架,因此,合理的立体创新管理模式就是在能效空间中布局五个基本要素,使得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时间缩短,管理质量提高。
要在图2所示的立体框架中合理布局五个基本要素,首先需要明确各变量的含义。其中,时间变量不表示时间长短,而表示时间对某个基本要素的重要性。比如绩效管理的时间越长越准确,任务管理的效率越高,时间越短,而经费的管理对时间的依赖性并不太强,相比之下,时间对任务管理更重要。成本变量不表示成本大小,而表示某个基本要素对成本的作用大小。比如,无论成果管理如何提高质量,其对成本的控制作用并不大,相比之下,经费管理和任务管理的合理性更能有效控制成本。质量变量不表示质量好坏,而表示某个基本要素对质量的贡献。比如,经费管理水平的无限提高,也无法保证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人才管理力度的加大才对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更大贡献。
基于以上含义,我们可以在理论上用三维矢量来表示五个基本要素,从而得到最后的合理布局,建立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事实上,每个基本要素都无法用定量的三维矢量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虑用定性的排序法来实现布局,不同的排序结果就对应了特定的布局。为此,我们建立图3所示的排序模型,图中的排序结果即为我们初步分析的结果。利用排序模型,在效能空间“搜索”最优的布局,从而找到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立体管理模式。
合理的立体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对应了科技创新管理基本要素的最优布局,而且体现了各管理要素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关联作用。单个或几个管理要素的加强,并不有利于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在管理效能空间中立体地、系统地考虑管理要素,才能将单股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会真正实现科技管理的创新价值。
四、结束语
本文在研究所科技创新管理的实践中,在思考有效管理模式的尝试下,提出了立体管理的概念,旨在全方位理解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性提高科技创新管理能力。我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已经明确,中国科学院“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号角已经吹响,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必须牢牢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结合国情、所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创新管理,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研管理管理能效。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Innovaon)”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取潜在的利润[1]。因此,我们常用的创新可简单理解为“创造和发现新的东西”[2]。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基于此,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组成的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国家制定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战略举措。
作为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科学院一直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阵地。自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率先启动实施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科学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创新水平还不够高,创新贡献还不够大等突出问题[3]。时值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总体目标全面实现的关键时期,研究所理应把握历史契机,结合个体发展要求,探索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模式,为提高研究所创新能力,实现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作出贡献。
一、研究所科技创新管理的定位和基本组成要素
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的基本单元,研究所的科技创新主体按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科技人员(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和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可定义为科技创新的直接主体,其作用是直接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来实现科技创新,与此对应,管理人员可定义为科技创新的间接主体,其作用是通过对直接主体和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间接实现科技创新。因此,由管理人员所承担的科技创新管理属于研究所整个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研究所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科技项目(包括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试验发展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项目、推广示范与科技服务项目等)为载体,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对科技项目的执行来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最终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科技创新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为科技成果,包括论文、论著、专利、奖励、样机、产品、标准、服务等。以上部分即构成了以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创新主体,以项目为创新载体,以科技成果为创新价值的科技创新体系(如图一)。在该体系中,科技创新管理主要指管理人员对科技项目所进行的各种管理,由于科技项目包括项目人才、项目任务、项目经费、项目成果、项目绩效五个主要部分,分为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完成三个主要阶段,所以科技创新管理可分为人才管理、任务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五个基本要素,不同要素在科技项目执行的各个阶段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执行结果,影响到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最终影响到科技创新价值的实现。
二、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创新管理基本要素的能动性分析
2.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有效的人才管理,可以吸引优秀的科技人员,保持科技人员的稳定性,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技人员的协作性,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造就一支思想活跃、学术精干、敬业爱国的创新队伍。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通过大量调研表明,科技创新人才有如下特质: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强烈的成就欲望[5]。因此,人才管理不仅需要为科技人员提供研究助手、科研设备、科研经费、衣食住行等硬环境,更要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适合其特质发展、人文氛围浓厚的软环境[6]。首先,人才管理需要以一系列人性化的政策作为保障。根据本单位的学科发展战略和定位,人事部门需制定一套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目的明确地吸引海内外杰出队才充实现有科研队伍,增强原有队伍的科研活力,最终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后,还需制定消化人才的管理办法,以学科定位为前提,以学术发展为目的,以团队建设为方向,采取跟踪、引导、鼓励等方式为其“量身定造”一个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的软环境。其次,人才管理需要以一系列促进和谐的文娱活动作为补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不仅可以缓解科研工作的紧张压力,促进科技人员之间以及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也可以利用轻松的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逐步沉淀出学科自身的和谐文化,形成人文氛围浓厚的软环境。最后,人才管理还需要以公平、公开、公正的激励制度作为升华。科技工作的特点是发现的不可预见性与积累的长期性,所以,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很难把握,激励产生的正效应与负效应会同时存在。在此工作中,可采取不同内涵的激励机制来抵消激励负效应,在总体激励满足的状态下营造和谐共存的激励软环境[7]。
2.2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任务第一
只有通过有效的任务管理,才能合理利用资源,严格控制进度,保证任务质量,实现预期目标。科技创新具有时间性,很多情况下,创新成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此,只有规范任务的过程管理,建立任务管理的应急方案,及时应对和解决突发问题,确保任务按时间节点有序进行,才能在时间上保证任务的有效性。科技创新具有协同性,许多创新成果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科技创新中,关键技术的攻关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或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努力,任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组织资源、协调关系、明确责权、统一思想,在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科技创新具有兼容性,不同任务有具体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但其创新机制却有很多相似点。任务管理需从具体的任务中抽象出创新机制的规律,围绕创新机制制定兼容性强的任务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口径,提高管理效率。科技 创新具有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创新活动可能在交叉中产生新的生长点。任务管理不能只停留在过程管理、协调管理、办法管理等层面,应该深入到创新活动内部,从管理角度提出能产生新生长点的学科交叉的建议,让任务管理不仅有效并且有用。另外,任务管理还需具备以任务培养人,以任务培育团队的理念。能动的任务管理,不仅旨在顺利完成预定目标,更意在造就领军人物,提升团队竞争力,发挥学科优势,孕育更重要任务,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2.3 科技创新必须合理使用经费
据(《200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报道[8],2006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尽管我国各类经费投入有较大增长,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和我国实际经费需求而言,科技经费投入仍然不足。目前,研究所承担任务的经费大致分为横向经费和纵向经费,其中,横向经费指直接从国内外企业、事业单位、机构、组织取得的测试费、检测费、科研资助费、赞助费、技术服务与咨询费以及其他项目协作费;纵向经费指来源于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院、总装备部、地方政府等部门和组织的拨款,包括通过其他科研单位或机构按计划书、合同转拨的来源于上述部门和组织的经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经费管理必须以确保完成任务为前提,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尤其是纵向经费,必须按照来源部门的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经费管理条例执行。尽管各部门制定了相关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研究所的经费管理的有序性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预算考虑不足,科目支出超预算;二、经费来源复杂,未进行全成本核算。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种经费来源部门配发的专项财务制度,在支出科目类型、支出控制比例等方面的规定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财务制度复杂度增加,统一的财务制度难以实现;二、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很难保证预算的准确性,过于刚性的经费管理制度容易束缚科技创新活动的自由发展;三、必要的跨地域协作经费转拨加大了经费管理的成本和控制难度。因此,在实际的创新活动中,经费管理发挥能动性的基本要求是经费管理与任务管理结合,从预算编制开始,定期汇总预算执行情况,保持与科技人员沟通,如需调整预算时,及时与经费来源部门协调。另外,建立以基本管理办法为主和配套补充管理办法为辅的经费管理办法体系,根据学科需要和特点,建立不同学科的补充规定,根据经费来源部门,建立不同性质经费的补充规定。
2.4 科技创新重视成果产出,但不以成败论英雄
科研人员从事的工作有别于其它类型的工作,具有知识集成、学科集成的特点,有继承性更有创新性。与此对应,成果管理需要实行整体管理和动态管理。科技创新成果通常是在广泛的协作过程中完成,所有参与人员的贡献往往无法定量计算,因此,成果归属于团队或集体比归属于个人更准确,实行整体管理更能体现公平,更有利于学科发展。从短期来讲,科技的投入和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重大的,原创性的成果,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几代人的传承努力,而且,有些成果的真正价值需要时间来证明。因此,将成果放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来讨论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应当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对待,降低成果的静态价值,提高动态价值,才能更准确反映其真正价值。综上所述,能动性的成果管理,应反映集体而不是个人,需重视明天而不是过去。
2.5 科技创新中,合理的绩效评价是关键
绩效,英文为Performance,由Perform(执行)衍生而来,可以理解为执行产生的结果。Murphy(1990)认为,绩效是行为,因为结果受其他因素的影响。Bernadin等(1995)则认为,绩效是结果,因为绩效是工作所达到的状态[9]。笔者认为,科技创新的绩效是包括了行为的结果。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是尝试性和对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如果绩效仅包括结果而不包括行为,则失败的结果将完全否定努力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创造为目的,如果绩效只定义了行为而不注重结果,则无意义的简单劳动将会被定义为优秀的绩效,创新的意义荡然无存。因而,科技创新中的行为绩效是以结果绩效为目的,而结果绩效则以行为绩效为保障,结合行为考虑结果,才能保持结果的公正,结合结果考虑行为,才会体现行为的意义。绩效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促进个体发展和集体进步。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因为无法定量绩效,导致绩效评价体系很难寻找到统一的标准去满足公平性。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通常是先归纳出一系列的指标,然后对各指标进行分级,再利用该指标体系去评价个体的绩效。其关键问题是它忽略了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忽视了指标的学科差异性,并将人为因素引入到指标分级中,尽管在归纳指标和分级的时候反复考虑公平性,但结果还是难以保证公平。我们不妨将注意力从公平性转移到功效性上,用纵向比较代替横向比较,并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个体的积极性,帮助个体认识存在的问题,促进个体提高现有绩效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达到绩效评价的功效,我们可以将个体的现有绩效水平和过去的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对比,用相对增量作为绩效评价的定量标准,同时,辅助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定性标准,帮助个体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绩效。
三、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
对科技创新管理的五个基本要素的能动性分析表明,科技创新管理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保障规范、引领促进、统筹规划等作用,而且各基本要素的能动性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下,我们需要认识管理的能动性,理清管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提高管理能效,促进科技创新。
为了理解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需要将五个基本要素同时表征在一个空间中。为此,我们引入管理成本、管理时间和管理质量三个变量,用这三个与管理效能对应的变量所张成的能效空间来同时表征五个基本要素。如图2所示,我们将五个基本要素在能效空间的布局定义为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框架,因此,合理的立体创新管理模式就是在能效空间中布局五个基本要素,使得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时间缩短,管理质量提高。
要在图2所示的立体框架中合理布局五个基本要素,首先需要明确各变量的含义。其中,时间变量不表示时间长短,而表示时间对某个基本要素的重要性。比如绩效管理的时间越长越准确,任务管理的效率越高,时间越短,而经费的管理对时间的依赖性并不太强,相比之下,时间对任务管理更重要。成本变量不表示成本大小,而表示某个基本要素对成本的作用大小。比如,无论成果管理如何提高质量,其对成本的控制作用并不大,相比之下,经费管理和任务管理的合理性更能有效控制成本。质量变量不表示质量好坏,而表示某个基本要素对质量的贡献。比如,经费管理水平的无限提高,也无法保证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人才管理力度的加大才对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更大贡献。
基于以上含义,我们可以在理论上用三维矢量来表示五个基本要素,从而得到最后的合理布局,建立立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事实上,每个基本要素都无法用定量的三维矢量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考虑用定性的排序法来实现布局,不同的排序结果就对应了特定的布局。为此,我们建立图3所示的排序模型,图中的排序结果即为我们初步分析的结果。利用排序模型,在效能空间“搜索”最优的布局,从而找到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的立体管理模式。
合理的立体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不仅对应了科技创新管理基本要素的最优布局,而且体现了各管理要素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关联作用。单个或几个管理要素的加强,并不有利于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只有在管理效能空间中立体地、系统地考虑管理要素,才能将单股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会真正实现科技管理的创新价值。
四、结束语
本文在研究所科技创新管理的实践中,在思考有效管理模式的尝试下,提出了立体管理的概念,旨在全方位理解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性提高科技创新管理能力。我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已经明确,中国科学院“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号角已经吹响,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必须牢牢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结合国情、所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创新管理,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