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怪”到极致才完美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样的日子过起来最舒适?人们经常提到这样类似的问题。在日本,有一本叫做《生活手帖》的杂志,每一期都在告诉读者问题的答案。而他的主编松浦弥太郎也被誉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
  曾经年少爱追梦
  如果你见过18岁时的松浦弥太郎,一定会惊讶岁月在他身上施了什么魔法,让当初的轻率少年在时光的磨砺中蜕变成稳重儒雅的魅力男人。
  1973年的冬天,在松浦的记忆中显得异常寒冷。因为成绩不够出色,他对学校中繁多的科目感到厌恶至极。不仅如此,糟糕的成绩还带来了一连串的负面影响,他不光与同学师长甚少交流,面对父母家人,松浦也有一种负罪般的窒息感。
  “我讨厌学校!讨厌回家!”18岁的高中生松浦弥太郎不顾家人的阻挠,轻率地做出了休学决定。然而就算逃离学校,他在父母失望的眼光中也无处遁形,就像是长时间被囚禁在一个逼仄难受的房子里,松浦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怎么从这里逃出去。年轻总是不考虑代价,青春期的荷尔蒙总是让人做出一些冲动之举,松浦毅然离开家,在集货站打了三个月零工,用赚来的钱买了一张前往美国的机票。
  这一段看似潇洒的异国流浪,其实是逃离现状的“避难之旅”。拿松浦自己的话说:“就像是长时间被囚禁在一个很难受的房子里,自然会想着从那里逃出去。我去的地方刚好是美国,仅此而已。”
  当飞机的轰鸣声在耳边响起,松浦弥太郎暗暗攥紧拳头,希望离开日本这片土地,把那些恼人的愁绪都甩去!然而让松浦没想到的是,即便是双脚踏上美国的土地,困难依旧存在:这里没有家人朋友,没有人愿意帮他,每天无所事事地游荡,语言不通为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障碍……
  圣诞节前夕,到处充满着温馨浪漫的气息。走在纽约街头,街道两旁的门店都迎合节日的气氛挂出了美丽装饰:雪花、彩铃和圣诞老人。身边不时有人嬉笑着走过,人们或是与家人同行,或是和朋友走在一起。有情侣,也有看似同事的组合。可是人群中,就只有松浦是一个人:走路是一个人,看电影是一个人,哪怕是去餐厅连比带画地吃点简单的东西,也能在侍者的目光中看出自己的形单影只。


  在异国前所未有的困境中,松浦必须要为“活下去”而挣扎。这份孤独感让他第一次真正地靠近自己,认真地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曾经认为逃开就能躲避困境,但当他逃得足够远,才终于发现,所有的困难,只要不解决,就会不分地域,如影随形。
  “我也许只需要一份紫菜包饭,或者,几块寿司也不错……”饥肠辘辘的松浦在美国的车水马龙中抛掷硬币,连续有两次正面朝上就回家!
  “虽然我们总是对未来感到不安,害怕孤独和失去,但会感到恐惧的并不只有你一个人。”松浦认为,这正是生而为人的宿命,也是人活着的证据,甚至也可以说,就是这两种情绪在策动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在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里,松浦独特的生活观,自此萌芽。
  最糟也最棒的书店
  在美国的日子虽然艰难,但唯一让松浦感到安慰的就是美国的老书店,里面有许多20世纪50-60年代出版的图书和旧杂志,这些杂志给松浦孤独的生活带去了精神上的愉悦。后来因为牙疼没钱看病,松浦不得不回到日本。但他回国时却带回他在美国的老书店收集到的很多50-60年代的《vogue》《life》等杂志,这些感动他的读物是美国唯一让他留恋的理由。
  回国后没多久,松浦又开始想念美国的老书店。为了重返美国,他把收集的老杂志撕开,选出其中漂亮的页面简单装裱,摆在地摊上贩卖。不料这一创意却意外收获了一批新潮设计师顾客的青睐,他们愿意花不错的价钱买走这些精美画页,这让松浦有足够的路费可以往返于美国和日本,并用收集的书在日本开了一家极具个性的书店——Cowbooks。
  位于中目黑的这家二手书店,是一家只有2000册图书的小书店,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松浦的私人书店。书店里珍藏着已经绝版了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于社会运动、政治改革、主张宣言、垮掉的一代、还有那些早已被他人遗忘了的作家的首版印刷古书,这些都隐隐透露出了“CowBooks”所体现的一种文化气质,其所呈现出来的,也都是松浦自己的趣味、经历、美学、品味。他认为,60年代到80年代的书是很有诚意的,它们可以自由出版,只是纯粹为了传递自己收获的感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为了商业利益而被批量生产的书。
  “CowBooks”的魅力不仅在于松浦赋予了它独特的个性,也在于他朴素真挚的经营理念,“因为这些书至少是自己读过后收获感动的书,可以把和客人诚恳地分享这份感动作为工作的目的,这点绝对是我们的尊严。”而对于数量问题,一般没有4000本书,就办不成书店。但松浦的Cowbooks书店却只有2000本,那是因为,他觉得这刚好是一个人能读通的最适合的数量。
  按说像松浦这样经营的书店,绝对是全日本最糟糕的书店,哪有只按老板自己的喜好售卖图书的呢?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怪”的书店,竟然成了全日本最棒的书店!不仅没有倒闭,还因为其独特“魅力”而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究竟什么才是有魅力的?在松浦看来,有魅力的事物有一个共性:怪。这种怪,即是人性化。“人是一种有趣的生物,每个人都有‘怪’的地方,只不过大家平时谨言慎行,而褪去伪装后都会‘怪’的。”而松浦并不是把“怪”作为卖点,正是因为认真做,才会怪,才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或许正是在旧书上汲取了营养,松浦渐渐形成了自己对生活对美的概念,闲暇时他开始将自己的幸福观整理撰写成书。他的著作《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自在的旅行》《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等作品在日本深受读者喜爱,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
  “怪”到极致才完美   正是对50-60年代杂志的热爱,松浦弥太郎邂逅了《生活手帖》。这是日本一本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实用生活杂志,拒不刊载任何商业广告的创办理念使《生活手帖》在日本杂志界始终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其内容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也深刻地影响着读者。
  1997年的一天,闲来无事的松浦参加了一次纪念“花森安治和《生活手帖》”的展会。在人们一致对《生活手帖》的赞美声中,松浦大胆地站起来,毫不客气地对这本老牌杂志的腐旧提出了批评。
  松浦并不知道,当时会场里第一排和第二排坐着的都是《生活手帖》一代代的前辈和职员,包括杂志创办人之一的,已经90岁高龄的大桥镇子。可是,让人意外的是,几个月后,松浦竟然接到了《生活手帖》杂志社的电话,希望他能来担任主编,重塑杂志形象。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松浦困惑不解,“为什么是我呢?”
  “是直觉。”就是这句简单的回答打动了松浦,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听到别人对自己说这样的话,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句“必杀句”。于是,他停下手头所有的活计,带着“决定接受就拼命去干”的心情接了下来。已经41岁的他,第一次就业了。
  刚走马上任那会儿,松浦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调整战略、改变策划方案,期望给这本古老的杂志注入新的活力。那段时间他的想法每天都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这样一种愿望:希望当读者翻开杂志任何一页时,都能感受到杂志人制作时的体温和笑脸。正是在这种美好理念的驱动下,《生活手帖》编辑部里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最终排版,最后一定会确认“这一页能不能让人幸福”、“这一页是不是可有可无”。
  随着接手时间越来越长,松浦渐渐地把自己对生活对美的观念注入到杂志社的管理和杂志内容的制作中,给杂志确立了“实用性”作为唯一的标准。他希望,他主编的杂志,不管翻到哪一页,里头的内容对读者的生活都是有帮助的,都具有收藏性,能够让母女两代人看都有价值。
  他要求杂志社的工作人员过有规律的上班生活,周一到周五9点一刻上班,下午5点半一定要下班离开办公室,周末也绝不加班,用多余的时间去陪陪孩子、做做饭、和朋友一起聚会,去寻找美食,去发现生活的乐趣。他的理由很简单,作为一本生活类杂志,如果编辑们都不能好好生活,又怎么能够帮助读者好好生活呢!在他的管理下,编辑们没有选题会,只有一天两次的“Teatime(茶歇),大家坐在一起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每一期杂志的内容。
  虽然“生活第一”的工作理念得到编辑们的一致拥护,但松浦在工作中所追求的极致完美也会令人叫苦不迭。为了给婴儿车做商品测试,他让三十多个人推车沿着河畔走,看多久轮胎会坏掉;做面包炉测验时,为了研究工具性能,松浦竟然执着地烤了两万只面包!
  这些琐碎的小事被松浦一件件追求到极致。几乎每一天,同事们都会看到主编屏气凝神思考和观察细节的样子,时间久了,杂志社每个人都成了奇怪的“疯子”,每天为怎么钉好钉子、怎样做出美味荷包蛋这类小事展开认真的大讨论。
  “人一旦拼命地做一件事就会变得很‘怪’,不装模作样的样子是最有魅力的!”松浦并不觉得追求极致有何不妥:“我们的杂志没有广告,所以读者就是赞助商。每编辑一页,就得让他们买这一页,也就是说,读了这一页的人没有得到幸福,那么就是失败的。”
  为了发现和用心创造新的价值观念,松浦不断在生活中尝试新的挑战。从食材到衣料,从家具到电脑,“物”一直是《生活手帖》中的主角。松浦认真研究“物”的性格,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而非因所谓“过时”而轻易抛弃。
  这种“琐碎并不无聊”、“平凡不一定不伟大”的幸福观让《生活手帖》在日本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们把对生活的热情都倾注在一把银勺、一盒便当、一园花草这类小事之上,他们强烈赞同松浦的观点——巴黎秋季时装展远比不上冬日的一口热汤——要将精力倾注于生活的原本之上。
  做杂志、做书店、写书,人们印象中的松浦应该非常忙碌、步履匆匆,但尽管事务繁杂,松浦却始终恪守着规律的生活。他每天五点起床,跑个马拉松,七点进公司,晚上五点半结束工作,七点和家人一起用餐,十点准时睡觉,经年如此。
  “严于律己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生活。”松浦的这句话,诠释了他的整个生活美学观。克制,会使欲望变得简单,只有过滤掉不必要的部分,才能更加专注地去生活。因此,最爱吃咖喱的他规定自己一年只能吃三次;喜欢与朋友聊天谈心,但每个月只安排两次见面时间,不参加派对、多余的饭局和三人以上的聚会。
  怪的杂志、怪的书店、怪的个性。怪是人性,是认真的人才有的魅力,或许这就是松浦受到追捧的真正原因。
  编辑:成小晟 happycxc303@163.com
其他文献
当今都市为何盛产“剩男剩女”?社会学家分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害怕付出。杜涛与刘小蕾是京城一对“剩男剩女”,两人在电视速配节目中相识。然而走下荧屏,刘小蕾视杜涛为陌路。2014年春,刘小蕾因乳腺癌被切割乳房,心情灰暗几度试图自杀。是杜涛的一个大胆决定,让他们的爱情击溃癌魔最终起死回生——  绝症突袭  病房走来速配男友  2012年春天,杜涛经过层层筛选,成为北京电视台爱情速配栏目《选择》的男嘉
期刊
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却因妻子“出轨”而离婚。一次偶然,他发现儿子血型与自己的血型不匹配,便认定是妻子与情人的私生子,竟疯狂地将儿子无偿转让。可儿子离开后,不但没给他带来丝毫快感,反让他良心备受煎熬,他又开始千辛万苦地寻找儿子。他能顺利找到儿子吗?故事的最终走向又将如何?  妻子出轨  幸福家庭崩盘  唐立国老家在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乡下,父母在乡镇上做小生意。他从小成绩优异,是整个家族的骄傲。2
期刊
1890年7月27日这一天,对法国瓦兹河畔旁的奥威尔小镇来说,注定是难以忘却的。正是在这天,年仅37岁的天才画家文森特·梵高开枪自杀,彻底结束了身体里的所有痛苦与纠结。  哈沃克斯·艾德琳是梵高旅居奥威尔所住旅馆老板的女儿,也是梵高的模特,她清晰地记得梵高死前的情形——“那天中午,文森特先生吃过饭后便出去了,我们一家人也没发现那次他有什么反常。”但到了晚上,梵高还是没回来,这让艾德琳感到有些不安,
期刊
现如今,有种厉害的第三者叫做“励志情人”。她们既不哭闹又不隐忍,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超越原配,为情夫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平台,让对方心甘情愿地选择自己。四川女白领赵佳玲就是这样一个聪明漂亮的“励志情人”,当她看到情夫的原配条件出众后,便立志要追上原配,争夺爱人。可当她苦心打拼事业成功后,就能顺利转正吗?  原配条件出众  第三者自惭形秽  2011年8月的一天,赵佳玲收到情人何海军的信息:“今天周末我老
期刊
A  杨果站在B超室门口叉开双腿挡住企图想插队的,一边叫着“姚朋,拿B超单。”“来了,这儿。”门边的凳子上蹭地站起来一棵大树一样的男的,杨果感觉那人直接遮住了她眼前的那点亮光,不得不仰起头。  “是男是女?”那高人拿过B超单就问。“不知道。”杨果回答得干脆冷漠,这样的问题被问过太多次了。  “你做的你怎么会不知道呢?”那人有点急切。杨果指着门口墙上贴的通知让他看,那上面明确有规定不得问胎儿性别。他
期刊
他是《闯关东》里的悲情一郎,《开天辟地》里的英气周总理,《琅琊榜》中智慧风趣的蔺阁主,《伪装者》中面冷心热的三面间谍明楼……这些年,靳东内敛沉稳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比起拼颜值的“小鲜肉”,他的“老干部”范儿更令粉丝迷醉。从酒吧服务生到39岁走红荧屏的“新男神”,这位大器晚成的山东汉子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  也曾年少轻狂  被岳红劝进“中戏”  1976年,靳东出生在山东济宁金乡县农村,家中有一个
期刊
17年前,流浪在重庆街头的严贵海与张钧意外犯下了命案,从此同命运共呼吸,一同奋斗竟创造了千万财富。然而,功成名就之时,一个17岁少女的到来,让两人乱了方寸——  共酿命案  结为生死兄弟  严贵海1968年出生在重庆铜梁一个农村家庭,山村贫穷,严贵海不得不离开妻儿外出谋生。他先在四川大竹一个煤矿挖煤,后来又辗转到重庆当了棒棒儿,在这里,他遇到了这辈子的生死兄弟张钧。张钧比严贵海小一岁,是重庆合川人
期刊
母女重逢坎坷身世另有隐情  张欣斓是重庆本地人,父亲张辉国是市机床厂的一名技术员,母亲徐丽是厂里的质检员。她从小聪明懂事,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时,她顺利考取重庆长江商学院外语系,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市内一家外资公司工作。2014年,退休后的张辉国夫妇为照顾女儿,卖掉老家的房子,在市区买了一套三居室同女儿住在一起。  2015年2月的一天下午,正在上班的张欣斓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她的一个远房亲戚,
期刊
我们都曾是颓废马桶里的住客,只因向往里面干净自由的水域,即使有天离开,也注定会在某地相逢。  1.条约  炎精之气将尽时,我离开了那群妖男怪女,迫于我妈的利诱,签订了“高跟鞋条约”。用她的话来说,即我穿得像个人样,到一家有法人的单位,当24周的office lady,然后,她就资助允办画展,附加条件是在此期间不能告诉他我的行踪。我丝毫不怀疑我和允之间的默契,就算我消失三年,他都会等我,因为我是他的
期刊
2015年末,著名导演陆川双喜临门:一是爱妻胡蝶诞下儿子“小葫芦”,他喜做爸爸;二是他执导的影片《九层妖塔》在全国公映,票房突破7亿大关。陆川的爱妻胡蝶是央视著名女主播,恋爱期间胡蝶怀孕了,晚熟的陆川奉子成婚。虽然结婚带有几分被迫无奈,但在陪伴妻子怀孕生子的过程中,陆川锻造成有责任有担当的丈夫和父亲,开启了稳稳当当的幸福生活……  茫茫戈壁诞生患难情侣  2014年2月,陆川年满43岁,仍然单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