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而数学这门科目,作为小学教学阶段中的基础性教学科目,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下,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更要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德育;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思想与环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所谓全方位育人,指的就是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人生终点,都必须要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不仅仅要将德育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教学任务,更要将德育教育深入到每一个科目的教学中。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该科目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不能仅仅只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的渗透德育教育,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一)数学课堂教中德育教育资源不够充分
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讲述知识,而且没有意识到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意义,依旧重点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将数学课堂中深藏的德育教育资源充分的挖掘出来。
(二)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都使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扩散,使其思维逻辑习惯受到约束和限制【1】,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固定性思维,这对学生的日后成长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也不符合素质教育中凸显学生主体性这一教学要求。
三、信息技术助力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知识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学习数学文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所谓数学文化,其主要指的就是人类在不断的发展后以及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和积累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以及数学知识体系的统一名称。对于数学文化教学来说,其主要指的就是将具有明显文化特点的数学知识作为开展教学的载体,从而充分的凸显出数学知识具有的数学文化价值,使数学知识的育人价值和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比如,在部编版数学教材中,在每一个章节结束后,都含有“数学游戏”、“你知道吗?”等模块。这其中包括一些生活常识、数学知识介绍、拓展练习等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则很难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如,教师可以使用微课、小视频等手段,深入的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德育文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古人的技术方法,将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呈现给学生观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提高师生互动效果,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谨遵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合理地利用多功能一体机、互动白板以及平板电脑等多种信息技术电子设备,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生机互动的形式,构建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2】,从而充分的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部编版四年级有关于《平移》的数学知识时,因为学生在此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但是因为学生自身数学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从而很难直接叙述平移的特征,而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更加现代化的教学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板的缩小、放大和显示等功能,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与其结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移相关知识。而后,教师也可以组織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与交流,最后教师在向学生提问一些难度适中的几何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完善反馈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效果与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完善的评价与反馈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的调整学习进度,确保学生可以选择更加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的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而后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实现教书与育人同步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婷婷.浅谈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名师在线,2019(32):68-69.
[2]潘云.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57.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德育;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思想与环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所谓全方位育人,指的就是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人生终点,都必须要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不仅仅要将德育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教学任务,更要将德育教育深入到每一个科目的教学中。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该科目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重点教学科目,不能仅仅只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的渗透德育教育,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一)数学课堂教中德育教育资源不够充分
因为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讲述知识,而且没有意识到将德育教育贯穿到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意义,依旧重点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无法结合实际情况,将数学课堂中深藏的德育教育资源充分的挖掘出来。
(二)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都使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扩散,使其思维逻辑习惯受到约束和限制【1】,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固定性思维,这对学生的日后成长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也不符合素质教育中凸显学生主体性这一教学要求。
三、信息技术助力下小学数学课堂德育知识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学习数学文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所谓数学文化,其主要指的就是人类在不断的发展后以及创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和积累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以及数学知识体系的统一名称。对于数学文化教学来说,其主要指的就是将具有明显文化特点的数学知识作为开展教学的载体,从而充分的凸显出数学知识具有的数学文化价值,使数学知识的育人价值和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比如,在部编版数学教材中,在每一个章节结束后,都含有“数学游戏”、“你知道吗?”等模块。这其中包括一些生活常识、数学知识介绍、拓展练习等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则很难体现出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文化,如,教师可以使用微课、小视频等手段,深入的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德育文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古人的技术方法,将数学知识的发展历史呈现给学生观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提高师生互动效果,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谨遵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合理地利用多功能一体机、互动白板以及平板电脑等多种信息技术电子设备,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生机互动的形式,构建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2】,从而充分的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部编版四年级有关于《平移》的数学知识时,因为学生在此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但是因为学生自身数学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从而很难直接叙述平移的特征,而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更加现代化的教学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板的缩小、放大和显示等功能,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与其结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移相关知识。而后,教师也可以组織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总与交流,最后教师在向学生提问一些难度适中的几何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完善反馈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效果与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完善的评价与反馈体系,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及时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的调整学习进度,确保学生可以选择更加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的挖掘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而后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实现教书与育人同步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婷婷.浅谈特殊教育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名师在线,2019(32):68-69.
[2]潘云.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