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273518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甲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结果:观察组的AKP、BGP、GSH-Px、SOD、TSH、FT4、FT3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巯咪唑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有的脑梗(如腔梗,全称叫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老人在做脑部影像学检查时,除了发现梗死病灶,还会一并发现脑萎缩。对此,其家人可能有些困惑:脑萎缩了?没觉得他(她)智力明显下降啊。  这不奇怪,因为脑萎缩的症状未必明显、未必典型。本病多在50岁以后起病,缓慢进展,不易被发觉,往往病程长,而且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
笔者在“药物咨询”处接待过一位58岁的高血压患者,他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制血压,半年前因工作劳累、精神负担重,经常出现胸闷、心痛的症状,为此,他在药店买了一瓶“心痛定”服用,自以为这样可治愈心痛。然而一个月后,症状不但没有好转,还出现头面浮肿、恶心和心悸等症状,不得不来我院就诊。经咨询才知道“心痛定”与“硝苯地平”竟是同一种药,因重复用药加重了副作用!  “一药多名”带来的困扰  同一种药物,因不同
实行计划免疫是人类对付某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疫苗和疫苗的计划接种,已成功地消灭曾经是人类头号杀手的天花;全球无脊髓灰质炎行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强化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的免疫。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牛痘、鼠疫、霍乱等疫苗的接种运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计划免疫,使得绝大多数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到如今,随着一些高价自费疫苗的问世,计划免疫在不少
它是传说中秦始皇求之不得的仙药,后来成了武则天、乾隆的长寿秘方里的成员;它是唐代文成公主远嫁塞外的嫁妆,也是宋代大文人韩愈的"救命草";它是李鸿章、周恩来的国宾级礼品,
人在感冒或是有气管疾病时会咳嗽不停,这是疾病时的症状。而在平时身体很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该主动咳嗽几声,这样有助于帮助肺部排毒。在呼吸了不洁空气时尤其该试试。  专家认为,肺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为人每天的呼吸,将大约1000升的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许多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部。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肺吸进的毒素越来越多,虽然肺脏也能通过呼气排出部分入侵者和体内代谢的
治疗某些疾病时,应用某些药物,有可能使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血糖升高,并产生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如三多一少症状(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少),易被误认为患了糖尿病。如长期不予纠正和处理,还可能真的发生糖尿病。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治疗某种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查血糖,以期能早期发现血糖升高,以便及时停用药物,或用别的药物代替,避免原发病尚未好,又添新病,或使旧病加重。  有可能造成血糖升高
老花眼是对近距离的东西视物不清,所以,不少患有老花眼的人,会在看书、读报时戴上眼镜,却在看电视时,将其摘掉。其实,这样更易损害视力。  人上了年纪后,眼部的睫状肌、晶状体的生理功能会出现衰退,使视物近点明显变远,出现“老花眼”。通常来讲,人在60岁时,视物近点约为1米,65岁时,视物近点约为2米,70岁时,视物近点约为4米。人的眼睛只有在使用2/3以内的调节力时,才能舒适持久地看清物体,如果动用了
杨老先生 82岁,因腰腿痛进行性加重,一周来不能走路并尿少色深红,家人赶紧送急诊住院。家人介绍病史说,老人80岁那年因冠心病做了冠脉成形 支架术,效果甚好。住院期间用阿托伐他汀(阿乐)40毫克每晚1次,出院后改为10毫克每晚1次,一直维持8个月。1个月前出现头晕、腰背疼痛,四肢活动不利。查体下肢不能行走,双下肢肌肉压痛,双上肢不能上抬。当日患者尿量少,5天来尿呈红茶色,肌酸激酶57608单位/升,
羽绒服是御寒的必需装备。那么,如何能快速挑出质量较好的羽绒服呢?  可以通过以下3个步骤来选购羽绒服:首先,要闻闻有没有异味。有异味说明羽毛没有处理干净,或是混有其他动物毛;其次,用手按压羽绒服,看其恢复原状的速度。好的羽绒服弹性很好;再次,摸摸看有没有羽毛的梗,有梗说明做工粗糙,质量较差。  近年生产的羽绒服,因采用了超薄尼龙材质,并把一般羽绒服的三层制法改成两层,使得其变得更轻。但在大风天气,
出现头晕,到底该去哪个科室就诊呢?很多患者对此一头雾水。什么情况该去耳鼻喉科,什么情况又该去神经内科或者心内科?如何做一个简单的判断呢?  【病例1】  患者王先生,74岁,有高血压病史数年,血压控制不是特别理想。有一天和家人发生了争执,情绪有些激动,马上感觉到有些头晕,一头栽倒在地,但很快醒了过来。家人赶紧扶她起来休息,本以为过会就会好转,可是头晕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开始加重,而且逐渐感觉视物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