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长韩凯明在天仙村和村民亲切交谈
2.韩凯明在天仙村和村民座谈会
3.回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
4.天仙村有了全县第一个群众体育活动阵地
连绵起伏的群山,延缓了屏山开发的步伐。屏山是宜宾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屏山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努力探索符合屏山实际的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17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9家,茶、果、芋等特色产业基地达到110.01万亩。新启动2条通村公路硬化建设和28个村便民入户路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7个,完成沼气池建设110口,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96%以上农户通电,电视入户率达到62.22%,电话入户率达到 43.43%。200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02元,同比增收62元,增长5%。
发挥优势是重点,屏山县委、县政府结合屏山特色和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安置产业建设规划,制定了10万亩茶叶、6万亩魔芋、9万亩水果生产基地的建设目标,已建成优质茶园8.7万亩,白魔芋基地3.8万亩,以椪柑、龙眼为代表水果基地7.4万亩。并启动了30万亩沿江速生林竹产业带、8万亩沿江第二水果带、10万亩茶叶产业带、5万亩白魔芋生产示范带 “四大移民接安产业带”建设,落实烤烟面积8000余亩,超前构筑移民接安区产业支撑,目前已建成“新发乡凉坝村早春茶园”4000亩、“锦屏山生态茶园” 6000亩、夏溪名茶基地1.2万亩、中都河流域白魔芋高产示范种植基地1万亩和沿江第二水果带5000亩。
以此为平台,屏山县吸引了重庆鱼泉集团、安徽亚普集团、四川小天下茶业集团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前来开发白魔芋、林竹和茶叶深加工,带动了屏山的特色产业发展,为移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扶持起来“屏山炒青”、“龙湖翠”、“水中韵”茶叶、“金屏牌”水果、“雪纯牌”魔芋等品牌,发展了76户农产品专合组织。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农民能否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屏山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忽略这一点,通过实施“580工程”,屏山县将有80%以上的农村人口实现集中供水,80%以上的水源实现渠系配套,80%以上的烟叶、茶叶、水果主产区基本实现通路、通水,100%的行政村通公路,80%以上的乡镇实现有线电视县乡联网。
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点,屏山县委、县政府通过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努力破解难题。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扶贫、工赈、水利、交通等项目资金,集中捆绑投入新农村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撬动民间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投入项目补助资金2600余万元,让农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健全农民自主筹资投劳,将政府的要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006年以来,通过涉农项目实施,带动农户投入达6000余万元。除此之外,屏山县还实施“党员农贷快车”等项目,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2006年以来,信用社投放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7000余万元,有力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压力;利用世界银行贷款600万元,促进农户发展。引导成立“三园担保公司”,采取政府贴息方式,吸收资本金166万元,解决农村专业户、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和贷款担保抵押难的问题。屏山县还借助中纪委、国家外专局、省委组织部和市级单位定点帮扶的契机,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2006年以来,争取中纪委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省市各类扶贫资金1000余万元、世行贷款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市县帮扶单位捐资近400万元。鼓励农村致富能人、外出务工人员及其他业主到农村投资,实现民间资金向新农村建设资本转变。目前,富荣镇青龙湖旅游度假、太平乡梦源纯净水、大乘镇物华天保现代农业等项目已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
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全面启动,路子到底怎么走?资金究竟从何来?长效增收如何有保障?屏山县的做法,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启示之一:建设新农村必须有产业支撑。屏山县柏杨村确定了全村发展养兔示范户200户的目标,成立了柏杨兔业协会。协会采取企业化经营的模式,主要负责“五统一”,即统一圈舍标准、优良品种、科学饲养、防疫治病、营销管理等工作。经广泛宣传动员、外出参观学习和优惠政策政策引导,村民养兔积极性高涨。目前,已发展示范户200余户,存栏种兔2300余只、商品兔和仔兔14000余只;建标准化圈舍5600平方米、笼位8000余个。养兔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的养殖大户全村已有二十余户。天仙村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梨茶生态间作,蔬菜套种竹荪,棚架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食用菌,走出了一条特色彰显、生态循环、立体栽培、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之路。当前我们农村大多是无资源优势的传统农业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以强化产业培育为基础,打造农民增收的支撑点。
启示之二: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多方投入。在柏杨村,宜宾市委组织部牵头积极帮助协调各种涉农项目,将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其聚合效应。争取了世行贷款130多万元、市级54家部门捐赠了24万元、林业部门项目退耕还林200亩、天保工程300亩、5万元种苗补助款、畜牧局近40万元养兔专项补助资金、市级和谐新村工程项目资金30万元、市烟草公司30万元希望小学、市一医院免费为村上培训医生并资助整套的常用医疗设备和药品、交通部门简易车站项目10万元、市文化局捐赠一批农村实用技术图书等项目用于柏杨村新农村建设。天仙村四组茶叶专业大户罗万银在县信用联社支农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茶叶精加工厂,年加工茶叶50余吨,实现产值100多万元,仅此这项全村农民人均实现增收1000余元。屏山县农村普遍落后,大多数农民的积累较少,大多数地方集体经济薄弱,大多数乡镇也不具备投资实力。新农村建设就应该坚持多元化投入原则,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投入、村民资金积极投入、金融资金支撑投入、项目资金捆绑投入、招商引资业主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发展建设资金。
启示之三: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好的班子。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是班子,建好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组织保障。天仙村先后由镇党委、省老干局下派优秀年轻干部兼任村支部书记,切实加强了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行“人才带项目任支书、支部带队伍抓协会、党员带群众促发展”和支部书记任职承诺责任制,项目不见效,干部不脱钩。实施农村党员先锋工程,带头优先发展项目,优先选送到宜宾、成都等地巡回参观接受培训,优先享受信贷支农资金的支持。这样既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家庭的经济实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创业责任感和帮带能力,更好地带领群众促发展,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了,农民群众对村支部、村委的信任度大大增强了。
启示之四: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典型示范,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回乡大学生的的作用,鼓励他们创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天仙村村支书、村主任牟玉林带领群众发展梨茶生态间作,村文书、女党员罗兴玉带领群众发展竹荪,回乡大学生、青年党员凌华章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品种改良循环栽培,就是很好的能人带动模式。现已引导组建村果蔬协会、茶叶协会、食用菌协会,发展青年农民200多人加入协会,带动群众共谋发展,农民群众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
启示之五: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注重社会公平。在天仙村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发展茶、梨、食用菌、蔬菜、生猪等项目的10多个能人,积极帮助其协调信贷资金,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促使其带头致富;同时,对贫困户、残疾人提供建房补助以帮助其改善住房条件,提高项目补助标准以帮助其发展增收产业,并实行能人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办法。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处理能人带头致富和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启示之六: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文明新风塑造。天仙村新农村建设中,狠抓学校环境改造、村远程教育室和村卫生站建设,努力解决上学难和就医难,提高村民素质;狠抓村活动室、村篮球场、村图书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种文体活动;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和开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狠抓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些措施,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移风易俗和塑造文明新风。
(宜宾采编中心供稿)
2.韩凯明在天仙村和村民座谈会
3.回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
4.天仙村有了全县第一个群众体育活动阵地
连绵起伏的群山,延缓了屏山开发的步伐。屏山是宜宾市唯一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屏山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努力探索符合屏山实际的山区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17家,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9家,茶、果、芋等特色产业基地达到110.01万亩。新启动2条通村公路硬化建设和28个村便民入户路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7个,完成沼气池建设110口,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96%以上农户通电,电视入户率达到62.22%,电话入户率达到 43.43%。200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02元,同比增收62元,增长5%。
发挥优势是重点,屏山县委、县政府结合屏山特色和向家坝电站库区移民安置产业建设规划,制定了10万亩茶叶、6万亩魔芋、9万亩水果生产基地的建设目标,已建成优质茶园8.7万亩,白魔芋基地3.8万亩,以椪柑、龙眼为代表水果基地7.4万亩。并启动了30万亩沿江速生林竹产业带、8万亩沿江第二水果带、10万亩茶叶产业带、5万亩白魔芋生产示范带 “四大移民接安产业带”建设,落实烤烟面积8000余亩,超前构筑移民接安区产业支撑,目前已建成“新发乡凉坝村早春茶园”4000亩、“锦屏山生态茶园” 6000亩、夏溪名茶基地1.2万亩、中都河流域白魔芋高产示范种植基地1万亩和沿江第二水果带5000亩。
以此为平台,屏山县吸引了重庆鱼泉集团、安徽亚普集团、四川小天下茶业集团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前来开发白魔芋、林竹和茶叶深加工,带动了屏山的特色产业发展,为移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扶持起来“屏山炒青”、“龙湖翠”、“水中韵”茶叶、“金屏牌”水果、“雪纯牌”魔芋等品牌,发展了76户农产品专合组织。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农民能否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屏山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忽略这一点,通过实施“580工程”,屏山县将有80%以上的农村人口实现集中供水,80%以上的水源实现渠系配套,80%以上的烟叶、茶叶、水果主产区基本实现通路、通水,100%的行政村通公路,80%以上的乡镇实现有线电视县乡联网。
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点,屏山县委、县政府通过调动农民及社会各界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努力破解难题。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扶贫、工赈、水利、交通等项目资金,集中捆绑投入新农村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奖代补,撬动民间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2006年以来,投入项目补助资金2600余万元,让农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健全农民自主筹资投劳,将政府的要求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006年以来,通过涉农项目实施,带动农户投入达6000余万元。除此之外,屏山县还实施“党员农贷快车”等项目,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积极投放新农村建设贷款。2006年以来,信用社投放小额信贷资金累计达7000余万元,有力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压力;利用世界银行贷款600万元,促进农户发展。引导成立“三园担保公司”,采取政府贴息方式,吸收资本金166万元,解决农村专业户、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难和贷款担保抵押难的问题。屏山县还借助中纪委、国家外专局、省委组织部和市级单位定点帮扶的契机,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支持。2006年以来,争取中纪委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省市各类扶贫资金1000余万元、世行贷款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市县帮扶单位捐资近400万元。鼓励农村致富能人、外出务工人员及其他业主到农村投资,实现民间资金向新农村建设资本转变。目前,富荣镇青龙湖旅游度假、太平乡梦源纯净水、大乘镇物华天保现代农业等项目已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
新农村建设目前已全面启动,路子到底怎么走?资金究竟从何来?长效增收如何有保障?屏山县的做法,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启示之一:建设新农村必须有产业支撑。屏山县柏杨村确定了全村发展养兔示范户200户的目标,成立了柏杨兔业协会。协会采取企业化经营的模式,主要负责“五统一”,即统一圈舍标准、优良品种、科学饲养、防疫治病、营销管理等工作。经广泛宣传动员、外出参观学习和优惠政策政策引导,村民养兔积极性高涨。目前,已发展示范户200余户,存栏种兔2300余只、商品兔和仔兔14000余只;建标准化圈舍5600平方米、笼位8000余个。养兔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的养殖大户全村已有二十余户。天仙村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梨茶生态间作,蔬菜套种竹荪,棚架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食用菌,走出了一条特色彰显、生态循环、立体栽培、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之路。当前我们农村大多是无资源优势的传统农业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以强化产业培育为基础,打造农民增收的支撑点。
启示之二: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多方投入。在柏杨村,宜宾市委组织部牵头积极帮助协调各种涉农项目,将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其聚合效应。争取了世行贷款130多万元、市级54家部门捐赠了24万元、林业部门项目退耕还林200亩、天保工程300亩、5万元种苗补助款、畜牧局近40万元养兔专项补助资金、市级和谐新村工程项目资金30万元、市烟草公司30万元希望小学、市一医院免费为村上培训医生并资助整套的常用医疗设备和药品、交通部门简易车站项目10万元、市文化局捐赠一批农村实用技术图书等项目用于柏杨村新农村建设。天仙村四组茶叶专业大户罗万银在县信用联社支农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办起了茶叶精加工厂,年加工茶叶50余吨,实现产值100多万元,仅此这项全村农民人均实现增收1000余元。屏山县农村普遍落后,大多数农民的积累较少,大多数地方集体经济薄弱,大多数乡镇也不具备投资实力。新农村建设就应该坚持多元化投入原则,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投入、村民资金积极投入、金融资金支撑投入、项目资金捆绑投入、招商引资业主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发展建设资金。
启示之三: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好的班子。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是班子,建好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是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组织保障。天仙村先后由镇党委、省老干局下派优秀年轻干部兼任村支部书记,切实加强了村级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行“人才带项目任支书、支部带队伍抓协会、党员带群众促发展”和支部书记任职承诺责任制,项目不见效,干部不脱钩。实施农村党员先锋工程,带头优先发展项目,优先选送到宜宾、成都等地巡回参观接受培训,优先享受信贷支农资金的支持。这样既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家庭的经济实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创业责任感和帮带能力,更好地带领群众促发展,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了,农民群众对村支部、村委的信任度大大增强了。
启示之四: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典型示范,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回乡大学生的的作用,鼓励他们创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天仙村村支书、村主任牟玉林带领群众发展梨茶生态间作,村文书、女党员罗兴玉带领群众发展竹荪,回乡大学生、青年党员凌华章带领群众发展食用菌品种改良循环栽培,就是很好的能人带动模式。现已引导组建村果蔬协会、茶叶协会、食用菌协会,发展青年农民200多人加入协会,带动群众共谋发展,农民群众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
启示之五: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注重社会公平。在天仙村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发展茶、梨、食用菌、蔬菜、生猪等项目的10多个能人,积极帮助其协调信贷资金,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促使其带头致富;同时,对贫困户、残疾人提供建房补助以帮助其改善住房条件,提高项目补助标准以帮助其发展增收产业,并实行能人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办法。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处理能人带头致富和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启示之六: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文明新风塑造。天仙村新农村建设中,狠抓学校环境改造、村远程教育室和村卫生站建设,努力解决上学难和就医难,提高村民素质;狠抓村活动室、村篮球场、村图书室的建设,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种文体活动;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和开展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狠抓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这些措施,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移风易俗和塑造文明新风。
(宜宾采编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