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鲁台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黄土堆起的露台
  替自己打座禅修
  見证两千多年的道德传承
  我羡慕先贤的智慧
  赋予一堆黄土生命和灵光
  露台不生长时间
  却生长敬畏和思念
  露台没有泉水
  却常常饱含热泪
  露台是时间打的一个结
  是大地完成的一次托举
  站在露台之上
  我用目光抚慰每一棵草木
  让它们发出善良之光
其他文献
我乃一介马夫,自长安出发,沿丝路,向西域而行。  初秋晌午,经雍城,过柳林,在饭馆点了一碟腊驴肉,一碗油泼面。透过馆子的窗棂,见街头的碑石上,刻着吏部侍郎裴行俭的诗:“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这是他护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此地时,老远闻见酒香而发的感叹。这雍城的官老爷,倒是挺会借京官来做代言。  马车上装满丝绸、茶叶。当然,还捎带一些稀罕的小杂件。我得用这些货物,换取西域的
期刊
上店,地处千阳县西北部,与陇县麻家台、西凉湾甘肃新集、万宝川等地接壤。作为我第二故乡,真有不解之缘,上店那山那水那人,庄重清凉淳朴;那乡音乡情乡愁,多年挥之不去,久久地在我心灵深处萦绕,无助时给我力量,成功时陪我喜悦。  几回回梦回上店,忘情地揽你入怀;几次次古园寻踪,触摸心中的圣地,古朴苍凉厚重,你本色依旧……  上店总使我魂牵梦萦。  上店是我和父亲两代人奋斗过的地方,父亲当时在寨子大队当知青
期刊
在自己的小城里旅行,你不必神往丹霞地貌,也不必羡慕草原风光,你只需用双眸把这座小城扫描:在老街斑驳的商铺里寻找历史的痕迹;在装潢豪华的K歌厅感受时代的炫风;在一扇扇信息的窗口,看来往熟悉与不熟悉的车流、人流从高楼的峡谷中流过,她们打招呼或不打招呼都很自然。  在自己的小城里旅行,咬一口千阳的苹果,无须顾忌吃相的美与否;哼几句小曲,亦不会在意别人是否嘲笑自己五音不全。很享受独坐观鸟亭上,静听荷塘深处
期刊
提起羊肉泡馍,可能大家耳熟能详,馋涎欲滴。但提起大肉泡,虽然全国不是很有名,但在西府地区,家喻户晓,尤其千阳大肉泡,那可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啊,就连曾在凤翔做通判的北宋大文豪苏轼都夸千阳猪肉“至美”。而煮过猪肉的肉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扔掉实在有点可惜,就被乖巧的主妇们做成了肉鲜味美的大肉泡。那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的味道,一看就流口水,一吃让人回味无穷!  千阳在汉代时叫隃麋县,因千川、安坡一带有20
期刊
华岩寺,隶属千川村。  出千阳城东门,龙泉路迤逦东行,不到二里地,遇一巷,巷口牌楼书“华岩寺巷”。巷及脚下一渠水把民居分两边,巷东南七队抱团取暖,巷东北六队拧成一股绳。巷西老八队楼房一大片很辣眼。沿巷口北上,在原西华小学门口水渠横穿马路拐西,有两河交汇,戏楼泉流出一渠水从西而来。另一渠水从北下来,这渠水源头在水泥路尽头,是依对坡山东北崖根一泉。水泥砌的长方形蓄水池里两个成人胳膊粗的钢筋管子探出三五
期刊
自我诞生于个体,但个体可以选择见识、修养、个性以及各个维度的表现力范畴,甚至可以追求共相的蕴涵,像一个大的容器一样吸纳世界的灵气,然后反过来作用于自身的进步;个体可以是蝼蚁,但可以从一片花瓣中看到世界。也可以是猛兽,但也有细嗅蔷薇的深情、正义和善良。一个人有多大的视野,有时并不取决于双腿的贡献,而是思想的飞跃。有时候,一个瞬念就可以超越很多人的一生。每个人都与世界自觉或不自觉发生着关系,没有任何人
期刊
燕伋,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是西秦大地中华文明的传播者,是中华尊师第一台的奠基人,是千古流芳的圣人贤人。他似一座丰碑,是后人们难以忘却的人。  尊师重道的楷模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等等,这些都
期刊
一  步行至打碗碗花的地儿  有号称的一千个太阳  然而只碰到了  迎春花  崔家头  将军地  著名苹果房  二  纵一千个太阳在照  早已碰不到老师  一堆黄土掩风流  很少到正史的燕伋  在望鲁台上  已撂倒很多簸箕  三  信不信,仅仅想老师  也能成名流的  汧水向渭河奔去  把曾富庶的黄里镇  化作一片水域  四  真应了一句民谣  跟谁学习很重要  收谁做徒弟子  也非常重要  孔夫
期刊
西府人爱吃辣子,无论搅团、面皮、凉粉、臊子面,还是各种可口的凉盘小菜……无酸无味,不辣不香。辣味的主调料辣椒西府人叫它辣子,也是家家喜爱的菜肴。  俗话说:“馍馍夹辣子,一咬一豁子。”有了辣子,饭菜味道就是香。餐桌上几盘菜,辣子菜往往早早被吃个精光。  小时候,我家住渭北旱塬的一个小村庄,生产队在塬下千河滩的川道里有几十亩水浇沙田地。队里在那里除了种植秋粮玉米,也种辣子。  爷爷是生产队种辣子的老
期刊
你从先秦牧场的马蹄声中驰来  千山的岩石沉淀着你的大略雄才  马刨泉的清磨浓隃麋墨  泼洒你披甲执锐的风采  千年烟垒烽火台  犹闻杀声战鼓骇  热流在宽阔的血管里奔涌  一泻千里的豪气啊  把一統华夏的帷幕拉开  你从夕照延月的石门里涌来  朝流携霞向东去  斜阳横渡燕入怀  韦庄悠悠千阳阁中吟名篇  东坡开樽龙泉寺旁赋豪才  精美的石头唱着歌  似金的沙砾诗意澎湃  波涛的鸿笔啊  册印出秦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