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发展阅读能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不是一时的兴起所为,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坚持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作为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才能从文学作品学会理解和鉴赏,感受到人文情趣的熏陶,从而发展个性,提升阅读能力。习惯是在不断的努力实践中养成的一种行为,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需要从阅读习惯抓起。
  【关键词】小学;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博览群书,可以拓展人的阅读视野,活跃人的文思,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旨趣。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应从阅读中积累、感知、体验,应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所有这些能力的养成,必然需要从阅读习惯抓起,让阅读成就学生的发展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要关注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当前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阅读能力是学生认读、理解、吸收及文学鉴赏等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顺应小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生缺乏阅读自主性。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阅读书籍似乎越来越少。在校内,有限的阅读时间,无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家中,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无视,也制约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二是教师在阅读指导上的缺位。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明确自身的引导角色,积极促进学生参与阅读。很多时候,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规定了阅读目标、任务,学生按照教师的预定计划去完成阅读,但这种阅读指导限于教师的一种指导模式,学生无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解读,甚至可能产生误解。课堂上教师的阅读指导,以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解释,难免会束缚学生的阅读思维。三是阅读量难以达标。新课改强调,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满足相应的阅读量要求。但事实上,这个阅读量多数情况下未能完成。通常,课堂上以教材阅读为主,课外读物为辅;在课外,则很少、甚至没有开展课外阅读。同时,在阅读内容上缺乏选择性,导致学生课外阅读盲目。对一些网络故事以及其他碎片化知识的阅读,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心理。学校与家庭未能形成有效合力,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导致学生阅读局限性,反而偏离了阅读目标。
   二、从习惯入手,让学生受益于阅读
   习惯的养成绝非朝夕之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需要从兴趣入手,引领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逐渐完善阅读设施,搭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制定优良的阅读计划,使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第一,兴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基础。没有兴趣的阅读,好比死读书、读死书。如此怎能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对哪些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从相关读物中推荐学生阅读。低段学生识字量少,但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可向学生推荐图文并茂的绘本阅读,如《伊索寓言》《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昆虫记》等,使学生从这些绘本故事中感受阅读的快乐,为后续阅读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还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针对小学生爱表现、爱交流的特点,我们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对所读故事进行改编,从不同方向激励学生走进阅读。第二,注重阅读书籍的推荐,创设阅读环境。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读物选择、推荐中,我们在班级设定读书角、班级图书传阅平台,让学生将自己的书籍带至学校,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互相传阅,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通常,良好的习惯需要从一次次的行动中来培养。对于读书习惯,也需要制定读书计划,遵循读书计划,减少阅读的盲目性,提高阅读效率与质量。小学生年纪小,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从制度和监督上,促进学生落实计划,践行阅读。如每周制定阅读什么书籍,在阅读后应写读书心得,以巩固阅读;在阅读时,对读到的有趣的故事,好的语句、片段进行摘录,写成读书笔记。阅读计划的制定要具备长期性,要让学生从计划中学会坚持,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平时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计划,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每周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分享阅读的方法、体会,使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共同成長。
   三、注重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内阅读,更要延伸课外阅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体验。很多学生喜爱阅读,但多青睐于漫画、小人书,这些读物虽然有趣,但却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感知力。同时,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很多学生凭自己的爱好选择读物,在阅读时走马观花、匆匆浏览,仅了解故事情节,未能认真、细致地品读文本,让课外阅读效率大打折扣。鉴于此,教师可主要从三方面来纾解。第一,结合学生学段,推荐适宜的课外读物。课外读物相对较多,良莠不齐,如果仅凭学生自己去识别和阅读,可能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时,要立足学生认知实际,合理搭配、选择、规划符合学段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能从中获得滋养。三四年级的中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阅读习惯尚未养成,对此,教师可以为其推荐图文并茂的故事类书籍,减少学生对拼音读本的依赖。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少儿版的中国经典文学著作。第二,关注阅读方法的传授与指导。在课外阅读时,要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教师要参与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了解哪些读物适宜快速浏览,哪些读物需要认真品味。对于书中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揣摩识读,也可以展开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或请教教师、家长协助,让课外阅读更加明确。平时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手脑并用,特别是对喜欢的句子、优美的词语、片段要进行积累、摘录。对不同读物,灵活选择范读、精读、通读方法,要每天规定阅读时间,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第三,注重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提升学生言语表达与写作能力。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增进学生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读书分享会,好书推荐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言语表达力。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指导时,不仅要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还要强调对学生阅读意识的激活,使学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教师应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如开展默读比赛,以某一本书让学生进行默读比赛,看哪个学生阅读速度快,且记忆准确率高,以此促进学生阅读速度的养成;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阅读要与平时的练笔、写作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地阅读,还要在阅读中融入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带着问题去阅读,启发学生从阅读中增进读写融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阅读不是机械地背诵文句,而是要融入思考,从一字一句中去揣摩文思,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要注重阅读激励和引导,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能够自觉参与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只有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富足与快乐,才能增进学生阅读审美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伍岳.新课程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当普通车站正常办理接发车进路时,为减少司机转换频率开关的次数及避免因司机操作失误造成行车事故,通常将反向接车电码化电路设计为自动改频电路,但是针对多场等特殊站型的车站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最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婴
目的了解宁夏吴忠地区过敏性鼻炎发病情况,掌握其过敏原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以来260例诊断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行过敏原筛查。结果260例患者中检出阳
肾损伤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占腹部钝性损伤8%~10%[1],常合并有其他器官的损伤,病情紧急,多伴发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其治疗原则是抢救生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我院自
详细阐述60kg/m 9号直线尖轨道岔与曲线尖轨道岔的特点、使用中存在的利弊及其对运营的影响,从性能、经济、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性价比分析,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以满足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与MBT滑动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不拔牙牙列拥挤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2组。自锁托槽组15例采用Quick(德国非凡)自锁托槽矫治器,传统组15
目的探讨口服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免疫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97例RA患者采用雷公藤药酒治疗,每次口服雷公藤药酒5 mL,2次.d-1,治疗半年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以供护理工作参考借鉴。方法将我院2011年4-10月收治的9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采用常
基于需求的测试是软件测试的本质。通过采用线性关系抽取技术的需求建模方法,设计出一种以需求驱动生成测试用例,并结合相应的软件测试平台,完成其自动执行的测试技术。该技术能
选择243日健康罗曼商品蛋鸡972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重复3次,分别饲养由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级抗生配合而成的复合预测混剂和3种不同氨酸含量的日粮,二者对主要产蛋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