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有”还是“没有”“中国式管理”这一命题上,管理学家们并没有达成共识,且不同学者对其看法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态度上的不同,还有概念界定、研究层次、理论框架等方面的区别。本文在清晰界定“中国式管理”定义的基础上,对支持其存在的两大类误区分别进行批判,进而提出无“中国式管理”,应超越“体用之争”,建设中国化的管理。
关键词: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批判 管理中国化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在中国,西方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和技术一直是管理学界的主流并占居主导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口号无疑更凸显了这种特点,所以每当提及管理学、管理学学习似乎都意味着对西方的学习、模仿与改造。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出了改革开放以前的空白期,在管理领域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对实践的探索越来越立足于实际和需求,具有鲜明的特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使管理学者更多的回归到对中国自己的研究,联系现实,将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文化提到了较高的研究位置。
二、研究意义
现有众多的关于“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有两种认识——有和没有“中国式管理”,并且,持有同一种观点的不同的管理学者也具有分析角度、逻辑思维和论证结构的差异。笔者的研究并非是为了说服某一派,这也远非我们能力之所及,而是从学术的角度给出一个我们看待“中国式管理”的视角和态度,或者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是在对前人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理论进行筛选将其整合到我们所定义的“中国式管理”框架内。本文将先从支持“中国式管理”这一角度进行论述,先破后立提出对“中国式管理”的批判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中国企业的不同结构、发展阶段、地域特征等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研究内容
对有还是没有“中国式管理”的历史文献研究和整理帮助我们对前人“中国式管理”的观点有了系统全面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并给出了“中国式管理”的定义:“中国式管理”是指在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管理哲学为内核,以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为保障,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形成较为丰富且成功的管理实践。它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以及本土性的特点,各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定义,笔者认为:“中国式管理”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管理学的中国化或者“本土化”。
1.中国式管理批判。
1.1对片面将中国式管理哲学或管理实践充当“中国式管理”的批判。词源学对“中国式”的“式”的解释是“价值”和“载体”的统一,是体系的建构,因此对一方的强调和对另一方的忽视必然不能使其成为概念上的“式”。支持“中国式管理”最为普遍的依据是存有中国管理哲学或者文化,这种观点以偏概全,片面地理解中国式管理。理念和文化要发生作用必然需要载体的存在,需要有承受其作用的客体来达到其被应用的目的,否则无载体的管理哲学只能是没有研究意义的空中楼阁,“中国式管理”亦然。所以单纯地将中国现今成功的管理实践称为“中国式管理”的做法同样是值得怀疑和否定的,管理实践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找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规律,通过列举具体措施和特点是远远不能成为构成“中国式管理”体系的要素。
1.2对形成完整体系的“中国式管理”的批判。以现代化后的传统管理哲学为基础固然满足了“中国式管理”体系第一层次的要求,但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层面呢?有学者将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与方法划分为管理科学,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即为中国式管理,原因在于科学具有一般规律和普遍适用性而管理制度与技术方法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中国式管理刍议》认为“中国式管理学科体系从管理学原理和管理实践上讲与西方管理学并无本原差异”。管理科学具有普遍性不假,是管理一般规律的总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产生这一科学背后的政治、社会、文化甚至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同样也不能否认管理科学产生后所自带的社会烙印。西方管理科学运用到中国管理中具有的水土不服迫使我们进行本土化,制度、技术方法等价值载体中文化内涵的改变、与改造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融合并不能成为将其称之为“中国式管理”的理由。有意弱化制度与技术产生的特定社会环境作用忽视其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趋向,认为管理科学具有普遍实用性且不分国界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此,中国管理科学是对西方管理科学的模仿、借鉴、吸收乃至一定范围的创新。而“风水轮流转”,中国即将继英美之后成为21世纪的中心”的唯心的、非科学的猜测是讨论中国式管理应避免的误区。
2.中国化的管理。“中国式管理”由台湾地区学者曾仕强先生提出却在大陆地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吸引了众多管理学者的注意,至于在为什么会形成这股热潮,张羿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中国企业在引进西方管理体泵的时候,有“食洋不化”的现象,因此,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要结合中国管理实际的管题理论;中国式管理迎合了这种需要;在中国经济起飞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自豪感逐步增强,并盼望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以与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相匹配;一些中国企业在没有完整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因此希望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中国自己的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式管理”的提出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比较而言,“中国化”是一个继承、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的动态变迁过程,而“中国式”是多层次、多内容相对稳定和完整的体系。所以“中国化的管理”这一名词要比“中国式管理”更为科学严谨,既符合学术研究的规矩也对中国管理现实进行了概括。
中国具有自己特有的管理资源,它不仅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日本。仅仅从文化资源的角度看,除了众所周知的长期儒家思想的浸润,还有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与发达国家的重大差别。近代以来,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直至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也构成中国式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管理学的学理建设,必须发掘这种特有资源的内涵,探讨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这种特色,不是简单的嫁接,更不是一般的组合,而是普遍规律与自身文化资源的浑然一体,走出“体”“用”二分法的死胡同。这就要求我们对待管理,必须具有自身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又熟练掌握当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使学术研究和中国国情融会贯通。
四、结语
就目前的“中国式管理”研究而言,不同的管理学者的研究具有模糊性,研究范式不明,同一个名词具有不同的内涵,而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引起争论和歧义的根本所在。但无论是对“中国式管理”还是“管理的中国化”的研究都是人们关注中国管理现状、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教训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过程中对传统的继承、对西方的学习以及融合后的创新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需求,是为在西方管理学占主流的时代找到一条更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道路。学者诸如曾仕强“了解中国人的行为,顺着中国人的道理而调节自己的言行”的看法固然正常,但根据此一点得出有“中国式管理”的结论未免武断。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从我们的文化中去发掘一些管理的本质性的东西,因为只有从文化层面去理解管理,这种管理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不过这种思维方式和“中国式管理”完全不同,我们需要更大的智慧,來探究管理的文化本质,而不是用管理来包装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名.“中国式管理”批判[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3):62-64.
[2]王利平.“中魂西制”——中国式管理的核心问题[J].管理学报.2012.
[3]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使用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批判 管理中国化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在中国,西方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和技术一直是管理学界的主流并占居主导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口号无疑更凸显了这种特点,所以每当提及管理学、管理学学习似乎都意味着对西方的学习、模仿与改造。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出了改革开放以前的空白期,在管理领域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对实践的探索越来越立足于实际和需求,具有鲜明的特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使管理学者更多的回归到对中国自己的研究,联系现实,将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文化提到了较高的研究位置。
二、研究意义
现有众多的关于“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有两种认识——有和没有“中国式管理”,并且,持有同一种观点的不同的管理学者也具有分析角度、逻辑思维和论证结构的差异。笔者的研究并非是为了说服某一派,这也远非我们能力之所及,而是从学术的角度给出一个我们看待“中国式管理”的视角和态度,或者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是在对前人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理论进行筛选将其整合到我们所定义的“中国式管理”框架内。本文将先从支持“中国式管理”这一角度进行论述,先破后立提出对“中国式管理”的批判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中国企业的不同结构、发展阶段、地域特征等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
三、研究内容
对有还是没有“中国式管理”的历史文献研究和整理帮助我们对前人“中国式管理”的观点有了系统全面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并给出了“中国式管理”的定义:“中国式管理”是指在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管理哲学为内核,以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为保障,通过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形成较为丰富且成功的管理实践。它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以及本土性的特点,各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定义,笔者认为:“中国式管理”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管理学的中国化或者“本土化”。
1.中国式管理批判。
1.1对片面将中国式管理哲学或管理实践充当“中国式管理”的批判。词源学对“中国式”的“式”的解释是“价值”和“载体”的统一,是体系的建构,因此对一方的强调和对另一方的忽视必然不能使其成为概念上的“式”。支持“中国式管理”最为普遍的依据是存有中国管理哲学或者文化,这种观点以偏概全,片面地理解中国式管理。理念和文化要发生作用必然需要载体的存在,需要有承受其作用的客体来达到其被应用的目的,否则无载体的管理哲学只能是没有研究意义的空中楼阁,“中国式管理”亦然。所以单纯地将中国现今成功的管理实践称为“中国式管理”的做法同样是值得怀疑和否定的,管理实践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找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规律,通过列举具体措施和特点是远远不能成为构成“中国式管理”体系的要素。
1.2对形成完整体系的“中国式管理”的批判。以现代化后的传统管理哲学为基础固然满足了“中国式管理”体系第一层次的要求,但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层面呢?有学者将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与方法划分为管理科学,认为中国管理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即为中国式管理,原因在于科学具有一般规律和普遍适用性而管理制度与技术方法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中国式管理刍议》认为“中国式管理学科体系从管理学原理和管理实践上讲与西方管理学并无本原差异”。管理科学具有普遍性不假,是管理一般规律的总结,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产生这一科学背后的政治、社会、文化甚至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因素,同样也不能否认管理科学产生后所自带的社会烙印。西方管理科学运用到中国管理中具有的水土不服迫使我们进行本土化,制度、技术方法等价值载体中文化内涵的改变、与改造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融合并不能成为将其称之为“中国式管理”的理由。有意弱化制度与技术产生的特定社会环境作用忽视其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趋向,认为管理科学具有普遍实用性且不分国界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因此,中国管理科学是对西方管理科学的模仿、借鉴、吸收乃至一定范围的创新。而“风水轮流转”,中国即将继英美之后成为21世纪的中心”的唯心的、非科学的猜测是讨论中国式管理应避免的误区。
2.中国化的管理。“中国式管理”由台湾地区学者曾仕强先生提出却在大陆地区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吸引了众多管理学者的注意,至于在为什么会形成这股热潮,张羿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中国企业在引进西方管理体泵的时候,有“食洋不化”的现象,因此,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要结合中国管理实际的管题理论;中国式管理迎合了这种需要;在中国经济起飞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自豪感逐步增强,并盼望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以与所取得的经济成就相匹配;一些中国企业在没有完整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因此希望从自己的经验中总结出中国自己的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式管理”的提出有其一定的社会基础,比较而言,“中国化”是一个继承、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的动态变迁过程,而“中国式”是多层次、多内容相对稳定和完整的体系。所以“中国化的管理”这一名词要比“中国式管理”更为科学严谨,既符合学术研究的规矩也对中国管理现实进行了概括。
中国具有自己特有的管理资源,它不仅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日本。仅仅从文化资源的角度看,除了众所周知的长期儒家思想的浸润,还有中国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与发达国家的重大差别。近代以来,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直至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也构成中国式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管理学的学理建设,必须发掘这种特有资源的内涵,探讨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这种特色,不是简单的嫁接,更不是一般的组合,而是普遍规律与自身文化资源的浑然一体,走出“体”“用”二分法的死胡同。这就要求我们对待管理,必须具有自身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又熟练掌握当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使学术研究和中国国情融会贯通。
四、结语
就目前的“中国式管理”研究而言,不同的管理学者的研究具有模糊性,研究范式不明,同一个名词具有不同的内涵,而这也是“中国式管理”引起争论和歧义的根本所在。但无论是对“中国式管理”还是“管理的中国化”的研究都是人们关注中国管理现状、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教训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个过程中对传统的继承、对西方的学习以及融合后的创新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需求,是为在西方管理学占主流的时代找到一条更适合我们自己发展的道路。学者诸如曾仕强“了解中国人的行为,顺着中国人的道理而调节自己的言行”的看法固然正常,但根据此一点得出有“中国式管理”的结论未免武断。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从我们的文化中去发掘一些管理的本质性的东西,因为只有从文化层面去理解管理,这种管理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不过这种思维方式和“中国式管理”完全不同,我们需要更大的智慧,來探究管理的文化本质,而不是用管理来包装文化。
参考文献:
[1]杨名.“中国式管理”批判[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3):62-64.
[2]王利平.“中魂西制”——中国式管理的核心问题[J].管理学报.2012.
[3]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使用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