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如何切中市场需求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高校应明确就业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改革。高校要发挥中介作用,服务社会和学生。同时,高校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高校还应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校 教学改革 就业市场
  
  随着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与扩招进程的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已不在是计划经济下的统一分配,他们毕业后也将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挑战。目前大学生一个最为普遍的就业行为就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个模式给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都提供了一定的自主权,保护了双方的利益。
  然而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了不可回避的矛盾——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而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找不到他们需要的人才。众所周知,大学以“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目的,高校应该加快教学改革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扮演好“桥梁”角色,引领时代潮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高校就是一个企业,企业应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这里“产品”就是大学毕业生,而“消费者”就是用人单位。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是连接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桥梁,高校不仅通过教书育人来满足学生与家长的需要,同时也在为用人单位培养合格的“产品”。高校是我们这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器,也是个人与用人单位实现其目标的“孵化器”。高校扮演好“桥梁”角色,需要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明确就业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改革。自主就业与双向选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如果学生不能提供用人单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就业就将成为一句空话。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不放弃学术性和引导社会发展潮流的前提下,加大学科建设力度,调整专业结构,将学生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整合为一个有机统一体,从而实现高校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用人单位对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越发青睐。因此,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应该以培养能够应用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内部进行调整以应对。现在人才供需已经进入了买方市场,如果高校不能认识到用人单位的真正需求,那么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高校必须通过自身的改革,努力调整教育结构,合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才”这一矛盾。“思想是革命的武器”,努力推动高校教育改革,需要我们真正从观念接受这一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学改革这一工作进行到底。
  第二,高校应该高瞻远瞩,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计划。高校是研究学术的阵地和创新知识的摇篮,是知识的殿堂,是社会和历史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高校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教学改革,应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把握未来,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创造未来。高校应创造多层次的学生就业结构,用人单位才能找到他们需要的人才。高校要把握现在,着眼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学生。
  高校在就业市场中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桥梁”和被动的适应者,而应该是主动的创造者,引领社会潮流的领导者。高校教育由于周期比较长,容易造成其变化反应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高校不能一味地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为改变而改变。否则,必会丧失其在学术、知识、技能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成为就业市场的附庸。因此,高校的教育结构的调整、改革的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都应该具有前瞻性,在服务社会和服务学生的基础上,着眼未来。
  
  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传授给学生理论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洞察力,让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思考、自我调节、自我启发。
  学生不应该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主动吸收与创造者。他们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处理事物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以应对这个多变的社会。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提升学生自我实现的能力,让他们获得通向成功的钥匙。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目的,与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一致的。只有掌握灵活多变的方法,学会如何应变外部世界所带来的冲击,才能为大学生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有人说,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没有创新,企业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型人才,就不能实现强国、富国的梦想,成为落后挨打的对象。
  高校担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既能继承前人的知识和成果,又能超越前人的成果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首创精神的人才。创新型人才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具有强烈的探知欲望,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对知识和事实规律的渴求,比一般人都要强烈,他们具有批判性的精神和思维能力,也敢于对已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挑战,或者能对某些事物和社会现象、社会弊病、政府决策进行分析,形成独到的见解。同时,创新型人才还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任何创新活动,都是思想与实践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索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方法。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如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学术讨论会等,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知识。
  高校应该提倡学生养成自我思考、自我实现的能力,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指导学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进行社会调查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通过设计教学案例,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同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高校还应该强调应用性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而且也可以通过课堂外进行。比如高校举行机器人大赛、软件应用大赛等,通过举行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培养复合型人才,对高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任务。现代社会复杂多变,对人才的需求走向了两个方向:用人单位特别需要“高、精、尖”人才,同时用人单位也特别需要复合型人才。那些没有一技之长,各方面又不突出的大学生,则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高校应该确立培养“高、精、尖”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双重目标。
  这个双重目标看上去好像是矛盾的,其实不然。高校应该通过教育结构的调整,加强“高、精、尖”人才的培养。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细化,如果一个大学生能在某一个方面或某种领域具有高人一等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那他必将得到用人的单位的青睐和重视。在“高、精、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该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教学当中的一个最高目标,复合型人才强调的不是什么都会和什么都懂,它强调的是大学生无论是在理论、技能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是“高、精、尖”。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将传统的“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高校教育强调的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模仿与服从,而应该是思考与创新。
  高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改革与工作,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又要服务,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环境。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键的一环。高校应该面向市场,着眼未来,通过教学改革来满足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引领时代潮流,担负起国家和社会所交给的神圣使命。(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
  
  美国高校教育经验谈
  据调查,37.6%的美国大学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23.7%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创业课程。美国的马里兰大学每周都要请一位有创业成就的人给学生讲创业经验,每个学期要求学生写一个如何组建企业的计划书,然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商业创业竞赛,前3名者可以得到5~10万美元的奖金。(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其他文献
听力材料:  第一节 对话理解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听完一段对话后,回答1个小题。  1. W: Scott, do you like monkeys?  M: Sure. They are my favorite animals.  2. M: what were you doing at nine last night, Lucy?  W: I was singing with my frie
【摘要】近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和西方围绕普京出兵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和安理会表决等问题展开了微妙的“心理战”。基于历史文化、地缘政治以及经济联系等多方面的优势,俄罗斯掌握着当前局势的大部分主导权。在“新冷战”阴影的笼罩下,俄罗斯与西方都始终在战略上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然而,随着克里米亚独立以及普京宣布其正式入俄,莫斯科的行为已触及到了西方的“底线”,乌克兰危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
[摘要]从解读的角度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三个逻辑严谨、相互联系的维度: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维度、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维度和社会主义法治观维度。准确把握这三个维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方法论 价值观 法治观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科学解读,有利于提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一些社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举将阿拉善等蒙旗划入省治,以此推进蒙旗地区的国家化整合。但因蒙旗原有的王公体制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南京国民政府被迫将其保留,由此导致蒙旗地区形成省、旗双轨治理格局。双轨制的实行,使省旗双方都获得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制度救济,致南京国民政府在省旗矛盾处理中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其边疆治理的实践也表明:合理的制度设置是实现边疆有效治理的前提因素。  【关键词】双轨制 南京国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第70个年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开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正当其时。这次主题教育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又一次集中教育,是党不断通过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重大举措。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时的理想信念宗旨
摘 要 将大师工作室模式引入烹饪专业非遗领域,借助职业院校办学资源,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教学平台,设立“烹饪专业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大师和院校教师组成“双导师制”共同进行烹饪专业非遗项目教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好烹饪专业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工作,共同推动烹饪专业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大师工作室 非物质文化遗产 烹饪人才培养  目前,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从国家、
[摘 要] 现象是比情境更真实的学习素材,现象教学主张“回到问题本身”,强调用现实的素材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表达世界. 文章借用现象教学观点设计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程,进行了课堂实践教学,并给出了设计原理分析和实践结果评价.  [关键词] 直线与圆;现象教学;教学设计  现象教学主张“回到问题本身”,提倡面向现实世界,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形成心理和符号的表征,形成自己的语言,使数学知识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简称“双重”规划),首次明确了“荒漠”作为陆地四大自然生态系统之一的重要地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对治沙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治沙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以下问题:  一、防沙治沙总体规划有待完善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趋势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挑战。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构建,对倒逼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金砖国家应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深化多边合作,通过人文交流增强政治互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金砖国家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坚持多边主义合作机制参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实践中总结全球治理新理念,为完善现有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体系提供新的竞争
摘 要: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学生的自主发展,变教师讲为学生讲,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成为试卷讲评课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高效;觅错;探究;训练;反思  进入高三以来,学生不断地做题,有周练、月考、各类模拟考试,大小考试不下数十次,相同知识点反复考查,重复犯错,学生苦恼,教师也疲惫,低效的试卷讲评或者无效的试卷讲评使我们教师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有的教师对试卷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