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遗址旧石器材料的再研究

来源 :人类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秦岭南麓的梁山遗址是汉水流域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研究历史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又进行过3次野外考察,共发现有十几处旧石器地点,发表了初步研究报告.本文从技术、类型学角度对当时在梁山龙岗寺地点中采集的部分标本进行研究,表明梁山遗址是一个含手斧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工业,工具类型包括砍砸器、石球、手斧、薄刃斧、刮削器、凹缺器等.梁山遗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该石器工业在中国南、北方旧石器文化关系中具有纽带作用.
其他文献
2018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发布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该指南关于手足口病的病因治疗(抗病毒治疗)部分指出,IFN-α喷雾或雾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早期使用可有
2004年5月初,在对延边和龙石人沟旧石器遗址的调查中,在山坡台地的黄色亚黏土和含黄色砂质土的角砾层内获得40件黑曜岩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和使用石片、刮削器、雕
目的:研究300名正常白族人的手掌主线分布,为人类学、医学、遗传学提供正常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手续下,捺印调查对象的手纹。结果:A主线,Ⅲ型占96%、Ⅴ型2.17%、Ⅰ型1.83%;B主线,Ⅴ型93%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出土的14例战国中晚期的颅骨(男性11例,女性3例)进行了人类学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
幽古华夏,广袤神州,万物竞生。这片浩瀚的土地,埋藏着亿万年间沧海桑田、生物进化的实证——古生物化石。它们虽生命已逝,却依然栩栩如生,昭示着进化的历程和生命的永恒。化石是万
目的 分析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和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双重耐药HBV株临床检出特点和表型特性,为临床优化抗病毒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6 553例慢性HBV感染
期刊
期刊
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最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心源性腹痛也常见于报道,临床医生对此有足够重视,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早在七十年代也曾有报道,但临床重视不够,尤其在院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