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大学生在“双创”中理性“追梦”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uan898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激励下,大学生的“追梦”情结也日渐活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和精神力量。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大学生必须抓住国家推进“双创”战略的契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为当前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增添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大学生 “双创” 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7年3月1日发布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95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3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自2015年开始,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稳步落实,加之国家制度的有力保障和社会各界的集中关注,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创业条件得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而“双创”建设的深入推进,又激发了高校大学生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奋起拼搏的“追梦”精神。大学生这一“追梦”情结逐渐成为一种得到普遍共鸣与广泛响应的励志情结,在有力驱动着大学生积极投身“双创”事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在看到“追梦”情结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不良影响,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追梦”情结,确立科学的“双创”观念,及时消除大学生的“追梦”认识误区。
  在“双创”中“追梦”是大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
  “双创”号召的提出与落实,调动了大学生对于国家前途、政策趋向、最新优惠扶持政策以及个人价值实现途径的关注热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自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提出,2015年寫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参观会、交流会、学习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与联络,由此也形成了一股“争创优秀、比学赶帮”的活动风潮。目前,“追梦”已是“双创”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对于绝大多数的高校大学生而言,“梦想”并非不切实际的臆想与幻想,而是一种基于社会需要和自身状况而设计的人生理想,能够促使大学生保持信仰自觉、完善人格修养,而且也可以在遭遇挫折时,释放一种具有精神重塑效用的强劲驱动力。所以,大学生“追梦”的本质应当是定位自我、认可自我、展示自我并最终升华自我的质变过程。而“双创”时代的到来,则为大学生实现梦想创造了切实的契机。特别是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都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检验自身所学、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与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其“追梦”的热情与斗志。而也正是在这种带有乐观主义的精神理念的驱动下,大学生能够将暂时的挫折视作考验与挑战,依托“追梦”的力量,进行自我鼓舞、自我砥砺,进而实现自我完善与自身价值。但是,如果大学生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不准确,人生理想的设计不合理,好高骛远,不知变通,一味坚持,也会让人脱离现实,空耗时间和精力,导致失败。
  大学生在“双创”中“圆梦”情结的制约因素
  缺乏有效的创业与创新的指导机制,难以确保大学生形成科学的职业规划。从2015年开始,“双创”号召在高校内部进行了实质性推广,校方也建立了配套性的机构和设施加以推进。但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其对于“双创”号召的理解与接纳则需要由更为具体、人性化的指导措施来进行巩固,单纯依靠下发文件、学习手册以及观看影像资料,并不能真正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双创”号召的精神内涵和实施步骤。毕竟高校大学生的“追梦”情结普遍带有理想主义倾向,也容易放大梦想的驱动效用,缺乏统一、有效的创业与创新的指导机制,只能使其盲目迷信“梦想的力量”,而难以确保自身形成科学的职业规划。
  创业、创新受挫后的心理疏导服务缺乏,难以抚平大学生心理。毋庸置疑,“追梦”情结具备显著的精神激励效用。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追梦”情结又容易导致高校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过于纯粹、简单的自我畅想,使其容易以过度乐观主义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困难。一旦遭遇人生挫折,则会深受刺激,产生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半途而废等一系列消极心理和行为。所以,在进行“双创”引导的同时,提供配套性的心理疏导服务,无疑显得颇为必要。然而当前专业化的创业、创新心理疏导服务的充分配给仍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盲目迷信“追梦”情结的大学生,在“双创”中遭受挫败后的心理创伤难以被及时抚平。
  “双创”能力不足,降低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奋斗动力。“双创”号召的提出,从宏观层面指明了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并为高校大学生把握时代机遇、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方向引导。在“双创”号召的激励下,大学生的“追梦”情结也被迅速激发。然而,单纯依靠热情、执着以及希望,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与实践技能,是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择业、就业以及创业形势的。当前校园内部的素质培训及考核模式仍相对滞后和单一,不能有效发挥其对大学生的辅助和强化作用。因此,在创业受挫、创新不被认可之后,不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奋斗动力也均会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拖缓了“双创”进程。
  搭建好“追梦”平台,使大学生在“双创”中“圆梦”
  做好规划、加强指导,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追梦”情结,并确立科学的“双创”观念。建立由校方、企业以及第三方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磋商机制,依据大学生“追梦”情结的主要特点,结合“双创”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规划、加强部署,将观念引导、知识灌输以及操作步骤作为侧重点,通过一系列长期、定点的学习与交流活动,正确阐释“追梦”情结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创新动力,令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追梦”情结,确立科学的“双创”观念。
  加强心理疏导服务的同步跟进,引导大学生正确“追梦”和从事“双创”。学校要作为牵头力量,各院系逐级落实、实时反馈,构建更为严密、高效的指导机制及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定期召集应届毕业生围绕如何科学“追梦”,如何从事创业、创新活动,进行讨论、研究。同时也要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校进行宣讲辅导以及客座疏导,解答大学生集中反应的问题,纠正其不当的创业设计、创新谋划,及时消除大学生在“追梦”上的误区,引导其正确适应“双创”形势,增强“双创”能力。
  完善培训,提高大学生在“双创”中“圆梦”的能力。经济新常态的出现、行业竞争的激烈化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的降低,都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造成了困难。所以,这就需要及时更新“双创”素质的培训方式,增加趣味性、实用性和互动性,并通过评优选拔、集体协作以及公示激励等流程,引导大学生正确、全面地认知“追梦”情结,提高“双創”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时代变化态势,把握“双创”契机,找准“追梦”切入点,最终在“双创”中能够圆了自己的“梦”。
  吸引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双创”,搭建“追梦”平台。可以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吸引社会第三方机构参与到“双创”的潮流之中,引导其通过提供实训场所、资助竞赛等方式而搭建“追梦”平台,将大学生“追梦”情结引导到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热情交流上,形成一种彼此激励、相互带动、共同提升的良性关系,实现认知理念优化、实践能力增强以及创业创新有成的愿景,最终充分发挥“追梦”激励作用,推动“双创”战略的顺利推进,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为辽东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杨英法:《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不足及其完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
  ②王晓骞:《大学生“双创”教育模式探析》,《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第33期。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
其他文献
在实施教育精准脱贫政策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要通过"扶教育之贫"来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优先与快速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高度重视要"依靠教育扶贫",使教育成为为脱
本文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枣缩果病病原及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和防治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并提出了枣缩果病研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攻方向.
文中详细介绍了在VC + + 6 .0中使用串行通信控件ActiveX实现计算机与数字化仪的通信 ,并给出了一个较实用的通信示例程序
“十三五”以来,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以“撤县设市、率先小康、挺进百强、幸福怀仁”为奋斗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六大产业”,实施招商带动、项目支撑、创新驱动、
针对网络信息的(硬件)自适应发布问题进行研究, 建立了信息结构体的PLCH二叉树模型, 并根据简化模型最优方案求解, 得出网络信息自适应发布的最优算法。
<正>党建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党建研究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探索。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几位基层代表的经验介绍,龙岗区城市党建工作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一是呈现了党建
介绍了优先队列方法(PriorityQueueStrategy,PQS),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在数据模式与匹配模型不变的前提下,数据源动态增加时近似重复记录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增量式算法IPQS(IncrementalPQS),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这一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其必要性、不足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文艺批评突出的弊病,透辟地提出了党和人民对文艺批评的期望和要求,他说,“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为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行为,营造良好网络安全环境而制定和施行的法律。该部法律无论是对于我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还是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法治化进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安全法》 法治中国 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