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与新中国文学经典·丁玲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丁玲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一段”刊登在《文学战线》(《鸭绿江》前身之一)1948年9月第一卷第三期,是第37章《果树园闹腾起来了》。整部书,这一章文字最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完成于1948年6月,虽得到萧三、胡乔木、艾思奇等人称赞,也有人提出批评,一时难在华北出版。丁玲接受陈企霞建议,趁即将跟随蔡畅赴匈牙利参加世界民主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之际,把书稿带到了东北。丁玲7月底到哈尔滨,9月的《文学战线》就登出来了,刊载速度堪比今日。同月,全书由光华书店的大连东北分部出版,版权页有“哈尔滨印造5000册”字样。10月29日,丁玲参加《文学战线》组织召开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专题座谈会。据马加回忆,座谈会上的发言,并没有对这部作品有足够的认识。
  《文学战线》并不是第一家发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选章的刊物。1947年5月在誉抄这部书稿时,丁玲曾把第24章《果园》(后改为《果树园》)委托萧也牧,交给华北的《时代青年》,刊发在同年5月15日出版的第四卷第一期上。1949年5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列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出版,编者说书名长,用“桑干河上”蛮可以,丁玲点头。这部书便有了名为《桑干河上》的版本。1950年11月,丁玲在北京重新校订,恢复了八个字书名。1953年3月,丁玲在旧纸型上做了有限挖掘修改,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因为这一年的2月26日,丁玲在给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一班同学的信中说,在书店看见满架子都是《桑干河上》,“心情又沉重起来,首先就看了第三十七章《果树园闹腾起来了》,边读边发现里面有很多不通的句子,不恰当的字,太文,文得不好的字。”经丁玲修改后的第37章,又重新在文学研究所的油印内刊《学员通报》第四号上登了一遍。可见丁玲对这一章的认真和重视,也足以说明当初为什么要选这一章发表在《文学战线》上。
  1948年的初版有《写在前边》,丁玲袒露过自己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心迹:“我当时的希望很小,只是把这个阶段的土改工作的过程写出来,同时还像一个村子,人物不要太概念化就行了。”1981年10月31日,丁玲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中国周末”活动中发言,她说:“我写作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形式的框框,也不想拿什么主义来绳规自己,也不考虑文章的后果是受到欢迎或招来物议。我认为这都是写作完了之后,发表之后,由别人去说去做,我只是任思绪的奔放而信笔之所之,我只要求保持我最初的、原有的心灵上的触动和不歪曲生活中我所爱恋与欣赏的人物就行了。”作家创作有矛盾,尤其是著名作家与伟大作家。对于一部七十年前的“名著”,应该顾及它的历史环境与历史局限,这也是我们站在今天的高度品读的“局外”意义。
  主持人簡介:
  宁珍志,职业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编审。有散文、评论、诗歌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学自由谈》《天涯》《青年文学》《儿童文学》等。
其他文献
1  很多年前,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访谈里说了那段后来被引用了无数次的话:  “必须像我外祖母讲故事那样老老实实地讲述。也就是说,用一种无所畏惧的语调,用一种遇到任何情况、哪怕天塌下来也不改变的冷静态度,并且在任何时刻也不怀疑所讲述的事情,无论它是有没有根据的还是可信的东西,就仿佛老人知道在文学中没有比信念本身更具有说服力的。”  20世纪90年代末,我读到这段话之后,就带着被他感染的那种恍然大悟式
期刊
没有语言的生活  她转身离去,青春的身体  带走了我所有的生活语言  往日那些细水长流的唠叨  灰尘一样慢慢沉淀下来  占领空出来的房间  任何声响,都会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水开了,茶叶并未落入杯底  书翻开了,目光与文字一点儿  关系也没有。阳光和阴影  把屋子分割得泾渭分明  过去的事还是停留在过去  如同照片,能看到却无法  再来一次  生活的原样都保持在房间里  书码在书架上,笔插在笔筒中
期刊
如果不是偶然经过这里  清澈的晨光和  槐花的清香  就不會落在我的身上  赶路的槐花  就不会邂逅  同样赶路的我  那些曾经光秃秃的枝杈  已经变成一条条小路  挤满赶路的槐花  一阵风吹起来  槐花簌簌飘落  无声,却盛大  站在槐树下,感觉自己  比一朵槐花  还轻  还脆弱  风一碰  就落了
期刊
之一·木马时光  明亮的清晨水雾氤氲  一切青翠  包裹笋节,地衣  以及乳白的淡弦月  忧郁地踩响林中夜色  我们谈着天说着地  在虚无的广阔里消磨自己  时光混沌  如星如空,如五色石  世界曾经环绕我们  绚丽的花纹片片飘落  迷失在万花筒的碎石里  一枚壮如玫瑰花刺的针  缝合起童年的全部隐秘  穿过无怨无艾的时光  无尽的爱铺满岔道与歧路  丰富而盲目  废墟里一支布满蛇纹的笛  轻轻响
期刊
1950年,朝鲜半岛硝烟弥漫,美国的介入更是让这场战争威胁到了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统一。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友邻情谊,同年7月,“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一场高亢激越、充满着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战争至今仍是中朝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  而在文学领域,作家们以敏锐的政治嗅觉与
期刊
唐皇村的张老六从北京回到了屯子里,除了肩上一个鼓囊背兜,手里拎着的是两瓶北京二锅头。自家土草房就在眼前,他却打怵走进去。因为活阎王一样的爹,一见面就骂得他狗血喷头。十几年如此。如今他老了,打不动了,但骂的劲儿有增无减。  对张老六来说,这次回来不比以往。他有钱了,好歹也算富人还乡。兴奋伴随着紧张,不觉间,他已迈进家门。  阳光透过窗上的破塑料布,屋里有些朦胧。一股发霉的味道刺鼻呛眼,几只深秋的苍蝇
期刊
本来,决定去波士顿的时候,我就想联系她,却拖到都要走了,才给她发了个信息,问她有没有空,一起喝杯咖啡?  看着信息发出,我又后悔起来。毕竟,之前我们只见过一面。我认识她,是因为她跟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是好朋友。去年,那个朋友在灵隐那边买了房子,把我们叫去聚了聚。  只是那次我和她没怎么聊。我坐得离她有点远。朋友介绍说她刚从美国回来,引来好多人跟她说话。哪个州的房价便宜啊,怎么贷款啊,七嘴八舌中,我听见
期刊
《前赤壁赋》这篇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于德北,他从自身中脱离自身,在文学敞开的迷宫中又探出一条写作的出路。于德北早已在小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等创作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他并不设限自己的创作方向,而是以裂变的痛感促发写作的驱动力量,《前赤壁赋》这篇小说就有一股遒劲之风。于德北贴近生活,发现细节,思索生命,他将日常生活作为素材,对生活经验进行智性处理,把日常性与生命哲学重叠在一起,指向精神的深度,使小
期刊
恩格斯曾说过非常具有辩证法意义的两句话:“只有变化是不变的,只有不固定是固定的。”循此理观之,不论是节候里春夏秋冬四时的冷热寒温变易,还是人世伦理关系中的远近亲疏的变化,本不足为奇。然而,这对于平顺处世与惯常思维的人来说,确有一时难以应对的心理撞击,如果能通晓天地人生的变化不息之理,不仅能对于这种变化早有预知,并可能转化为积极效应。正像知道秋尽冬来,事先要备好冬衣一样,谁还自寻烦恼地去感慨春暖冬寒
期刊
昌耀《高原散诗》组诗四首发表在1956年《文学月刊》(《鸭绿江》曾用刊名)四月号,可翻阅《昌耀诗文总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版),《昌耀诗文总集·增编版》(作家出版社,2010年10月版),昌耀诗文选《我从白头的巴颜咯拉走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昌耀诗选《峨日朵雪峰之侧》(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7月版),并没有发现这组诗的踪影。即使查找昌耀生前自己选定的诗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