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饼案”看《老残游记》受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残游记》第十五到第十九回涉及到一个老残和白子寿侦破毒月饼案的故事,小说在这个案件的描述、设计、叙事等方面都与西方侦探小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断定老残游记的创作受到了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老残游记;侦探小说;公案小说;比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1
  《老残游记》创作于晚清时期,它虽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但在第十五回至第二十回中却插入了一个完整的侦探故事,即白子寿与老残侦破月饼毒死贾家人的案件。中国传统公案小说虽然也有关于破案的描写,但是其写作手法与《老残游记》差异较大。同时,1896年,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的四篇侦探小说歇洛克.呵尔吾斯笔记在上海时务报上刊登。之后,侦探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和译介逐渐形成一个高潮。1906年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侦探小说,而《老残游记》又完成于1906年。《老残游记》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白子寿对老残说“这种奇案,岂是寻常差人能办的事?不得已,才请教你这个福尔摩斯呢”。可见,刘鹗也是熟读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所以在那样的氛围下,对西方文字感兴趣的刘鹗很有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坛文风的影响。
  一、二者都运用了科学的侦破方法
  《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的破案过程绝不做随意的猜测,而是通过细节和证据一步步挖出时间的真相,如《威斯特里亚寓所》这个案件中福尔摩斯推测写信女人的名字,是由“D”推出叫洛蕾丝,因为这个名字在西班牙很普遍;由那只撕的七零八落的白公鸡想到了这可能是混血儿厨师信仰的神物,而这些推测也都出自于福尔摩斯广博的学识。由此可看出在侦探小说中,侦破案件都是源于科学的侦破方法而非鬼神指点,臆断猜测。
  《老残游记》中的这个案件,靠的同样是科学侦破方法。先是老残追查毒药的来历,再是暗访当事人,最后设计引嫌犯入网,没有过多的背景、前因后果的描写,而将重点全放在了叙述破案过程。
  二、二者叙事方面的共同点
  (一)二者都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侦探小说的叙述故事是很独特的,几乎所有的这一类小说都采用这一叙事技巧——倒叙。因为在小说一开始应该先放置一个犯罪案件,来吸引读者并引出侦探,所以这就决定了所有的罪行都已经结束了,即使是在我们打开第一页之前。《老残游记》则先由案发写起,案情繁琐的过程在黄人瑞向老残的介绍中进行交代,这故事一开始便显得神秘莫测,疑云重重。贾家十三口人离奇丧命,既非杀伤,又非服毒,究竟何以致死?若为月饼中的砒霜所毒,为何有人吃过却未曾死?即使月饼中有毒,可未必人人都是同吃的,为何没有毒轻毒重的区别呢?究竟是何人下毒?犯罪原因又是什么呢?故事产生了极强的悬念效果,读者对发案的原因及真凶充满了好奇。案发的悬念之后便是对案件侦破过程的详细描述,然而罪犯与犯罪之谜始终隐藏于幕后,作者并不急于揭示,而是勾起读者与侦探一起破案的强烈愿望,去步步发现疑凶,层层揭去悬念之神秘面纱。最后,罪犯吴二浪子终于落网,他详细交代了自己的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案件的整个过程在补叙中才详详细细、清清楚楚地介绍完,悬念之谜最终揭开。倒叙让整个案件在故事中得到重现,而往往故事的重构时提供的不同线索来编织实现的侦探智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闪现。这一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产生了一种包含美的距离美,这样一种叙事方法本身有一种“陌生化”的效果,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枯燥。
  (二)二者的情节都离奇曲折,起伏跌宕
  中国传统的公案情节大多雷同,往往是案发、严刑之下产生冤案,接着出现清官微服私访,最后真凶落网这样程式化的情节。西方的侦探小说,故事情节一般都惊险刺激,跌宕起伏,情节依据证据的逐渐积累而发展,它不断从各方面提出问题吸引读者去寻求答案。小说还设计惊险情节,扣人心弦,使读者既感到恐怖,却又欲罢不能。《老残游记》中,先是刚弼、白子寿、老残三个人物对案件的发展起到不同的作用。然后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设计了层层波折,制造节外生枝的疑点,引导人们迫不及待地探究真相。追凶的过程也离奇曲折。为何验尸时发现中毒者没有一个受伤的人,骨节不硬,皮肤不发青紫,既非杀伤,又非服毒。中西大医房不懂,而精通西医与化学的神甫也不知,查询毒药之谜的情节链似乎已中断,老残便直接访查齐车村,从魏谦父女口中获得线索,找到知情者王二,他道出了目击吴二浪子下毒的经过,然而故事到此,并未急于结束,惊险之处还在于老残,许亮巧设金钱套引诱疑凶吴二浪子入套,使得人赃并获,凶手最终在无可否认的证据和事实面前服罪。小说有这惊险刺激的色彩,吸引力很强。
  通过以上几点的描述可以看出,《老残游记》中探寻情节的写法与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中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加上那样一个大背景下,大量域外小说流入中国,让我们断定作为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刘鹗,很可能在创作时潜移默化的受到了西方侦探小说的影响,从而描写出与传统小说相异的这样一段情节。
  参考文献:
  [1]刘鹗.老残游记[M].济南:齐鲁书社,1981,(2).
  [2]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1,(5).
  [3]安遇时.包公案[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1).
  [4]洪楩.清平山堂话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9).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安定是和谐社会的构成元素和基本保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极为重要。在我国,刑事被害人获得赔偿的主要途径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独立的民事诉讼。  关键词:和谐社会;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1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个大背景下,建立健全
期刊
摘要:南海早在古代就在我国的管辖之中。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海洋石油资源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谈判以来,有关南海国家纷纷侵占岛礁、开发海洋资源侵犯我国南海权益,形成南海争端。本文分析了南海争端的原因、现状、特点,并就争端解决提出一些探讨性的方案。  关键词:  南海争端; 共同开发;争议水域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2  南海是位
期刊
摘要:《招投标法》的发布和立法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文章通过商标一名普通的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践记住了《招投标法》宗旨和一组数字,深知和采用适当的评标办法,是保证项目招标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招标开招过程中二次报价违反招标法。通过招投标的不正当竞争行业分析,警示招标人和参加招标的评委要自律并受到法律监督。  关键词:一组数字;二次报价;不当竞争;懂法;自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土地整理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出热发的态势。从各地披露的案件看,主要的特点有:贿赂案件比重大,权钱交易明显;作案周期短,案值高;违法行为与渎职行为相互交织,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犯罪手段多样,利用土地整理工作各个环节管理上的漏洞作案较为突出;因此,对土整理领域中职务犯罪案件热发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土地整理领域职务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与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也更加频繁,农村居民中的离婚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类离婚纠纷案件中,本文结合农村离婚纠纷案件中常有的财产分割难现象,分析了财产分割难的成因,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离婚;财产;分割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逐年上升,到现在约占民事案件的三
期刊
摘要:现阶段检察文化建设已经在全国检察系统全面开展,但实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内容,检察文化应当既要体现普适的检察特色,也要体现本土的检察工作特色,还要符合文化的内涵, “正、和、信、慎”应当是检察文化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正;和;信;慎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02  一、检察文化的内容  (一)正。正即正义。“正义是社会制度的
期刊
摘 要:英语分裂句的传统研究主要是从句法、语用和语篇的角度进行的。本文基于构式的研究方法,称其为英语分裂构式,尝试从语法化的角度阐释该构式形成的原因,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和象似性对其认知基础进行解释。  关键词:英语分裂构式;语法化;图形-背景;象似性  中图分类号:H31
期刊
摘要:把工程任务引到课程中,通过课程任务完成工程任务,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文从对工程任务课程化的解读于分析入手,详细描述了工程任务课程化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教学改革,给法学教学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工程任务;课程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1  一、对“工程任务课程
期刊
摘要:南海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引发各方关注。南海问题并非自古就有,该问题的出现和升温背景复杂。南海争端涵盖了岛礁主权、资源开发、海上航行等多个层面,又因美国、东盟及区域内外其他大国的积极介入而具有复杂性和体系性。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一贯的,也为推动南海问题和平解决做出了不懈努力。  关键词:南海;危机;背景;述评  中图分类号:D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潘承玉教授新著《中华文化格局中的越文化》具有视野弘通、资料富瞻,体制宏伟、学理丰厚,发覆立论、创见叠出等三大优点,体现史学、史才、史识的较好结合,以其考证思辨功夫和大量真知灼见堪称一部不可多得的区域文化研究新著,标志越文化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其在区域文化研究模式上的探索和有关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根本走向的诸多创见,对其他区域文化研究和一般史学研究亦势必产生启迪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潘承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