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 带头致富不忘乡亲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返乡创业的那一刻起,小小青花椒在杨洪军的手里就成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利器”,扛锄头、下泥地,找专家、问群众,小花椒正给村民带来大变化
  巍巍大顶上,悠悠青花椒。站在德阳市罗江区调元镇顺河村的山头上,放眼望去,全是郁郁葱葱的青花椒,万亩青花椒产业园迎着初升的太阳,正沿着特色农业产业的道路稳步前进。这一切,离不开返乡创业青年、顺河村3组村民杨洪军的带头致富。
  2012年,杨洪军回到顺河村,投资300余万元成立了四川泰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青花椒基地,种植青花椒1500余亩。到2016年,顺河村青花椒基地规模已达6000余亩,2017年建成青花椒深加工厂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余人,帮助30余户贫困户每年共增收5万余元。
  返乡创业,企业家变“泥娃子”
  在外出务工的16年里,杨洪军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从一位农村青年成长为村上知名企业家。2012年初,杨洪军初次接触青花椒,就被该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深深吸引。“这可能是当时最好的创业机会了!”杨洪军回忆,他与同乡左海全一拍即合,既然青花椒产业潜力巨大,为什么不回家乡去发展呢?
  同年4月,杨洪军二人带着300万元资金和学到的青花椒种植技术回到调元镇顺河村,向村党支部书记贾兴泉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态度。“他们在自己创业赚钱的时候,还不忘全村老百姓,这种想法让我很感动。”贾兴泉站在万亩青花椒产业基地里笑着说。
  在顺河村“两委”的积极协调下,杨洪军组织成立了泰丰源农业公司,并启动了青花椒基地建设。创业的道路艰辛而漫长,可是杨洪军却满怀激情。上山看土质、到处看苗子、四处找水源,天天扎在田里和泥巴打交道。几经周折,杨洪军了解到种植九叶青花椒具有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牛羊不啃食等优点,既适宜大面积种植,又适合家庭零星种植。于是,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和开发荒山荒坡,杨洪军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上了九叶青花椒,并在2014年成立三麻子青花椒专业合作社。
  “三统一”模式,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为了激发村民种植青花椒的热情,杨洪军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发动有意向的村民加入青花椒种植协会。村“两委”干部感慨地说:“军娃子有出息,咱们村致富全靠他了。”
  手把手讲解指导,毫无保留地教给村民减少成本、提高成活率的种植方法。“椒农所需的种苗、苗款均由公司垫付,种植户所需的种植技术、管理经验、营销信息也由公司提供。”杨洪军说,成立青花椒种植协会就是要帮助大家扩散优良品种,联系销售市场,形成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的“三统一”种植营销模式。
  在杨洪军的带动下,顺河村周边200余户农户种植了青花椒,村民们就近务工收入达上百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400余人。“过去全家以种田为生,操劳一年,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曾经,顺河村4组村民卢凤端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杨洪军知情后,主动上门,请卢凤端到青花椒基地务工。无独有偶,顺河村3组的残疾人谢金平,由于视力差,无法外出打工,现在也在青花椒基地做事,挣点儿工钱补贴家用。“我家房前屋后还种植了近百株青花椒。”想着往后的收成,谢金平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
  荒山变“金山”,群众尽开颜
  7月,骄阳似火,在青花椒基地里,村民们正带着丰收的喜悦采摘成熟的青花椒。村民们算了一笔账:每人每天可采摘青花椒50斤—110斤不等,每斤青花椒采摘人工费1.5元,每天可获得75元—165元的务工收入,采摘期近一个月,在7月采摘期人均就可增收2300元左右。
  村民喜笑颜开地说:“咱们靠青花椒过上了好日子咯!每年这个时候就来花椒山摘花椒,一个月下来能有几千块钱。我们把荒地流转给合作社,还有收益,让荒山变成了‘金山’。”
  经过三年的努力,青花椒产业基地基本建成集“产、供、销、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顺河村不仅走上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路子,更打响了“三麻子”青花椒合作社的牌子。2015年,园区正式投产,亩产400余斤,产值高达近500万元,预计到丰产期,亩产可达1500斤,园区总产值可达9000万元。
  调元镇顺河村蓬勃发展的青花椒产业也带动了罗江区其他乡镇及周边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杨洪军利用技术优势向中江县,罗江区蟠龙镇、御营镇农户销售青花椒苗,带动农民800余人,种植青花椒6000亩。
  锐意创新,规划发展蓝图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青花椒产业的价值,将利益最大化,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青花椒的福?杨洪军一直在思考。
  找专家、问群众,杨洪军四处考察,几乎跑遍了周边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收集来的先进经验。“良好的农业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再加上精心的策划包装,农业和旅游会展现出意想不到的强大合力。”杨洪军画出了产业发展的蓝图,“下一步要抓基建配套,提升承载力,通过整合项目,完善沟渠、管网、道路、滴灌设施等基建配套,新建加工厂房、星级农家乐,规划加工体验区、文化广场,为农旅融合提供强力的硬件支撑”。
  蓝图在心,就要抓创意拓展。“以创意农业为突破点,完成园区创意旅游业态布置,实现产业链条延伸。”楊洪军说,通过举办各类节会活动,青花椒的吸引力、竞争力正在全面提升。(作者系调元镇人民政府党政办主任)(责编:范吴瑕)
其他文献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原社长 侯克强  1983年我到《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做社长、总编辑,一直到1993年退休,我和党刊有很深的联系和感情。对于办好党刊,我有一些体会和建议,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首先是在任何情况下,要坚持“党刊姓党、全党办刊”的原则,这是多年积累和总结的办刊经验。为此要紧紧抓住党刊的特质、党的建设的内容和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来进行工作,组织各方力量。其次要坚持编辑和发行“
期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期,我们对郫都区129个建制村党组织调研发现,但凡先进党组织有以下4个主要特点:有一位务实创新的好支书,有一支落实有力的好队伍,有一个运行良好的工作机制,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应结合实际,对标先进,通过“四聚焦、四着力”,进一步提升组织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  聚焦“头雁工程”,着力建强农村骨干队伍。乡
期刊
蓬安县福德镇地处南充市蓬安县东南部,是典型的山区偏远乡镇。东与达州市渠县新市乡、宋家乡相望,西连蓬安县南燕乡、新河乡,南靠广安市广安区大有乡、蒲莲乡,北与营山县星火镇、西桥镇接壤。近年来,蓬安县福德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发展趋势,紧盯边界地区人员流动性大、社情复杂、管理多重、党建工作开展难的实际问题,坚持因地制宜,打破地域限制
期刊
“近年来,针对两新党建工作缺人抓、不会抓、抓不好等现实难题,我们以选派专职党建指导员为抓手,建立了一支由8名退休或不担任现职党员领导干部组成的两新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集中精力专门抓两新党建工作。” 新津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园区、访企业、解难题……专职党建指导员的身影活跃在生产一线,一个个两新党组织建起来,一个个党员聚起来。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中也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吴文全同志为代表的
期刊
今年,天府新区坚持品牌化定位、多元化保障、常态化督导,扎实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办公化和改进服务。  品牌化定位。分批组织市级和新区级31个引领性示范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学习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使用先进经验,指导帮助社区党组织立足新区“一心三城”主体功能区布局,结合本社区的实际需求和特色亮点,按照“一中心一品牌”,逐一制定优化提升方案。多元化保障。充分发挥新区“大部制”体制优势
期刊
四十年春风化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式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民群众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回首往昔,四川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面对新时代,四川该如何走向未来?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唐文金。  实现历史性跨越  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期刊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个名叫约恩的年轻人从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毕业,和同学们一起去找工作。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是欧洲建筑专业的最高学府,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找工作时也特别挑剔。但毕竟他们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验,所以即便成天捧着毕业证到处应聘,也免不了碰钉子。  几天后,约恩告诉同学们,他找到了工作,在一家建筑公司里当搅拌工,负责搅拌水泥沙石。同学们听了嘲笑他说:“你身为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
期刊
合江县白鹿镇柏松村5组村民刘亚秋,也算是一个“名人”,不过却是以懒出名,因在家中排行老六,村民们都称他“懒六儿”。年过不惑,讨不上媳妇,平日靠救助救济、偶尔打零工“糊口”。但2014年后,刘亚秋通过发展立体农业从一名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懒散穷汉变为了村上的脱贫能手。  50只鸡苗打开脱贫路  提起刘亚秋,村里人的评价就一个字“懒”,整天沉迷于打牌,三天两头找镇村干部要求吃低保、讨救助。亲戚朋友、
期刊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对29位受访者的采访,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的知青生活和成长历程。阅读学习这本书我感受很深,不仅受到了教育,灵魂上也得到了洗礼。  习近平同志15岁就去当知青了,去插队的地方,是当时全国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几年中,习近平同志经受住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与群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进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新能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科学规划社区空间和公共资源,探索建立背街小巷整治办法,形成特色街区打造方案,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等,建设“成都生活样板、活力社区典范”。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