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萍:从贫困户走向“女企业家”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itee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家七口人,公婆双双残疾,三个年幼的孩子还在上学,丈夫一人在外务工,这便是莲花县三板乡的刘艳萍的家庭情况。由于其丈夫的收入有限,留在家中的刘艳萍只能靠种田增加一点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甚是艰难。
  为了改善家庭情况,2017年,刘艳萍应驻村第一书记刘晓华和村支部书记刘艳华的聘请,担任三板桥村扶贫业务员,帮助村里做事,赚点工资分担家庭经济压力。但刘艳萍明白,仅仅靠业务员的工资是不够的,她的心中还有个美好的愿望,一个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心愿。为此,刘艳萍主动去找驻村第一书记了解乡村的扶贫产业情况、帮扶措施等,也请他们帮忙留意合适的项目。
  2018年中旬,三板桥村驻村工作队与一家叫乐佩的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对方希望能够在村里办就业扶贫车间,由当地人自主管理,支部书记第一个便想到了刘艳萍,在征求她个人的意见之后,便将这个项目交由她打理。
  虽然项目很快就确定下来了,但工厂选址、员工招聘、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困扰住了刘艳萍。正当她焦头烂额时,第一书記和支部书记主动找上门,为她提供帮助。为了选好工厂的地址,支部书记刘艳华带着村里的小组长走遍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最后,他们将地址定在了村里的一个废弃园艺场,并且乡党委对此项目表示大力支持,免除了园艺场2年的租金。同时,驻村第一书记刘晓华带领几位工作队员分头联系县直各单位帮助办理营业执照、协调贷款事宜、参与车间场地修缮、深入贫困家庭招工……终于,在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协调推进下,刘艳萍的扶贫车间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扶贫车间逐渐稳定了下来,每年总收入可达40余万元,刘艳萍的个人年收入可达7~8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女企业家”的蜕变。不仅如此,扶贫车间已为三板桥村、湖边村、桥头村等30余名留守妇女解决了家门口就业问题,其中还包含10余名贫困户,人均每月工资可达2000余元。在扶贫车间就业的女工们都表示,现在不仅收入高了,还能照顾家里,地也能种上了,真是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感谢刘艳萍抓住了这个带领大家脱贫的好机会。
  如今,每当谈起收获时,刘艳萍总是不断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和信任,并且希望能在红色党旗引领下,和村民们一起,将生活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史慧芳
其他文献
自脱贫攻坚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但起关键性作用的还是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路上,就有一位名叫罗来恭的励志人物,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大步地走在脱贫致富路的前列。
期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于7月1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九江市乡村振兴局全体干部职工怀着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集中收听收看了大会直播,并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九江市乡村振兴局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党性锻炼,进一步弄清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加深了对百年党史的理解和把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放暑假了,我终于可以“飞”回乡下陪奶奶消夏。晚饭后,小小的月牙儿刚刚爬上树梢,几个小伙伴就带着我到小树林捕蝉。大个子豪豪像个指挥官:“今天捕蝉分两个回合。第一回合找蝉猴,第二回合捉飞蝉。亮亮第一次捕蝉,我们得多照顾他。”话音刚落,我们就分头行动,几个手电筒在树下东照照,西照照。突然,我照到一个黑乎乎的小东西在地上爬,我喜出望外,跑过去,一把抓起,扯着嗓子喊:“找到了,我找到蝉猴了!”小伙伴们赶紧凑过来,却发出一阵哄笑:“哈哈,你抓的是一只屎壳郎呀!”我撇着嘴赶紧把它甩出去老远,擦擦手继续寻找蝉猴的踪影。
提起写作文,我常常听到周围的同学愁眉苦脸地说:“怎么写?写什么?什么也不会写!”其实写作文并不难,只要你够勤奋,就一定会有收获,“人勤地不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勤观察。小时候,每次妈妈带我出去玩,都会绘声绘色地给我描述周边的景物。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一起去了麦地,那时麦苗儿刚刚钻出地面,叶子还匍匐在地面上,远处几只黑喜鹊笨拙地走来走去,低头觅食时尾巴总会可笑地翘起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李老师:阿呆,今天的“故事会”该你分享历史故事啦!阿呆:历史故事中那么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总是记不住……要是大脑能直接从书本中拷贝知识,那该多好啊!文君:是呀,那我们就不用花这么多时间来记啊背啊,就可以好好研究怎么去火星上生活,或者体验一下时光机,回到恐龙时代与翼龙来次亲密接触,那多好!
期刊
一头黑亮飘逸的长发,一双大而灵活的手,一个圆圆凸起的啤酒肚———他,就是我们钦佩的音乐家薛老师。薛老师是市里赫赫有名的音乐家。他会演奏笛子、葫芦丝、萨克斯管等好几种乐器,可谓才华横溢。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那是在一次学校联欢会上,薛老师为大家表演萨克斯管独奏《回家》,只见他身穿黑色燕尾服,双手抱着金光闪闪的萨克斯管,满面春风地走上了舞台。
“我的梦想,就是用办企业赚来的钱建一个残疾人养老院,让那些未成家的残疾人老有所养。所以,创业再难,我都会努力坚持,因为有很多残疾人在等着我。”胡爱武目光坚定地描述着他的梦想。胡爱武,38岁,靖安县仁首镇石下村人。2岁时,他因发高烧引起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在脱贫攻坚的时代大考中,他身残志坚,自强自立,创办靖安县“党建+扶贫创业中心”、胡爱武食品加工厂,带领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就业创业。
当今社会,酒店行业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人才需求量巨大,各大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逐渐成为大学生选择的热门专业,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社会输送着源源不断的酒店管理人才。校企合作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对校企合作存在的企业实际情况不了解、培养的学生素质不高、指导教师作用没有发挥等问题,结合饭店公共关系课程,对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和策略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