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自然资源的枯竭及破坏等。这些问题切实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因此,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让年轻一代的孩子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也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将初中科学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研究了这种结合对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以及灌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相关渗透措施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39-02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式”方法研究
1.榜样教学。
榜样教学实际上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具有典型性以及良好品质的形象,使得学生能够从榜样身上学习相关知识与思想。具体来讲,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榜样教学法渗透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选择积极且具有代表性的榜样。利用榜样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榜样的选择。具体来讲,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社会人物作为榜样,这些社会人物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能够从他们身上以及事迹中展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可以利用教师自身来以身示范,所选择的教师必须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能够让学生信服;同时,也可以在学生之间选择榜样作为教学案例。当然,所选择的榜样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所选榜样,使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随着现如今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本文所要探讨的初中科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寻找可行的措施是尤为重要的。就榜样教学这一举措而言,在选择好榜样之后,如何利用好榜样成为我们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选择社会榜样来进行教学,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影响力比较大且具有崇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物,在课堂上列举他们的事迹、讲解他们为生态环境所做的贡献以及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与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心里产生对这些社会人物的敬意,在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中也就会主动地去模仿、学习,久而久之就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初次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做到以身示范。由于学生的行为举止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且学生与教师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常,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会有所接触。因此,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了解在生活、学习中如何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最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其互相影响的关键所在。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点,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去褒奖,使得学生之间产生互相学习的精神,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质量。
2.抓住兴趣,有效渗透。
总体来讲,学生的兴趣是其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而学生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实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首先对相关事物产生浓厚好奇心,然后自发地、主动地去接受事物。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讲,好奇心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仍很强、思维敏捷,但是控制力较差,很难把自身的好奇心发展成为一种兴趣。因此,利用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兴趣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具体来讲,初中生往往更倾向于游戏体验,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其学习的兴趣。针对科学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而言,利用游戏法首先要设置合理、科学的游戏。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恰当开发适宜开展游戏的教学内容,通过知识整合来开展游戏。由于学生本身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能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相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创新实验。
初中科学教学本身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关实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理解科学、走进科学。在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師们也会根据课本内容来设置实验,但是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更多的是关于科学方面的内容,教师很少会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验中学生只能够获得相关课本知识,自身的思维素质很难得到大的拓展。因此,对相关实验进行筛选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实验方式,拓展实验理念,开展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导的实验有利于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节约利用实验材料,对一些具有危害性的实验垃圾进行合理无害的处理,并回收利用部分实验器材,时刻倡导绿色实验,可持续实验。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为何要开展绿色实验,为何要进行回收利用,让学生懂得这样做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分组辩论。
辩论的价值实际上在于思维之间的碰撞,让不同的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相互摩擦,从而产生新的观点。这种分组辩论能够比单一的讲解知识更容易感染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运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相关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双方的观念,判断利弊、分析好坏,从而产生新的观念来反驳对方。当然,开展分组辩论要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分组要合理,使辩论各方都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以及明确的观点。
在初中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教学过程中开展分组辩论的教学方式首先要确定辩论的主题。例如,可以把辩论主题定为:初中科学教学中是否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辩论可分为两组进行,一组持肯定的态度,另一组持否定的态度,进一步让两组在辩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尽可能地寻找观点来反驳对方。这样一来,两组在辩论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产生新的观念,并且能够主动地思考新的策略,思考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意义,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选择、自我决定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吸收理解,最后再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不断选择有效的、适合自身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能够寻找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够获得新的技能与方法,有助于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中鼓励学生自主學习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方面,在目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背景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教育理念。从具体策略来讲要求教师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最后再分析这些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初中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外活动中的“结合”模式教育
1.找出结合点,突出教育性。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初中科学教育会开展许多课外活动,这些课外活动既有科学教育性质,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课外活动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能够利用科学课外活动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真正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当然,在实际的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其两方面的教与性,一方面是科学教育性;另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寻找合理的结合点使得这两种教育性能够同时发挥其价值。如果结合点不合理,课外活动就会失去其意义。
针对具体措施来讲:首先,教师应该对初中科学教育知识有系统化、理论化的掌握,能够从深层次上把握科学教育的相关知识,然后适当的挖掘、刨析教材内容,了解哪些内容能够开展科学教育兴的活动,哪些内容能够综合反映两方面的教育性。其次,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相关课外活动,设计出课外活动的主题以及具体开展过程,而且对课外活动所要涉及的相关知识也要有宏观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外活动更好地开展。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结合点,这个结合点既要突出课外活动的科学教育性也要突出课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如若要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更好地渗透可持续发展教学,就必须要对结合点有更高的要求,从而能够保证教师在开展科学课外活动中能够最大化地渗透可持续发展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参加相应课外活动切身地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注重实践,突出主体。
课外活动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其实践性更强,学生能够通过课外活动来对所学内容进行实际运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实践的体验与学习,而且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除此之外,课外活动相比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而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倾向于知识的讲解,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是相当有限的,但是,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充当组织者,必要时对一些知识进行讲解。因此,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学应当注重课外活动的实践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实践,突出主体这不仅要求教师做好相关工作,也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具体来讲,一方面要求教师学会整合科学知识,利用相关知识来开展课外活动,同时要做好课外活动的规划工作,寻找有效地途径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活动的策划、开展与总结。另一方面,学生应该更加主动地去参与活动。课外活动本身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因此,利用自身所学参与到各个环节中更能够突出活动的实践性,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主体价值。摒弃以往片面地认为学生只是参与活动实施的这一观念,积极、主动去规划课外活动、结合自身兴趣设计活动项目,利用所学参与活动实施,最后认真反思自我在活动中的收获。只有这样主动参与才能够有动机去接受知识。
3.注重课外活动的实效性。
课外活动具有许多特性,这些特性会切实地影响活动的实际效果,例如,课外活动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灵活,不像课堂教学一样,每节课都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有着特点的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据具体的活动情形来进行内容的变换与更改的,而且活动参与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内容的补充。因此,课外活动的这一特性决定这其能够依时因地灵活变动,这样有利于新知识的更新与获取;另外,课外活动形式是多样性的,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节目,也可以是一次野外科学体验等。,这种多样化的形式能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使得学生不至于产生厌倦心理,更有兴趣接受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思想。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课外活动多样化的形式必须要满足其实效性,保证参与者能够真正从活动中有所收获。
如何利用课外活动的实效性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写者认为:首先要牢牢抓住课外活动的实效性这一前提,不能因为过分强调活动的形式或者内容而忽略其实效性,也不能为了实现实效性而轻视活动的内容,总的来讲就是要把握好“度”,保证课外活动的开展既满足实效性也有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其次,教师应当做好活动的策划工作,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例如,可以在初中科学课外活动中选择恰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最终活动能够切实的发挥作用。最后,对于学生来讲也应该抓住课外活动的实效性,切实地学习活动中的相关知识与思想。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讲,很容易片面地认识课外活动,往往觉得课外活动就是其放松与玩的机会,从而忽视了课外活动的真正意义。因此,学生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外活动对他们自身的价值,在参与活动中主动学习。
4.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和文化。
上文我们讲到课外活动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灵活性,因此,我们能够依据这些特性来丰富课外活动。而且,我们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不是一种宽泛的思想,而是与我们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各种客观存在。鉴于此,我们能够利用周围的资源以及文化来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例如,我们所在的学校会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我们所处的社区会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问题;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发生许多生态、社会事件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与文化,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资源分析其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作为案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活生生的案例中获得知识体验。
初中科学教学自身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与问题,而且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相比较而言是容易的。针对科学教育中开展课外活动这方面而言,由于活动内容具有灵活性,能够与许多资源、文化相结合,因此,其涉及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会更多。综合而言,这就要求课外活动的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能够把自身周围的一些资源、文化整合到课外活动中去,再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这种利用实际案例、联系生活的课外活动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
三、小结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们现如今大为提倡的重要思想理念之一,其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与生态意义。对我们如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言,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很好地从思想意思层面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方面阐述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措施,旨在更好地深入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陈黎.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方式及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127.
[2]刘艳燕.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黄照宇.初中科学教学中贯穿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2):94.
[4]徐敬标.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1):72-76.
[5]于婧.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测量与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39-02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式”方法研究
1.榜样教学。
榜样教学实际上是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具有典型性以及良好品质的形象,使得学生能够从榜样身上学习相关知识与思想。具体来讲,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榜样教学法渗透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选择积极且具有代表性的榜样。利用榜样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榜样的选择。具体来讲,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社会人物作为榜样,这些社会人物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能够从他们身上以及事迹中展现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可以利用教师自身来以身示范,所选择的教师必须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能够让学生信服;同时,也可以在学生之间选择榜样作为教学案例。当然,所选择的榜样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际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所选榜样,使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随着现如今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本文所要探讨的初中科学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寻找可行的措施是尤为重要的。就榜样教学这一举措而言,在选择好榜样之后,如何利用好榜样成为我们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选择社会榜样来进行教学,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影响力比较大且具有崇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物,在课堂上列举他们的事迹、讲解他们为生态环境所做的贡献以及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与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心里产生对这些社会人物的敬意,在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中也就会主动地去模仿、学习,久而久之就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初次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做到以身示范。由于学生的行为举止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且学生与教师相处的时间也比较常,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都会有所接触。因此,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学生了解在生活、学习中如何切实做到可持续发展;最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其互相影响的关键所在。教师能够抓住这一点,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去褒奖,使得学生之间产生互相学习的精神,从而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质量。
2.抓住兴趣,有效渗透。
总体来讲,学生的兴趣是其学习的最好的动力,而学生的兴趣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实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首先对相关事物产生浓厚好奇心,然后自发地、主动地去接受事物。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讲,好奇心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动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仍很强、思维敏捷,但是控制力较差,很难把自身的好奇心发展成为一种兴趣。因此,利用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兴趣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具体来讲,初中生往往更倾向于游戏体验,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游戏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其学习的兴趣。针对科学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而言,利用游戏法首先要设置合理、科学的游戏。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恰当开发适宜开展游戏的教学内容,通过知识整合来开展游戏。由于学生本身对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能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相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创新实验。
初中科学教学本身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相关实验,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理解科学、走进科学。在实际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師们也会根据课本内容来设置实验,但是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更多的是关于科学方面的内容,教师很少会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验中学生只能够获得相关课本知识,自身的思维素质很难得到大的拓展。因此,对相关实验进行筛选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实验方式,拓展实验理念,开展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导的实验有利于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节约利用实验材料,对一些具有危害性的实验垃圾进行合理无害的处理,并回收利用部分实验器材,时刻倡导绿色实验,可持续实验。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为何要开展绿色实验,为何要进行回收利用,让学生懂得这样做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分组辩论。
辩论的价值实际上在于思维之间的碰撞,让不同的观点在辩论的过程中相互摩擦,从而产生新的观点。这种分组辩论能够比单一的讲解知识更容易感染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运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思考相关问题,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双方的观念,判断利弊、分析好坏,从而产生新的观念来反驳对方。当然,开展分组辩论要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分组要合理,使辩论各方都有自己坚定的立场以及明确的观点。
在初中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教学过程中开展分组辩论的教学方式首先要确定辩论的主题。例如,可以把辩论主题定为:初中科学教学中是否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辩论可分为两组进行,一组持肯定的态度,另一组持否定的态度,进一步让两组在辩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尽可能地寻找观点来反驳对方。这样一来,两组在辩论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产生新的观念,并且能够主动地思考新的策略,思考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意义,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选择、自我决定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吸收理解,最后再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不断选择有效的、适合自身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内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能够寻找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够获得新的技能与方法,有助于日后的学习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中鼓励学生自主學习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方面,在目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背景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教育理念。从具体策略来讲要求教师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最后再分析这些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因此,在初中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外活动中的“结合”模式教育
1.找出结合点,突出教育性。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初中科学教育会开展许多课外活动,这些课外活动既有科学教育性质,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知识的课外活动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能够利用科学课外活动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真正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当然,在实际的课外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其两方面的教与性,一方面是科学教育性;另一方面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寻找合理的结合点使得这两种教育性能够同时发挥其价值。如果结合点不合理,课外活动就会失去其意义。
针对具体措施来讲:首先,教师应该对初中科学教育知识有系统化、理论化的掌握,能够从深层次上把握科学教育的相关知识,然后适当的挖掘、刨析教材内容,了解哪些内容能够开展科学教育兴的活动,哪些内容能够综合反映两方面的教育性。其次,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相关课外活动,设计出课外活动的主题以及具体开展过程,而且对课外活动所要涉及的相关知识也要有宏观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外活动更好地开展。最后,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结合点,这个结合点既要突出课外活动的科学教育性也要突出课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性。如若要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更好地渗透可持续发展教学,就必须要对结合点有更高的要求,从而能够保证教师在开展科学课外活动中能够最大化地渗透可持续发展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参加相应课外活动切身地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注重实践,突出主体。
课外活动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其实践性更强,学生能够通过课外活动来对所学内容进行实际运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实践的体验与学习,而且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除此之外,课外活动相比于课堂教学而言,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而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倾向于知识的讲解,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是相当有限的,但是,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充当组织者,必要时对一些知识进行讲解。因此,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学应当注重课外活动的实践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实践,突出主体这不仅要求教师做好相关工作,也要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具体来讲,一方面要求教师学会整合科学知识,利用相关知识来开展课外活动,同时要做好课外活动的规划工作,寻找有效地途径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活动的策划、开展与总结。另一方面,学生应该更加主动地去参与活动。课外活动本身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因此,利用自身所学参与到各个环节中更能够突出活动的实践性,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主体价值。摒弃以往片面地认为学生只是参与活动实施的这一观念,积极、主动去规划课外活动、结合自身兴趣设计活动项目,利用所学参与活动实施,最后认真反思自我在活动中的收获。只有这样主动参与才能够有动机去接受知识。
3.注重课外活动的实效性。
课外活动具有许多特性,这些特性会切实地影响活动的实际效果,例如,课外活动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灵活,不像课堂教学一样,每节课都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有着特点的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据具体的活动情形来进行内容的变换与更改的,而且活动参与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内容的补充。因此,课外活动的这一特性决定这其能够依时因地灵活变动,这样有利于新知识的更新与获取;另外,课外活动形式是多样性的,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节目,也可以是一次野外科学体验等。,这种多样化的形式能够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使得学生不至于产生厌倦心理,更有兴趣接受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思想。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课外活动多样化的形式必须要满足其实效性,保证参与者能够真正从活动中有所收获。
如何利用课外活动的实效性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写者认为:首先要牢牢抓住课外活动的实效性这一前提,不能因为过分强调活动的形式或者内容而忽略其实效性,也不能为了实现实效性而轻视活动的内容,总的来讲就是要把握好“度”,保证课外活动的开展既满足实效性也有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其次,教师应当做好活动的策划工作,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例如,可以在初中科学课外活动中选择恰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最终活动能够切实的发挥作用。最后,对于学生来讲也应该抓住课外活动的实效性,切实地学习活动中的相关知识与思想。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讲,很容易片面地认识课外活动,往往觉得课外活动就是其放松与玩的机会,从而忽视了课外活动的真正意义。因此,学生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外活动对他们自身的价值,在参与活动中主动学习。
4.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和文化。
上文我们讲到课外活动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灵活性,因此,我们能够依据这些特性来丰富课外活动。而且,我们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不是一种宽泛的思想,而是与我们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各种客观存在。鉴于此,我们能够利用周围的资源以及文化来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例如,我们所在的学校会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我们所处的社区会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问题;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会发生许多生态、社会事件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与文化,我们能够通过这些资源分析其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作为案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活生生的案例中获得知识体验。
初中科学教学自身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与问题,而且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相比较而言是容易的。针对科学教育中开展课外活动这方面而言,由于活动内容具有灵活性,能够与许多资源、文化相结合,因此,其涉及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会更多。综合而言,这就要求课外活动的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能够把自身周围的一些资源、文化整合到课外活动中去,再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这种利用实际案例、联系生活的课外活动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
三、小结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们现如今大为提倡的重要思想理念之一,其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与生态意义。对我们如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言,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很好地从思想意思层面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而且,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方面阐述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措施,旨在更好地深入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陈黎.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方式及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127.
[2]刘艳燕.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黄照宇.初中科学教学中贯穿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2):94.
[4]徐敬标.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1):72-76.
[5]于婧.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测量与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