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女王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awendang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新闻”,这四个字对普罗大众来说,也许是一个似懂非懂的专业名词。但对媒体人而言,尤其是新媒体从业者,可谓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网络的不可逆转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媒介不停地更新换代、个人表达欲望地增强,等等诸多原因,都使得现在的第一手消息,甚至是颇有深度的观点不再仅仅出自于媒体人之口,而是更多的由普通人选择在新媒体上发表,这样的信息来源,就叫做“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
  现在仍有很多“专业人士”觉得公民新闻不够专业,过于偏激,甚至报道失真。但互联网公民新闻的意义在于,它改变了信息自上而下、由权威到“草根”的流动规则,从某种角度上,这也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挑战。
  第一个将互联网公民新闻壮大起来的人,正是这篇文章的主角,Arianna Huffington。



  一个世界:“媒体政治界的麦当娜”
  这个染着一头金发,带着希腊口音,被称为“媒体政治界麦当娜”的女人,和她获得的名号一样,从创立世界上第一份“互联网报纸”《赫芬顿邮报》伊始,伴随着Arianna Huffington的质疑与评论,从未停息。
  16岁时,Arianna Huffington离开希腊,赴英国剑桥大学格顿商学院修读经济学,在校期间曾是剑桥享负盛名的 Cambridge Union 辩论队主席。毕业后,她成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嘉宾,在电视和广播中传达政治主见和评论。1973 年,23岁的Arianna Huffington出版《The Female Woman》一书,批评了女性自由运动中的潮流。1980 年,她移居美国,曾帮助当时的丈夫 Michael Huffington参与议会选举。在认识 Michael Huffington 之前,她曾是 1970 至 1980 年代英国最犀利的记者、政治评论人 Bernard Levin 的生活伙伴。
  她和Michael Huffington育有两个女儿,成为Huffington夫人后,Arianna在美国上流社会如鱼得水,频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媒体曝光率很快超过了她的丈夫,人称“政界交际花”。但她与Michael Huffington的婚姻也很快走到了尽头,两人于1997年离婚。
  离婚后的Arianna愈发高调,2003年,她以无党派身份成为加州州长候选人。然而颇为讽刺的是,前夫Michael Huffington在选举中把选票投给了她的对手Arnold Schwarzenegger。Arianna当时的支持率不到0.3%,在选举中落败的她,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于是《赫芬顿邮报》诞生了。
  凭借无可比拟的优势,《赫芬顿邮报》的业务呈火箭式速度发展。2011年, AOL(美国在线服务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赫芬顿邮报》,这个价格比《华盛顿邮报》的收购价高出 1 亿美元。2012年,《赫芬顿邮报》凭借战地记者 David Wood 的“Beyond the Battlefield”系列报道成为第一个仅在线上发布新闻内容就获得普利策奖的媒体,并给予BuzzFeed、Business Insider这些后起之秀很大的影响。
  在推动“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方面,不能忽视的就是社交媒体的力量,《赫芬顿邮报》诞生的那一年,Facebook 上线一年,YouTube刚上线,Twitter 在一年后才诞生。
  一时间,Arianna Huffington风头无两,“互联网女皇”“新媒体时代守护者”“公民新闻领路人”等称号都加诸于她的身上。
  一个“巨人”的诞生
  在美国,《赫芬顿邮报》是一个巨人般的存在,它信奉“多就是好”,网页浏览量在所有媒体中位居首位。每天更新文章的数量远超《纽约时报》等传统媒体以及BuzzFeed这样的新媒体竞争对手。《赫芬顿邮报》目前在全球有超过800名员工、15个国际版本,全站每天更新的文章数量接近1900篇,每月所吸引的独立访问数为1亿。
  究竟为什么《赫芬顿邮报》会被称为“第一份互联网报纸”呢?那是因为时至今日,这份报纸仍不具有实体,人们只能从网站或移动端来浏览页面上的新闻,《洛杉矶时报》的作者 Nikki Finke曾嘲讽《赫芬顿邮报》:“就是个巨型的、夸大的明星博客,媒体政治界的麦当娜(指Arianna Huffington)这次走得太远了。”
  他其实并没有说错,在2005年建立之初,《赫芬顿邮报》就邀请普通民众,而不是职业记者成为公共事件的报道者、写作者。和微信的繁杂公众号不同的是,《赫芬顿邮报》无需订阅且内容完全开放,这种做法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分享见闻与思考的公共平台。
  因为这一点,也可以说,《赫芬顿邮报》把读者从传统媒体的权威中解放出来,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新闻的报道者、评论者和出版者。
  而Arianna Huffington本人,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人”,“商人”也许是比“主编”更恰当的身份描述词,她的人脉网络里有超过 19000 位名流,其中包括普利策奖得主历史学家Arthur Schlesinger,Jr、美国现任总统Barack Hussein Obama、美国前国务卿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名主播Walter Cronkite和著名记者Norman Mailer等人,在《赫芬顿邮报》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她就知道如何把这些名流资源变成有吸引力的内容。
  除去名人效应和庞大的采编团队,短平快的写作风格搭配独具一格的标题风格,也是《赫芬顿邮报》获得成功的一大因素。如果你看过《赫芬顿邮报》的标题,就会明白它和《纽约时报》等传统媒体的不同,《赫芬顿邮报》的新闻标题轻巧、亲切,有时还带有耸动,当大多数新闻网站还在揣测什么样的标题会引起读者共鸣的时候,《赫芬顿邮报》已经开始利用数据分析、SEO(搜索引擎优化)和 A/B 测试的方式来琢磨什么样的标题更能够吸引人。   《赫芬顿邮报》的资深编辑 Roy Sekoff 曾经说:“看看雅虎、谷歌或者 CNN 的新闻页面。取走它们的品牌标识,那些新闻标题看上去都差不多,但如果你去掉《赫芬顿邮报》的名字,你还是可以一眼就认出这是我们的网站。”
  另一个世界:66岁的她华丽转身
  然而少有人知,她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怎样的代价。2007年的一天,由于她常年处于每日18小时、每周7天的不间断工作状态,最终晕倒在家中的办公桌前。“如果你倒在了办公室的血泊之中,这无论如何不能叫做成功。”Arianna Huffington这样说。
  而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得了厌食症,另一个也深陷抑郁的沼泽。那年之后,她开始撰写关于睡眠、瑜伽、健康这类主题的书籍,在公众演说中频繁倡导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这也成为了新的创业项目 Thrive Global 的开端。


《赫芬顿邮报》网站

  Thrive Global是一个致力于解决员工健康等问题的平台,整体运作方式与《赫芬顿邮报》类似,目前已经获得了近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著名投资人Sean Parker等人均参与其中。
  2016年4月,Arianna Huffington编撰的《The Sleep Revolution》(睡眠革命)一书出版,书中强调要实现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平衡。并且她还在多种场合发表演讲,告诉人们“保持睡眠充足”的重要性。
  然而此时《赫芬顿邮报》的黄金时代也已经过去,它丧失了对年轻读者的吸引力。在广告方面,它缺乏创新和活力;在编辑方面,当整个行业都开始根据不同的平台特性制作不同内容时,《赫芬顿邮报》还在坚持“大而全”的网站风格。于是,这个曾在媒体界横冲直撞,所向披靡的“新人”,面对无情的数字媒体时代显现出老态。而《赫芬顿邮报》曾经擅长的那一套数据挖掘、搜索引擎优化、标题优化,如今已是业界共通的标准,却不再是优势。在过去的一年半,《赫芬顿邮报》在美国的流量下降了36%,因为人们有了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信息平台。
  但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BuzzFeed的流量依旧迅猛增长,不仅超过了《赫芬顿邮报》,还对老牌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形成威胁之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BuzzFeed在Facebook上的发布量仅为《赫芬顿邮报》的三分之一,但关注量却与之匹敌。


Thrive Global网站

  “一束光芒同时照亮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世界正要结束,另一个世界才刚刚开始。”Arianna Huffington的这句话是她在今年5月22日,美国顶尖文理学院--科尔比学院2016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提到的。与这句话隐隐相合的是,8月11日,66岁的Arianna Huffington宣布辞去《赫芬顿邮报》主编职务,全力投入到自己的新公司Thrive Global。
  嘲笑和批评应声而起,《洛杉矶时报》记者Nikki Finke再次嘲讽道:“她终于在公众面前演完了!”
  也有人悲哀地下结论,称Arianna Huffington的离开是《赫芬顿邮报》终结的开始。
  确实,Arianna Huffington一手打造了《赫芬顿邮报》的辉煌,这份“报纸”也成为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媒体。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博客评论体、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搜索引擎优化……这个20岁就到美国闯荡的希腊姑娘推动了这些如今看来并不稀奇的存在,但在当时,却是超前于时代的重大变动。
  现在,《赫芬顿邮报》变为没有Arianna Huffington的网站,Thrive Global也成了“新媒体女王”的新起点,她将在众人持续关注的目光中,继续走下去。
  也许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获得了多大的成就或享受了多高的荣誉,而在于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并真的去做了这件事。
  至少Arianna Huffington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其他文献
契科夫有一段对于美的阐述,“人的一切应当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一场电影、一次爱恋、一期时装大秀,甚至一桌精致佳肴,都是带来美丽的契机。  而最佳的捕捉和感受美的契机,是看到镜子里那个愈加光彩的自己。当下,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瘦身计划渐渐变成了最为有效的塑形途径之一,更是拼马甲线性感锁骨的明星们的必修功课。  主厨chef档案  李子峰  1986年出生于湖南,射手座,中国内地男
期刊
第53届金马奖中,因窦靖童入围而备受关注的电影原创歌曲奖却诞生了冷门,原本获奖呼声最高的窦靖童与奖项无缘,击败她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唱作歌手季小薇(Zee Avi)。身材娇小却在YouTube上累积了超过150万网友,季小薇用她的歌声证明了一句俗谚:音乐无国界。  或许你还没听过她的名字,但在城市中一个街角的咖啡馆,在洋溢着轻松氛围的百货商店,季小薇的歌被当成小野丽莎,或者王若琳,经常被无意播放,
期刊
我不知该如何形容张幼仪,只能说她是常被遗忘的人。世人谈起她,更多称其为“徐志摩的前妻”。或许是因为徐志摩太过耀眼,亦或是命运过于偏颇,对于她,人们的印象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殊不知她“沉默坚毅”“端庄典雅”。她不曾把爱宣之于口,却是世间最懂爱之人。  万事顺从的“幼仪”  1900年,张幼仪出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祖父曾为清朝官员,父亲为一方名医,家境殷实。张家家教严格,自小她就被教得进退有度,
期刊
在日本,通常正统的日式居酒屋首先是按菜品的种类来划分的,从定位上,有些专门是做日本人生意的,有些是专门做游客生意的。其次才是按酒品来分的,比如专门卖红酒的,专门卖清酒的居酒屋,还有烧酒和鸡尾酒的,种类是不一样的。在北京,可以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居酒屋开始遍布城内,几乎在所有的分类中都能找到比较得意的选项。  一家暖心居酒屋,会有可以让你充分感受北海道气息的家庭料理,形式感、仪式感都很全面的渔民料理
期刊
“世界大学声誉排名”发布 清华大学位列18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日前发布了2016年度“世界大学声誉排名”,美国哈佛大学摘得榜首,清华大学列18位,北京大学排名21位。  在2016年度的排名中,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囊括前三。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则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此外,中国内地还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榜,中国港台地区则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
期刊
从考进梦寐以求的中国时装界最高学府北京服装学院开始算起,刘皛在时尚圈已经摸爬滚打十多个年头了。从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到加入中国第一独立设计师品牌——“例外”,从参与由日本山本耀司公司合作打造的生活方式概念店“方所”,远赴英伦学习时尚管理,追寻心中那个时尚梦想国,刘皛的每一步都走得惊艳异常,每一次转身都义无反顾,每一次的开创又都坚定无比。  在英国学习期间,刘皛便将中国设计师品牌引进伦敦、巴黎时装周,
期刊
以网剧主演的身份,去担纲大电影的女主角,并获得时尚品牌的代言资格,平步青云的张天爱确实是这个娱乐新时代最典型的高能代表。  很多人好奇,在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之下,在观众轻易就转移视线的娱乐圈,为什么她能在专业领域内获得一致青睐呢?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她不一样!用别具型格、清新俊美来形容她是最贴切不过的。有这样气质的女演员,早年间有林青霞,将阳刚阴柔、简单复杂尽集一身;而在当下,张天爱则是独一份的存在
期刊
乐理中,音乐就像“感情色彩”,大调的色彩是鲜艳,热烈,饱满的;小调的色彩是黯淡,略带伤感。如果用音乐形容一座城——广袤的土地缓慢悠扬,拥挤的街道急促跳跃。声音行走于城市,隐藏于城市。  路边工匠打磨零件的吱哑声,地铁里列车驶过的一阵急风中夹杂着人们脚步的稀碎声,节日里洪亮的乐器声和欢笑声……  不必戴上耳机,用视觉和心聆听城市的节奏之音。有时候置身于角落里,才能更客观地欣赏这个世界。  达卡  就
期刊
他叫火箭,没有名片,没有职称,也没有束缚。有的只是作品,以及故事。  他不善言辞,生活里腼腆而安静,也不喜欢结交朋友。他长着一张闽南人最常见的脸,干净而清秀。  正是这位如此低调的人,他出手的作品却有着一种让人震慑的美。他的那些作品里,有对不再强势的工业时代的致敬、杂糅着的朋克美学、以及旧物新生后的温暖。  除去狂热的手作匠人这一身份外,火箭还是一名专职的胶片摄影师,以及室内设计师。在将自己的aT
期刊
城市是喧嚣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有人为此趋之若鹜,试图寻求广阔的天地,实现穷极一生的理想。城市是静谧的,默默无语、冷暖自知,有人对此望而生畏,妄想不再碰触冰霜,逃离吞噬梦想的孤单与寂寞。如果说平坦宽阔却拥挤的道路是城市的骨骼,钢筋水泥搭建的摩天大厦是它的臂膀,那么生活、工作在城市的人才是它的灵魂。  城市的灵魂人群之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封闭的建筑工地、机器声轰鸣的工厂之中劳作;他们在朦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