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输送社会企业和用户的用电需求。在工程施工中设计、设备、材料等很多方面都会影响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电力施工中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施工;输线电路;质量
1、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现场,必须加强控制手段,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其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基础中的基础,由于转角塔的上拔力较大,因此一般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基础,相对稳固。在岩石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对塔位周围岩石进行调查研究,与设计查勘的情况是否有差异,如有很大差异应通知设计单位做出设计变更;其次,在岩石打孔插筋、灌注砂浆、浇制承台。岩石基础的开挖均应保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不受破坏。锚筋安装尺寸位置应反复核对,正确无误固定后浇灌,并按现场浇制混凝土的要求养护。
2、杆塔工程的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的杆塔受力主要分为直线型、耐张性两种。杆塔的选择是否恰当,与送电线路的速度及经济性、供电可靠性、维修方便性等息息相关。因此,选择合适的杆塔结构、形式非常重要。在平地、丘陵等便于运输与施工的地区,可以优先选择预应力混凝土杆或钢筋混凝土杆。如果是在运输及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则选择铁塔。其中,杆塔的组立形式是输电线路施工的重要环节,以供电公司常用的110kv 输电线路杆塔的组立方式来看,一般采取整体组立或分解组立。在输电线路的长期运行过程中,杆塔是导线及避雷线的主要支持体,因此对其荷载力的要求较高,而且要求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如果杆塔处于陡峭的山顶,应该控制铁塔的正侧面,以减少基础工程的挖方量。
3、架线工程的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包括架线前的准备工作。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紧线及附件安装。架线施工从展放方法来讲,分为拖地展放、张力展放。拖地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的方法,此法不用专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导线的磨损较为严重,劳动效率低。放线需大量的人工,在山區放线质量难保证。张力放线,即使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它能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效率较高。但机械笨重和费用昂贵。对放线滑车轮径的选择,滑车的轮径偏大些较好一般以不小于10 倍导线的直径,这样磨损系数小导线在该处所受的弯曲应力也较小。输电线路紧线工作需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杆塔结构组装完整螺栓已紧固的情况下进行。在耐张塔受张力方向的反侧,必须打好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过大或塔身变形横担产生位移,影响弛度观测。
4、基面的质量控制
在开展基面施工过程中,开挖原有的土石方,很可能对土体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果挖方堆积不规范,也可能增加边坡的承受压力,再加上各种恶劣天气的侵袭,极易造成塌方、滑坡等灾害。因此,当完成基面施工作业之后,必须做好基面处理工作,移除废弃的挖方,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转。如果杆塔受到严重的冲刷或风化,那么就应在工程施工的后期完成基面护面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再次遭到破坏。在护面建设时,应清理基面、扫走泥土、碎石等杂物,形成基面的坡度,便于排水。
5、光缆施工的质量控制
光缆本身不会引电,但是由于光缆中部分金属的存在,因此光缆避雷处理不得忽略。在光缆施工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检查相关资料、施工设备等是否齐全,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安装指导手册。在光缆架设之前,应保证光缆技术性能,对光缆进行测试,确保光缆完好无损后投入施工。在拖动光缆时,应注意专人协调、配合,避免光缆出现扭结,影响质量。在光缆连接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光缆的合理配盘。选择良好的接点位置,考虑到交通条件、熔接环境等,并配备合格的接头盒。其次,在熔接光缆之前,将余纤在熔盘内模拟盘绕,走向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余纤的曲线半径要大于35mm,根据熔接柱的大小尽可能大些,余纤长度以盘3 圈为宜。完成光缆的熔接工作之后,严格按照接头盒安装说明,将接头盒密装好,避免进入灰尘、雨水等。完成整个光缆的连接过程,将接头盒挂在吊线上,整理余缆时要注意从接头盒处向外收缆,如果不注意顺序,而从外向接头盒处收揽,就可能使盒内盘好的光纤变形扭曲。
6、影响电力施工过程中需求变更的主要因素
6.1 要求需求变更的对象不同
(1)业主提出的需求变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业主有时候会为了要使使用功能得到更加的完善,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而提出变更要求;(2)监理单位提出的需求变更。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监理单位的工程师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时常会在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会提出建议和工程变更;(3)施工单位提出的需求变更。很多时候,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设计的图纸和说明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是提出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要求图纸修改;(4)设计单位提出的需求变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会根据实际的施工现场对原先设计的图纸中所存在的错误、漏洞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
6.2 影响需求变更的主要性质
(1)客观因素。有时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或是一些社会或自然的客观因素导致工期会拖延或是停工等,从而产生工程变更;(2)主观因素。有时候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由于设计有点瑕疵或是不够细致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很多在原先的设计中没有估计到的一些工程量或所需材料,从而使工程必须变更或是使工程量增减。
6.3 电力施工过程中需求变更的控制方法
(1)对提出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往往有时候不是所有要求变更的项目都需要进行变更执行或是立即就需要执行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能够使工程变更的需求和时间更加的明确;(2)对提出的变更的影响和代价进行估测。工程变更都会有影响和所需的代价,在确定和执行变更之前对变更后的影响和代价进行必要的估测,可以使工程各个单位能够了解变更后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从而进行判断和做出认可;(3)有明确的变更授权人员。在进行变更之前也先明确各个单位有权提出工程变更的人员和确定变更的人员,从而对整个变更工程进行整体的控制,而不是由未授权的人员私底下进行协商。
7、检修施工的质量控制
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冰雹、暴风等外力破坏。如采石放炮崩断导线、偷盗线路器材造成送电线路倒塔、断线金具或绝缘子脱落等停电事故,需要尽快进行检修施工。对于在停电的输电线路上工作,除了遵照一般线路施工应遵守的安全措施外,由于线路已直接与变电站的开关相连,线路随时有来电的可能。输电线路停电检修施工,必须使用第一种工作票,严格执行有关送电线路停电工作的规定。
在线路停电操作过程中,地区的调度值班员提出变电站执行申请,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协调调度工作,获得许可后方可开工。利用铁塔或者混凝土的杆塔接地处理时,允许分别接地,但是应该保证铁塔和接地线的连接良好。当完成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工作之后,检修施工人员不得再登上杆塔在导线安全距离范围内做任何工作。在清点接地线组数无误并按有关规定交接后,即可向调度汇报,联系恢复送电,完成输电线路检修施工任务。
结束语
输电线路是否正常运行,是与我们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通过以上对电力施工过程中,控制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几点对策分析,将对我们今后的施工质量控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要大力抓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
【关键词】电力施工;输线电路;质量
1、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现场,必须加强控制手段,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其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基础中的基础,由于转角塔的上拔力较大,因此一般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基础,相对稳固。在岩石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首先对塔位周围岩石进行调查研究,与设计查勘的情况是否有差异,如有很大差异应通知设计单位做出设计变更;其次,在岩石打孔插筋、灌注砂浆、浇制承台。岩石基础的开挖均应保证岩石结构的整体性不受破坏。锚筋安装尺寸位置应反复核对,正确无误固定后浇灌,并按现场浇制混凝土的要求养护。
2、杆塔工程的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的杆塔受力主要分为直线型、耐张性两种。杆塔的选择是否恰当,与送电线路的速度及经济性、供电可靠性、维修方便性等息息相关。因此,选择合适的杆塔结构、形式非常重要。在平地、丘陵等便于运输与施工的地区,可以优先选择预应力混凝土杆或钢筋混凝土杆。如果是在运输及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区,则选择铁塔。其中,杆塔的组立形式是输电线路施工的重要环节,以供电公司常用的110kv 输电线路杆塔的组立方式来看,一般采取整体组立或分解组立。在输电线路的长期运行过程中,杆塔是导线及避雷线的主要支持体,因此对其荷载力的要求较高,而且要求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如果杆塔处于陡峭的山顶,应该控制铁塔的正侧面,以减少基础工程的挖方量。
3、架线工程的质量控制
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包括架线前的准备工作。放线导地线连接弛度观测,紧线及附件安装。架线施工从展放方法来讲,分为拖地展放、张力展放。拖地展放线盘处不需制动,线拖在地面行进的方法,此法不用专用设备比较简单,但导线的磨损较为严重,劳动效率低。放线需大量的人工,在山區放线质量难保证。张力放线,即使用牵张机械使导地线始终保持一定的张力,保持对交叉物始终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展放方法。它能保证导地线展放质量效率较高。但机械笨重和费用昂贵。对放线滑车轮径的选择,滑车的轮径偏大些较好一般以不小于10 倍导线的直径,这样磨损系数小导线在该处所受的弯曲应力也较小。输电线路紧线工作需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杆塔结构组装完整螺栓已紧固的情况下进行。在耐张塔受张力方向的反侧,必须打好临时拉线,以防止杆塔受力过大或塔身变形横担产生位移,影响弛度观测。
4、基面的质量控制
在开展基面施工过程中,开挖原有的土石方,很可能对土体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果挖方堆积不规范,也可能增加边坡的承受压力,再加上各种恶劣天气的侵袭,极易造成塌方、滑坡等灾害。因此,当完成基面施工作业之后,必须做好基面处理工作,移除废弃的挖方,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转。如果杆塔受到严重的冲刷或风化,那么就应在工程施工的后期完成基面护面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再次遭到破坏。在护面建设时,应清理基面、扫走泥土、碎石等杂物,形成基面的坡度,便于排水。
5、光缆施工的质量控制
光缆本身不会引电,但是由于光缆中部分金属的存在,因此光缆避雷处理不得忽略。在光缆施工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检查相关资料、施工设备等是否齐全,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安装指导手册。在光缆架设之前,应保证光缆技术性能,对光缆进行测试,确保光缆完好无损后投入施工。在拖动光缆时,应注意专人协调、配合,避免光缆出现扭结,影响质量。在光缆连接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光缆的合理配盘。选择良好的接点位置,考虑到交通条件、熔接环境等,并配备合格的接头盒。其次,在熔接光缆之前,将余纤在熔盘内模拟盘绕,走向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余纤的曲线半径要大于35mm,根据熔接柱的大小尽可能大些,余纤长度以盘3 圈为宜。完成光缆的熔接工作之后,严格按照接头盒安装说明,将接头盒密装好,避免进入灰尘、雨水等。完成整个光缆的连接过程,将接头盒挂在吊线上,整理余缆时要注意从接头盒处向外收缆,如果不注意顺序,而从外向接头盒处收揽,就可能使盒内盘好的光纤变形扭曲。
6、影响电力施工过程中需求变更的主要因素
6.1 要求需求变更的对象不同
(1)业主提出的需求变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业主有时候会为了要使使用功能得到更加的完善,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而提出变更要求;(2)监理单位提出的需求变更。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监理单位的工程师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时常会在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会提出建议和工程变更;(3)施工单位提出的需求变更。很多时候,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对设计的图纸和说明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是提出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要求图纸修改;(4)设计单位提出的需求变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会根据实际的施工现场对原先设计的图纸中所存在的错误、漏洞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
6.2 影响需求变更的主要性质
(1)客观因素。有时候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或是一些社会或自然的客观因素导致工期会拖延或是停工等,从而产生工程变更;(2)主观因素。有时候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由于设计有点瑕疵或是不够细致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很多在原先的设计中没有估计到的一些工程量或所需材料,从而使工程必须变更或是使工程量增减。
6.3 电力施工过程中需求变更的控制方法
(1)对提出工程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往往有时候不是所有要求变更的项目都需要进行变更执行或是立即就需要执行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能够使工程变更的需求和时间更加的明确;(2)对提出的变更的影响和代价进行估测。工程变更都会有影响和所需的代价,在确定和执行变更之前对变更后的影响和代价进行必要的估测,可以使工程各个单位能够了解变更后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从而进行判断和做出认可;(3)有明确的变更授权人员。在进行变更之前也先明确各个单位有权提出工程变更的人员和确定变更的人员,从而对整个变更工程进行整体的控制,而不是由未授权的人员私底下进行协商。
7、检修施工的质量控制
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冰雹、暴风等外力破坏。如采石放炮崩断导线、偷盗线路器材造成送电线路倒塔、断线金具或绝缘子脱落等停电事故,需要尽快进行检修施工。对于在停电的输电线路上工作,除了遵照一般线路施工应遵守的安全措施外,由于线路已直接与变电站的开关相连,线路随时有来电的可能。输电线路停电检修施工,必须使用第一种工作票,严格执行有关送电线路停电工作的规定。
在线路停电操作过程中,地区的调度值班员提出变电站执行申请,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协调调度工作,获得许可后方可开工。利用铁塔或者混凝土的杆塔接地处理时,允许分别接地,但是应该保证铁塔和接地线的连接良好。当完成输电线路的检修施工工作之后,检修施工人员不得再登上杆塔在导线安全距离范围内做任何工作。在清点接地线组数无误并按有关规定交接后,即可向调度汇报,联系恢复送电,完成输电线路检修施工任务。
结束语
输电线路是否正常运行,是与我们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通过以上对电力施工过程中,控制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几点对策分析,将对我们今后的施工质量控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要大力抓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