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阴 顺乎自然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IB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冬养阴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养生原则,属于顺应四时的保健法。一年四季的气候有春湿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这种变化用古代阴阳学说来说明,就是“春夏为阳,秋冬为阴”。阴和阳是代表气候的冷热。春夏气候湿热,便将其概括为阳,秋冬气候寒凉,便将其概括为阴。
  气候的变化刺激了人体,使人体生理上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体自身产生的调节功能,可以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从而维护健康,防止季节性疾病的发生。秋冬养阴这一养生原则,主要目的是加强人体的调节功能,使之能适应外在气候的变化。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人为地增强人体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
  秋冬养阴虽包括两个季节养生的原则,但其实际方法可以说是同中有异。现分别介绍如下:
  首先讲讲秋季的养阴。秋季里暑气渐消,凉风阵阵,天高气爽。气候的特点是偏于干燥,故又称为秋燥。由于气候的干燥,常使人体水分不足,出现皮肤干燥、鼻干,甚至鼻出血,口唇干裂,也有人因此干咳少痰。我们若能在秋季来临之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便能有效地控制上述症状的发生。这种预防措施,便属秋季养阴的方法。
  秋季养阴,一般都采用食物和药物的调补。食物方面大多选用性味甘凉,具有生津养肺、润燥护肤作用的食物,如梨子、柿子、苹果、甘蔗、百合、银耳、白萝卜、青萝卜、黄瓜、西红柿、莲藕。其中除百合、银耳外,都以生食为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柿子不宜多吃,空腹尤应忌食。因柿子含有大量的柿胶酚、黑胶等,遇到胃酸就会凝结成不能溶解的硬核,形成“胃柿石症”。再有吃柿子的同时不能吃螃蟹。过去传说两者同食可致人于死地,事实上致死未必,但引起腹痛与泄泻者则常有之。再有甘蔗汁不能多服,因其含糖量颇丰,多则生热酿痰。患糖尿病者更应禁忌。
  菜肴可常食山药、银鱼、猪肺、鸭肉等。药物调理可选石斛、麦冬、南北沙参、玉竹等。这些药物中药店均有售。选其中1~2种,每种用10克左右,泡汤代茶常服,有较好的润燥生津作用。秋季里应少吃辛辣、刺激及油炸熏烤食品,以免上火伤津(伤阴)。
  再说冬季养阴。冬季养阴,其调治方法与秋季略有不同。冬季气候严寒,人们习惯于温补。饭馆餐厅内盛行麻辣豆腐、狗肉火锅等,居家者亦常吃狗肉、羊肉、黄牛肉。还有人每至冬季,要吃几只黄脚黄嘴的老母鸡。以上冬季温补的佳品,营养价值确实很高,有增强体质和御寒增暖的功效。但其性偏温热,食用过多,多有上火伤阴的副作用。所以亦必须适当配合养阴,从而起到以阴制阳,阴阳平衡的效果。
  冬季养阴有一点必须注意。在注重补肾壮阳的同时,也必须选择滋养肾阴的食物和药物。食物如甲鱼、龟肉、鸭肉、海参之类;药物如制首乌、阿胶、龟板胶、黑芝麻、黑豆之类;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等。但畏寒便溏、四肢清冷者,不能用此养阴法。
  最后说说秋冬养阴所具有的共同方法。秋季气候干燥,冬季气候寒冷,室内的湿度较低。尤其在冬季,有些人家生炉取暖,睡眠时开电热毯,都能改变皮肤生理功能,使水分蒸发加快,血液循环缓慢。据研究,皮肤的温度每下降1℃,皮脂的分泌量就减少10%。所以皮肤的表面失其光泽,容易出现皱纹,甚者干燥、皲裂出血。凡此种种现象,祖国医学概括为阴虚,或曰阴津不足。针对这些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可称秋冬养阴之法。具体方法有:
  1.食养方:①猪蹄汤。猪前蹄数只,洗净,放清水内煮沸后加酒、姜、葱等调料。每周食2~3次。亦可将猪蹄去掉骨,用文火煮2~3小时,使之成膏状,用洁净器皿收贮,放冰箱冷藏。晚上睡前洗脸,取膏涂抹脸部。翌日清晨用温水洗净。连用2周,可使面部肌肤滑润,皱纹减退。用猪皮煮后熬膏亦可。猪蹄和猪皮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既能防止皮肤中水分的丢失,又有生血功效,故而使皮肤滑腻、面色红润。②骨头汤。用猪胫骨(内含骨髓)加水适量煮沸,加料酒、姜葱,可稍加醋。骨头除如同猪蹄那样富含胶原蛋白外,还含有铁、钙、磷等元素,所以既能营养皮肤,又有良好的补钙作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贫血。③蜂蜜汤。每日早晨空腹,取蜂蜜1小杯,用温开水50毫升冲服。注意不能用沸水。蜂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古人称之为“百花之精”。因有润肠通便功能,便溏泄泻者忌用。
  2.外用方。①鸡蛋清涂面。晚上睡前用温水洗脸后,准备新鲜鸡蛋一枚,取其蛋清,稍加凉开水调和,然后涂敷面部,次日清晨洗掉。润肤祛皱作用良好。传说是清末慈禧太后常用的美容方。②鲜牛奶敷面。香蕉半只捣烂,混入牛奶适量搅和如糊状,作为面膜敷在脸上。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每1~2日敷1次。可以润肤祛皱,对青春痘及雀斑亦有一定的效果。③新鲜果汁敷面。西红柿,黄瓜,梨等,取新鲜者,洗净捣汁,用纱布滤净,名日自然汁。以之敷面,10~15分钟后用温热毛巾温熨面部片刻,使皮肤充分吸收。然后用温水洗净。每日1~2次,久则自有良效。
  
  (编辑 士 心)
其他文献
心理护理是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  近年来,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或部分中断,导致心肌严重面持久缺血而引起心肌局部坏死的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多变,发病率高,在院前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1/2~2/3,所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患沟通技巧,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满意
目的:探讨宫外孕破裂大出血术前观察及术后护理的体会。方法:2012-2013年收治宫外孕大出血患者26例,进行术前观察及术后护理。结果: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严密观察病情,术后认
[名医简介]石学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开辟了针灸治疗中风的新途径。80年代初又创建了“针刺手法量学”的学术新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史上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另选2012年1月~12月间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严重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前护理体会。方法:以2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术前抢救护理体会。结果:23名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护士的正确抢救护理,术前各项生命体
今的“大忙人”实在是多。他们忙得夜以继日,忙得废寝忘食,忙得东奔西走。要他们专门抽出时间来养生,简直比登天还难。这里介绍几则养生小技法,供他们忙里偷闲时一试。  (一)弹拨法。该法是真正的“大忙人”养生法,方便、省时,可在开会、看报时操练。具体方法:双脚大趾与紧邻的次趾轻柔灵巧地来回弹拨,共100次。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要想使自己保持青春,也必须从脚趾开始。初练时多数人会感到不太习惯,但决不能
期刊
9岁的翟俊祺有过同龄人的欢乐,也拥有许多同龄人没有的刚毅.这一切都因为他的妈妈得了白血病.rn少年初识愁滋味rn翟俊祺也曾有过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的妈妈李巧霞是漯河市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