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Cl~-、SO_4~(2-)、p H值和总硬度为典型水质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模拟再生水动态管网中上述水质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正交极差分析发现,各水质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p H值>总硬度>SO_4~(2-)>Cl~-。利用渐进优化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拟合度为0.998的再生水管道腐蚀速率水质因素影响数学统计模型。同时,采用再生水厂原水进行验证试验,并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Cl~-、SO_4~(2-)、p H值和总硬度为典型水质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模拟再生水动态管网中上述水质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通过正交极差分析发现,各水质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p H值>总硬度>SO_4~(2-)>Cl~-。利用渐进优化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拟合度为0.998的再生水管道腐蚀速率水质因素影响数学统计模型。同时,采用再生水厂原水进行验证试验,并将获取的数据代入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误差较低,模拟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为了解超高污泥浓度(MLSS)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某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缺氧(AAOA)-MBR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超高MLSS浓度下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MBR工艺可在较高的污泥浓度下运行,并且高污泥浓度有助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该污水厂的MBR膜池在20 g/L左右的超高污泥浓度下运行了超过600 d的时间,出水COD、氨氮、TN、TP浓度分别约为14、0.4
人类排泄物中存在大量的资源,采用粪尿源分离便器对粪便与尿液进行收集,并分别采用厌氧消化与正渗透(FO)+反渗透(RO)膜系统对粪便与尿液进行处理和资源化。介绍了这种厕所资源回收系统的设计及实际系统的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分离膜系统对尿液中的营养物质(TP、K)截留率可达80%以上,产出的回用水水质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较新
在SBR反应器中分别投加Fe~0、Fe(Ⅱ)、Fe(Ⅲ),对活性污泥生物量、污泥活性和沉降性能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价态铁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介入能有效提高活性污泥生物量,改善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能,其中,海绵铁(Fe~0)对活性污泥性能的改善作用最为明显,相对普通活性污泥法,其MLSS提高了2 424 mg/L,MLVSS提高了738 mg/L,比耗氧呼吸速率提高了28.4%,污泥脱
采用微米曝气对超滤膜出水通入臭氧进行深度处理,系统探讨了不同投加量(30、50、100、120 mg/L)及曝气孔径(5、10、20、30μm)对出水p H值以及COD、TOC、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曝气孔径下,出水p H值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而降低;当臭氧投加量为30mg/L时,出水p H值随着曝气孔径的增大而降低,而投加量≥50 mg/L时,出水p H值随曝气孔径的增大而升高。曝
将自主研发的主动错流式膜分离设备用于校园生活污水的处理,膜设备安装在厌氧膨胀颗粒床反应器(EGSB)上代替原有的三相分离器,以程序控制旋转操作实现主动式错流过滤。结果表明,出水COD浓度<15 mg/L,去除率达到了89.9%;除浊效果好,除浊率达到了82.58%;系统对TP和NH_4~+-N基本没有去除作用,需要合适的后续处理手段。主动错流膜设备产生的水力剪切力能有效防止滤饼层产生,表现出良好的
采用曝气预处理+深型土壤渗滤系统处理高氨氮废水,并考察其对脱氮过程的影响。R_1、R_2反应装置均采用滴滤的进水方式,配水在进入R_2之前通过曝气预处理进行强化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为4 L/d时,R_1对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8.1%、99.6%和66.8%,R_2的相应去除率分别为83.1%、98.0%和76.6%,可见R_2在去除TN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可能与曝气预处理
超滤反洗如同短时间的"死端过滤",反洗水组分对超滤膜污染进程有重要影响,以腐殖酸(HA)、Na~+和Ca~(2+)模拟反洗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一价和二价金属阳离子,将海藻酸钠(SA)作为典型污染物,通过死端过滤的方式分析了反洗水中的不同组分对PVDF超滤膜污染的影响。同时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膜的反洗效率和反洗后污染物的去除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洗水中单独存在的小分子有机物对膜污染的影响并不
针对城市老城区雨水管网提标改造需求大,但实施条件受限的实际情况,为了不全面大幅改造整个区域雨水管网,提出了一种基于管道排水负荷的老城区雨水管网改造的设计方法。根据设计排水标准,以管道排水负荷为导向,通过整合区域雨水管网系统,制定不同的管道排水负荷等级,并适当增大局部位置管道布置密度以降低雨水管网系统的管道排水负荷,从而提升整个区域排水能力,同时协调泵闸运行,增大管道水力坡降。以武汉市青山临江片老城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课题验收,通常有这样一条要求:课题5 000字成果报告和成果宣传报道材料(课题在验收前至少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1次,向有关部门和国家水专项办至少报送1期成果专报)。考虑到一方面水专项参与单位和人员要严格执行这一硬性规定,另一方面大量业内人士非常渴望了解水专项的研究动态,因此《中国给水排水》作为本行业主流专业媒体,从
以Q市石头坪水厂的水源水、滤后水、出厂水和管网水为检测对象,考察了采用液氯消毒工艺时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组成、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控制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对策。结果表明,Q市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均低于国标限值,其中三氯甲烷含量最多,浓度为11.11μg/L,是主要控制指标;消毒副产物主要产生于净水厂,且随输水管线的延长,其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净水工艺对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