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1年6月17日晚,准备端起酒杯,起身吟诵祝酒词的格雷厄姆女士,被一个急促的电话摁住了脚步。这是一个由她本人发起的告别晚会,告别对象是《华盛顿邮报》即将退休的发行部总经理。
电话是从《华盛顿邮报》总编辑本的家里打来的。话筒那头,是仅次于她的报社第二号人物,在他旁边,坐着总编辑等一堆报社高管。格雷厄姆知道,他们要说的,是当天上午取得的“五角大楼文件”到底要不要发表。
“五角大楼文件”,是一份披露美国如何卷入越南战争的绝密文件。《纽约时报》率先取得了这份文件,并在5天前见诸报端。现在,《华盛顿邮报》也取得了这份秘密文件。不巧的是,联邦政府已经申请联邦法院,向率先发表这份秘密文件的竞争对手,发出了限制令,暂时禁止他们披露“五角大楼文件”。
当天上午的高管会议上,尚未知晓他们也取得“五角大楼文件”的报社律师,抨击他们的竞争对手缺乏爱国之心,危害国家利益。她认真地听着,但是一言未发。
当天晚上,告别晚会刚刚开始,觉察到风暴来临的编辑部主任,已经跟她吹过风了。
希望她拍板的编辑部主任说,《华盛顿邮报》不朽的灵魂,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我们不发,知道我们也取得“五角大楼文件”的联邦政府,就会把我们当作攻击《纽约时报》的证据,证明我们是顾全大局相信政府的好报纸,而他们则是不顾大局藐视政府的坏报纸。
编辑部主任这番话的潜台词是:虽然《纽约时报》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但是,面对联邦政府,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一旦《纽约时报》输给了对簿公堂的联邦政府,他们,连同整个新闻界都是输家,在捍卫新闻自由的战争中,他们将一败涂地。
格雷厄姆看着他,问:有那么糟糕么?事情真的会闹到这个地步么?
他肯定地回答她:会的。
如果说她和编辑部主任之间的对话,还算得上互相讨论的话,来自总编辑家里的电话,似乎不是彼此交换意见的讨论,而是要她的一个决定。
每逢大事总要犹豫片刻的格雷厄姆,对话筒那端的第二号人物说:先让我说完祝酒词,我马上回来跟你们说。对方不愿意给她留出这点儿时间,因为发稿时间到了。
就在报社高层犹豫不决的时候,始终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空间里撰写“五角大楼文件”报道的新闻记者们,无意间知道了律师与编辑部的争论。在首席记者的引领下,一批优秀记者以辞职相威胁,要求报社马上刊登“五角大楼文件”。
在发稿时间的敦促下,第二号人物拨通了告别晚会现场的电话,将决定权交给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问第二号人物,你怎么看?第二号人物回答道:总的来说,我反对发表。
话音未落,总编辑本接过了第二号人物手中的话筒:我们必须动手啦!
这位总编辑一直在为《华盛顿邮报》成长为全国性主流大报而努力,他不能接受世人热议《纽约时报》,而他们只能跟着叫好。他认为,这是《华盛顿邮报》的关键时刻,他不能在这个十字路口停滞不前。
没有犹豫的时间了。
电话那头等她决定是否发表,电话这头等她宣读祝酒词。
生性不喜欢与总统交恶的格雷厄姆女士,在又一次面临要不要与总统对阵的抉择中,对话筒那边所有的人说:发吧。
就“五角大楼文件”而言,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纽约时报》而非《华盛顿邮报》,我选择《华盛顿邮报》的这个小故事,来说“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是因为这个小故事,对于之后的“水门事件”殊为重要。根据《媒介与权势》作者戴维·哈伯斯塔姆的说法,《华盛顿邮报》的高管们相信,没有这次经历,就不会有绊倒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
格雷厄姆在那天晚上的决定,意味着编辑部的权力得到了尊重,编辑独立原则正式确立,在此之后,编辑部可以自行决定发表什么,不发表什么,而无需请示老板。
电话是从《华盛顿邮报》总编辑本的家里打来的。话筒那头,是仅次于她的报社第二号人物,在他旁边,坐着总编辑等一堆报社高管。格雷厄姆知道,他们要说的,是当天上午取得的“五角大楼文件”到底要不要发表。
“五角大楼文件”,是一份披露美国如何卷入越南战争的绝密文件。《纽约时报》率先取得了这份文件,并在5天前见诸报端。现在,《华盛顿邮报》也取得了这份秘密文件。不巧的是,联邦政府已经申请联邦法院,向率先发表这份秘密文件的竞争对手,发出了限制令,暂时禁止他们披露“五角大楼文件”。
当天上午的高管会议上,尚未知晓他们也取得“五角大楼文件”的报社律师,抨击他们的竞争对手缺乏爱国之心,危害国家利益。她认真地听着,但是一言未发。
当天晚上,告别晚会刚刚开始,觉察到风暴来临的编辑部主任,已经跟她吹过风了。
希望她拍板的编辑部主任说,《华盛顿邮报》不朽的灵魂,正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如果我们不发,知道我们也取得“五角大楼文件”的联邦政府,就会把我们当作攻击《纽约时报》的证据,证明我们是顾全大局相信政府的好报纸,而他们则是不顾大局藐视政府的坏报纸。
编辑部主任这番话的潜台词是:虽然《纽约时报》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但是,面对联邦政府,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一旦《纽约时报》输给了对簿公堂的联邦政府,他们,连同整个新闻界都是输家,在捍卫新闻自由的战争中,他们将一败涂地。
格雷厄姆看着他,问:有那么糟糕么?事情真的会闹到这个地步么?
他肯定地回答她:会的。
如果说她和编辑部主任之间的对话,还算得上互相讨论的话,来自总编辑家里的电话,似乎不是彼此交换意见的讨论,而是要她的一个决定。
每逢大事总要犹豫片刻的格雷厄姆,对话筒那端的第二号人物说:先让我说完祝酒词,我马上回来跟你们说。对方不愿意给她留出这点儿时间,因为发稿时间到了。
就在报社高层犹豫不决的时候,始终被封闭在一个狭小空间里撰写“五角大楼文件”报道的新闻记者们,无意间知道了律师与编辑部的争论。在首席记者的引领下,一批优秀记者以辞职相威胁,要求报社马上刊登“五角大楼文件”。
在发稿时间的敦促下,第二号人物拨通了告别晚会现场的电话,将决定权交给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问第二号人物,你怎么看?第二号人物回答道:总的来说,我反对发表。
话音未落,总编辑本接过了第二号人物手中的话筒:我们必须动手啦!
这位总编辑一直在为《华盛顿邮报》成长为全国性主流大报而努力,他不能接受世人热议《纽约时报》,而他们只能跟着叫好。他认为,这是《华盛顿邮报》的关键时刻,他不能在这个十字路口停滞不前。
没有犹豫的时间了。
电话那头等她决定是否发表,电话这头等她宣读祝酒词。
生性不喜欢与总统交恶的格雷厄姆女士,在又一次面临要不要与总统对阵的抉择中,对话筒那边所有的人说:发吧。
就“五角大楼文件”而言,最有影响力的应该是《纽约时报》而非《华盛顿邮报》,我选择《华盛顿邮报》的这个小故事,来说“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是因为这个小故事,对于之后的“水门事件”殊为重要。根据《媒介与权势》作者戴维·哈伯斯塔姆的说法,《华盛顿邮报》的高管们相信,没有这次经历,就不会有绊倒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
格雷厄姆在那天晚上的决定,意味着编辑部的权力得到了尊重,编辑独立原则正式确立,在此之后,编辑部可以自行决定发表什么,不发表什么,而无需请示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