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的曝光频率越来越高,校园欺凌事件能够反映许多社会问题,也能反映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对其进行社会防治。本文对中小学校园欺凌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社会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欺凌;社会防治;策略
中小学校园欺凌不是学生和学校的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学生的心理不健全,也可能是因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对校园欺凌的防治,也应该从社会角度出发。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所反映的问题
(1)社会人际关系
首先,校园欺凌中的同伴关系,中小学的校园欺凌事件通常发生在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身上,这部分学生因为在学习上难以取得好的成绩而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出现逃课、逃学、沉迷于网络等行为,最后就会发展成打架斗殴。在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下,加上同伴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导致本来只存在轻微问题行为的一些学生也会产生暴力、谩骂等行为,于是在中小学校园就会出现以多欺少的欺凌事件。其次,中小学生与社会的关联度降低,中小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其与社会的关联越薄弱就越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家庭原因,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或者基本不管教孩子,导致父母要子女之间的关系疏远,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健康。第二,中小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差,课外活动比较少,学生将欺凌低年级学生、弱者作为一种乐趣。
(2)学生心理问题
多数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中小学生在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拥有不良的社交心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比如,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法不正确,加上社会上的一些打架斗殴、欺凌弱小等负面事件的影响,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自卑、孤僻、固执等心理,进而发展到在校园中欺凌弱小或者成为被欺凌者。此外,学生如果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这类学生无法融入到班级中,就会被同学孤立,影响这类学生的社交能力,导致其在与人交往中容易发生矛盾,最后成为被欺凌对象。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在家庭中曾遭受暴力,或者父母习惯于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就会导致学生的性格比较偏激,使其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成为校园的欺凌者。
(3)社会失范
校园欺凌不仅是一种校园暴力行为,还是一种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其能够反映出社会关系的功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生活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全社会的关注下,中小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而学校和社会也会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如普通中小学、重点中小学,这样的划分本身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会对中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应试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学生会被教育淘汰,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排挤。而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则会被边缘化,对其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于是,这部分中小学生就可能会因为长期不受重视而自我放逐,发展到欺凌其他同学,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
(1)加大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力度
一些校园管理人员、教师、家长认为校园欺凌只是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引起的,并没有意识到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常常会采取比较包容的态度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注重对被欺凌者的保护。而一些新闻媒体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却存在夸大和过度渲染的现象,认为校园欺凌行为是极度恶劣的,必须对其施以严格的惩罚。对于不同的处理态度,社会应对其进行理性的认识,不能太过宽容要不能太过严厉,要集合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校园欺凌者进行教育,引导其走向正途。
(2)幫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减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重要途径,而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免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偏差,影响其心理健康。比如,学校课开展不同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拔河比赛、知识竞赛、校园运动会、夏令营等,并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家长则可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变化,要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其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社区单位应对社区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对社区周围的不良影响因素进行抵制,以免其对中小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改善功利性的社会氛围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积极响应教育部素质教育的号召,改变传统教育中只注重智力教育的现象,不能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改变功利性的教育氛围,才能够让学生之间公平的竞争,避免差生因为不受重视而产生偏激行为的情况发生。比如,在中小学教育中,要适当的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如扶老人过街、植树和救护流浪猫等,使学生能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机制观,并对学生的暴力和攻击行为进行矫正。而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其德育成绩,不能只看文化成绩,教师应看到每位学生好的一面,积极消除“差生”和“优等生”之间的距离感,多多鼓励学生,才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平等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其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极大,必须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采取可行的措施,才能促进中小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所以,在对中小学校园欺凌进行社会防治时,应加大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力度,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功利性的社会氛围,创造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泽宇.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的事先预防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25):253-254.
[2]刘志杰.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39):181-181,182.
[3]宋亮,张秀红.治理校园欺凌:明确惩戒,依法处置[J].教育,2017,(18):30-32.
[4]徐淑慧,苏春景.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教育学思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76-82.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龙联小学龙联教学点)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欺凌;社会防治;策略
中小学校园欺凌不是学生和学校的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学生的心理不健全,也可能是因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对校园欺凌的防治,也应该从社会角度出发。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所反映的问题
(1)社会人际关系
首先,校园欺凌中的同伴关系,中小学的校园欺凌事件通常发生在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身上,这部分学生因为在学习上难以取得好的成绩而产生自卑心理,于是出现逃课、逃学、沉迷于网络等行为,最后就会发展成打架斗殴。在群体亚文化的影响下,加上同伴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导致本来只存在轻微问题行为的一些学生也会产生暴力、谩骂等行为,于是在中小学校园就会出现以多欺少的欺凌事件。其次,中小学生与社会的关联度降低,中小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其与社会的关联越薄弱就越容易产生越轨行为。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可能是因为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家庭原因,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不够、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或者基本不管教孩子,导致父母要子女之间的关系疏远,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健康。第二,中小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差,课外活动比较少,学生将欺凌低年级学生、弱者作为一种乐趣。
(2)学生心理问题
多数出现校园欺凌行为的中小学生在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偏差,拥有不良的社交心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比如,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法不正确,加上社会上的一些打架斗殴、欺凌弱小等负面事件的影响,就很容易导致学生自卑、孤僻、固执等心理,进而发展到在校园中欺凌弱小或者成为被欺凌者。此外,学生如果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这类学生无法融入到班级中,就会被同学孤立,影响这类学生的社交能力,导致其在与人交往中容易发生矛盾,最后成为被欺凌对象。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在家庭中曾遭受暴力,或者父母习惯于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就会导致学生的性格比较偏激,使其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成为校园的欺凌者。
(3)社会失范
校园欺凌不仅是一种校园暴力行为,还是一种社会冲突的表现形式,其能够反映出社会关系的功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生活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全社会的关注下,中小学生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而学校和社会也会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如普通中小学、重点中小学,这样的划分本身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会对中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应试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学生会被教育淘汰,同时也会受到社会的排挤。而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则会被边缘化,对其成长是十分不利的。于是,这部分中小学生就可能会因为长期不受重视而自我放逐,发展到欺凌其他同学,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
(1)加大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力度
一些校园管理人员、教师、家长认为校园欺凌只是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引起的,并没有意识到其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常常会采取比较包容的态度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注重对被欺凌者的保护。而一些新闻媒体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却存在夸大和过度渲染的现象,认为校园欺凌行为是极度恶劣的,必须对其施以严格的惩罚。对于不同的处理态度,社会应对其进行理性的认识,不能太过宽容要不能太过严厉,要集合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校园欺凌者进行教育,引导其走向正途。
(2)幫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减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重要途径,而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免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偏差,影响其心理健康。比如,学校课开展不同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拔河比赛、知识竞赛、校园运动会、夏令营等,并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家长则可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多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变化,要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其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社区单位应对社区环境进行优化,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对社区周围的不良影响因素进行抵制,以免其对中小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改善功利性的社会氛围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积极响应教育部素质教育的号召,改变传统教育中只注重智力教育的现象,不能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改变功利性的教育氛围,才能够让学生之间公平的竞争,避免差生因为不受重视而产生偏激行为的情况发生。比如,在中小学教育中,要适当的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如扶老人过街、植树和救护流浪猫等,使学生能够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机制观,并对学生的暴力和攻击行为进行矫正。而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其德育成绩,不能只看文化成绩,教师应看到每位学生好的一面,积极消除“差生”和“优等生”之间的距离感,多多鼓励学生,才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平等的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其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极大,必须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采取可行的措施,才能促进中小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所以,在对中小学校园欺凌进行社会防治时,应加大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力度,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功利性的社会氛围,创造有利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泽宇.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的事先预防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6,(25):253-254.
[2]刘志杰.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39):181-181,182.
[3]宋亮,张秀红.治理校园欺凌:明确惩戒,依法处置[J].教育,2017,(18):30-32.
[4]徐淑慧,苏春景.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教育学思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76-82.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龙联小学龙联教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