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customized augments fabricated by rapid prototyping for severe bone defects of the kn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以蚯蚓粪作为泥炭的替代材料,研究了不同蚯蚓粪替代比例(0%、25%、50%、75%和100%)对栽培基质理化特性及其对绿萝和吊兰两种花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替代泥炭后显著提高了基质的容重、pH值、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P0.05).生长过程中绿萝叶片SPAD值变化总体保持一致,无明显缺肥现象,而吊兰叶片SPAD值后期下降明显,出现“脱肥”现象.总之,蚯蚓粪替代泥炭明显增加了栽培基质的容重、pH值、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明显降低了栽培基质的总孔隙度和有机碳含量.蚯蚓粪在低替代比例下(VC25%和VC50
为探究西南地区茶园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文献计量法对西南地区4省(区)茶园土壤进行研究,从整体和局部尺度分析了茶园土壤养分在不同空间、海拔、降水、土壤类型差异下的分布状况及特征.结果表明,西南茶区整体表现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丰富,磷素不足;海拔及降水是西南茶区土壤养分的控制和驱动因子.从典则判别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程度来看,贵州和四川较为相似,西藏和云南分异明显.不同土壤类型中,棕壤养分指标均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标准;黄棕壤总磷含量偏低;黄壤有效磷、全磷缺乏;砖红壤及红壤土壤酸化明显,有效磷、速效钾
Mehlich 3(M3)方法可同时提取土壤中P、K、Ca、Mg、Al、Fe、Zn、Mn、Cu等多种元素的有效态,也同时适用于钙质土、火山灰土、高度风化土等各类土壤。但是由于硝酸铵(NH_4NO_3)为管制化学品,不易获取,应用M3方法测定土壤有效元素含量时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本研究用另一种易获取的惰性电解质NH_4Cl替代NH_4NO_3,评价NH_4Cl替代NH_4NO_3的M3法(NH_4C
选择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壳聚糖(chitosan,CTS)、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HEC)等3种高分子化合物,以土壤表面喷洒高分子化合物溶液成膜的方式,研究了高分子化合物膜对盐渍土壤基本物理性质与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选择的3种高分子化合物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显著抑制土壤盐分的表聚;利用主成分
探讨了2013~2018年以不同比例滴施钾氮肥(K2O/N 0.6~1.2,分别简写为滴施NK0.6、NK0.8、NK1.0和NK1.2)及以不同方式施用等量氮磷钾肥(包括氮钾肥滴施而磷肥土施、氮磷钾肥均滴施及氮磷钾肥均土施,K2O/N均为1.0)对砖红壤中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和2017年分别受到强台风及控梢不当的影响,剔除这两年产量数据后,其他3年以滴施NK1.0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且稳产性最好.降低或提高钾氮肥滴施比例均降低产量,而且稳产性变差;果实颜色以滴施NK0.8处理最为鲜亮;随滴
以番茄品种“合作906”为试验材料,将砻糠灰、草炭、蛭石按照体积比5:3:2混配作为栽培基质,以不添加生物有机肥为对照,通过添加不同量(1%、2%、4%、8%)的生物有机肥,研究其对基质的理化性状、番茄幼苗的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也显著升高,以4%生物有机肥添加量效果最佳.此外,施用4%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叶片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
探明秸秆还田和减施钾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双季稻稻作区秸秆还田和钾肥的合理运用提供理论依据,2018~2019年在江西进行了2年试验,早稻和晚稻均按不同施钾量设6个处理.秸秆还田结合减施钾肥,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影响不明显;减施钾肥,水稻穗数、粒数略有下降,在生产上减少10%到30%的施钾量,对水稻实际产量无明显影响.减施钾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秸秆和籽粒中全氮、全钾的含量,而对全磷含量影响不大,植株的吸钾量有所减少,但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和农学钾素利用效率有增加的趋势.
以苏南典型区2 027套稻米–土壤样品的Se、Cd含量及其相关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元素相关性统计分析及生物富集系数等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农田土壤中Se与Cd的拮抗作用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中Se和Cd含量分布共消长特征明显,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7;(2)有关岩石、陶瓷原料、河泥等均可成为农田富集Se、Cd的物质来源,且多为富Cd强于富Se,只有源于富硒岩石
探究秸秆还田后化肥减施的响应机制,为苏北地区水稻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当地常规施肥(T1,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肥质量比为7:2:1)、不同类型肥料减量20%(T2、T3和T4,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肥质量比为5:3:2)和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水稻生长、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苏北地区稻麦轮作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下水稻分蘖盛期T1处理群体茎蘖数量(486.2×104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