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风;电针;针刺
中图分类号:R24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2-0050-01
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笔者运用头针电刺激治疗中风6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3例患者经CT检查确诊者42例,症状轻,经临床诊断者21例;其中男42例,女2l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62.8岁;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12例,半月~2个月者24例,半月内者27例;其中嗜烟酒者28例。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2.1 针具 选用28号两寸不锈钢针。
2.2 电疗仪 用福建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电针综合治疗仪6805-Ⅲ型。
2.3 取穴 按《针灸学》所述部位取穴,取偏瘫对侧头部的运动区和感觉区,分别在上1/5、中2/5、下2/5沿头皮方向30°角进针,从上到下刺人平行的不锈钢针6根,深度以1.5~2寸为宜,为减少进针疼痛,先将针快速直插人头皮下、颅骨外。然后再以20°~30°角从上到下斜刺达1.5~2寸深,进针的同时快速捻转针柄,当头部有紧胀感时即可。然后把电疗仪电夹夹住针柄,开通电疗仪电源,使电流从小到大(采用疏密波或断续波),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宜,通电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不低于半小时,取针时先断电源,取下电夹,再拔针,拔针时要缓,退至皮下再快速出针,压迫针眼,防止出血。
2.4 疗程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本组病例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语言清楚,口眼歪斜纠正,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好转:症状减轻,需扶杖缓行,生活不能独立;无效:症状不减,仍半身不遂,不能站立。
3.2 治疗结果 治愈36例占57.14%(CT诊断脑出血8例,脑血栓28例);好转24例占38.1%(脑出血3例,脑血栓21例);无效3例占4.76%(CT诊断为脑出血)。
4 典型病例
林某男,75岁,退休工人。1999年曾因中风致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但神志尚清,呼之能应,故收住本院治疗。经中西医结合及头针治疗1月有余,病愈出院,后经功能锻炼恢复如初。2005年8月7日凌晨5时于睡卧中从床上跌下,初呼之能应,继之意识模糊,小便自遗,左半身瘫痪,伴有间断性半身抽搐,抽搐时口眼歪斜,两目上瞪、颜面潮红、呼吸急促,呼之不应,抽搐时间约为40~60 s不等,当时CT诊断为右侧颅内出血,予以静滴20%甘露醇250 mL(加压),胞二磷胆碱0.5g,维脑路通12 mL,细胞色素C 30mg,苯妥英纳0.1g,5%碳酸氢钠100 mL,连用5天病情有增无减,昏迷加深,抽搐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最短间隔5 min),偏瘫加重,饮食不进,伴有40.6高热,虽用氨基比林、柴胡注射液等肌注,仍高热不退,8月12日凌晨2时,患者抽搐持续发作40min不止,笔者用上述针灸治疗方法,加大电流刺激,1 h后抽搐停止,转为间断性抽搐,头针未取,继续通电刺激至8月12日15点,针灸治疗时未用其他西药治疗,此时高热已退,抽搐间隔达2 h,神志渐清,呼之能应,并伸手索食。如此每天用头针电刺激2 h,5日后抽搐完全消失,神识清醒,饮食增加,但左半身仍然瘫痪,不能行走,再继续每日头针电刺激治疗1 h,5 d后即能扶杖站立缓行,加之功能锻炼,2个月后基本痊愈,现患者已八旬,尚能独立行走,声音洪亮,饮食如常,生活自理。
5 体会
根据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中风是由于人体正气内虚,血脉鼓动无力,导致气、血、痰、湿瘀阻,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中风是脑部血管受阻或脑部血管血液外溢,使大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局灶性脑神经损伤,所辖区域的脑神经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出现上述症状。
中医经络学说的基础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根据经络阴升阳降的行走规律及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治疗法则,选用头针治疗中风,让针刺直达病所。
脑源性疾患,用银针针刺头皮,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皮层,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体温中枢,它比体针更直接刺激病变部位,符合针灸经络学中邻近取穴的原则,也是基于针灸募穴治病的原理,是古人针刺经验的发挥。
头针电刺激是因为头皮与脑,有颅骨相隔,用传统的捻针法对头部刺激不够,不能使脑血管阻塞症状尽快得到改善及使受损的脑神经尽早恢复。而用电疗仪刺激,可以大大超过捻针频率,加速脑循环的改善,明显提高疗效。所以头针电刺激是治疗中风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6
[2]焦顺发,头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2
中图分类号:R24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2-0050-01
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笔者运用头针电刺激治疗中风6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3例患者经CT检查确诊者42例,症状轻,经临床诊断者21例;其中男42例,女2l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62.8岁;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12例,半月~2个月者24例,半月内者27例;其中嗜烟酒者28例。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2.1 针具 选用28号两寸不锈钢针。
2.2 电疗仪 用福建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电针综合治疗仪6805-Ⅲ型。
2.3 取穴 按《针灸学》所述部位取穴,取偏瘫对侧头部的运动区和感觉区,分别在上1/5、中2/5、下2/5沿头皮方向30°角进针,从上到下刺人平行的不锈钢针6根,深度以1.5~2寸为宜,为减少进针疼痛,先将针快速直插人头皮下、颅骨外。然后再以20°~30°角从上到下斜刺达1.5~2寸深,进针的同时快速捻转针柄,当头部有紧胀感时即可。然后把电疗仪电夹夹住针柄,开通电疗仪电源,使电流从小到大(采用疏密波或断续波),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宜,通电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不低于半小时,取针时先断电源,取下电夹,再拔针,拔针时要缓,退至皮下再快速出针,压迫针眼,防止出血。
2.4 疗程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本组病例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语言清楚,口眼歪斜纠正,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好转:症状减轻,需扶杖缓行,生活不能独立;无效:症状不减,仍半身不遂,不能站立。
3.2 治疗结果 治愈36例占57.14%(CT诊断脑出血8例,脑血栓28例);好转24例占38.1%(脑出血3例,脑血栓21例);无效3例占4.76%(CT诊断为脑出血)。
4 典型病例
林某男,75岁,退休工人。1999年曾因中风致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但神志尚清,呼之能应,故收住本院治疗。经中西医结合及头针治疗1月有余,病愈出院,后经功能锻炼恢复如初。2005年8月7日凌晨5时于睡卧中从床上跌下,初呼之能应,继之意识模糊,小便自遗,左半身瘫痪,伴有间断性半身抽搐,抽搐时口眼歪斜,两目上瞪、颜面潮红、呼吸急促,呼之不应,抽搐时间约为40~60 s不等,当时CT诊断为右侧颅内出血,予以静滴20%甘露醇250 mL(加压),胞二磷胆碱0.5g,维脑路通12 mL,细胞色素C 30mg,苯妥英纳0.1g,5%碳酸氢钠100 mL,连用5天病情有增无减,昏迷加深,抽搐时间延长,间隔时间缩短(最短间隔5 min),偏瘫加重,饮食不进,伴有40.6高热,虽用氨基比林、柴胡注射液等肌注,仍高热不退,8月12日凌晨2时,患者抽搐持续发作40min不止,笔者用上述针灸治疗方法,加大电流刺激,1 h后抽搐停止,转为间断性抽搐,头针未取,继续通电刺激至8月12日15点,针灸治疗时未用其他西药治疗,此时高热已退,抽搐间隔达2 h,神志渐清,呼之能应,并伸手索食。如此每天用头针电刺激2 h,5日后抽搐完全消失,神识清醒,饮食增加,但左半身仍然瘫痪,不能行走,再继续每日头针电刺激治疗1 h,5 d后即能扶杖站立缓行,加之功能锻炼,2个月后基本痊愈,现患者已八旬,尚能独立行走,声音洪亮,饮食如常,生活自理。
5 体会
根据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中风是由于人体正气内虚,血脉鼓动无力,导致气、血、痰、湿瘀阻,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中风是脑部血管受阻或脑部血管血液外溢,使大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局灶性脑神经损伤,所辖区域的脑神经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出现上述症状。
中医经络学说的基础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根据经络阴升阳降的行走规律及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治疗法则,选用头针治疗中风,让针刺直达病所。
脑源性疾患,用银针针刺头皮,可以直接刺激大脑皮层,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体温中枢,它比体针更直接刺激病变部位,符合针灸经络学中邻近取穴的原则,也是基于针灸募穴治病的原理,是古人针刺经验的发挥。
头针电刺激是因为头皮与脑,有颅骨相隔,用传统的捻针法对头部刺激不够,不能使脑血管阻塞症状尽快得到改善及使受损的脑神经尽早恢复。而用电疗仪刺激,可以大大超过捻针频率,加速脑循环的改善,明显提高疗效。所以头针电刺激是治疗中风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6
[2]焦顺发,头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