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课程“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722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针对空气调节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点和一些高校在实施“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改革时所遇到的困难,提出在空气调节课程教学中实施“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和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空气调节课程; 校企联合;项目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9004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专业调整新设置的一个专业,由原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供暖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合并而成,增加了建筑电气方面的内容。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商定建议各级各类院校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1]。
  空气调节课程(部分院校称暖通空调、空调工程或中央空调)是建筑環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是一门面向应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面向工程的科技人才[2-3]。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将课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4]:理论教学阶段、实习阶段、设计阶段。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缺点:(1)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3)注重对单项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得到的技能大多是片面的、孤立的,缺乏对工程实践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针对空气调节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高校提出“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但这些高校在实施“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笔者提出的“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不仅克服了空气调节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也克服了“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一、“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以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了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将实践和项目贯穿于教学始终,用任务和项目引入新知识,把教学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设计成一个或几个项目,以项目(或工作任务)为载体,学习的内容是工作任务,由浅入深,让学生掌握所需要的知识要点。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以项目为明线,以各个章节的知识为暗线来布置教学任务,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5]。
  “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项目的完成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参与项目使学生接触到工程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而且项目的开放性和整体性,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空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综合思维能力。(3)“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以感性的认知来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性知识的掌握[6]。
  二、“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在空气调节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困境
  项目驱动型教学法首先由高职院校引入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中。2010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把项目教学法应用在供热空调专业的几门专业主干课上,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分成五个阶段:确定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和评估、归纳或成果应用[7]。2011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骞等对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流程、课程典型工作任务的归纳、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看法[8]。2012年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田荣娟分析了目前高职“通风与空调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介绍了项目化教学的含义及特征,并提出了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9]。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玉香对项目法教学中项目课程的构建、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及项目化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在高职院校课程项目的构建中应避免项目过大[10]。
  虽然很多院校在实施项目化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实践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阻碍了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步伐[11]。
  困难一:课程项目的开发与工程实际脱离,不能很好地覆盖所有知识面。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是在学生获得必备的前期知识储备基础上,从实际的岗位分析入手将教学课程的知识点构建成项目或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工程实际的综合思维能力。但是,在项目的选择上常常会碰到项目与实际工程脱节,项目的覆盖面不够,项目的选择没有解决好知识的分配问题。
  困难二:缺少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师是学科性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不能根据课程目标开发适合的项目或模块,对学生实施项目的过程不能很好地引导。
  困难三:缺少与“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相配套的实训条件。高校实验室等原有的实训基础设施是按学科性课程模式配套的,不是按照项目的完成需要来建设的,因此只能完成对单项知识的验证性试验,而不能完成综合性训练。从技术水平来看,高校实训条件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脱节。
  三、“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在空气调节课程中的实施
  (一)“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思路
  校企联合,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因此,“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既保留“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注重
  学生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特点,又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的实训项目、实训场所和工程技术人才解决在“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中遇到的困难。
  (二)“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在空气调节课程实施“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之前,笔者对近几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本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比较广,其中有设计、咨询和监理、施工安装、设备制造和运行管理等方向。而根据硕士研究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就业主要方向为设计单位和研发单位。
  学生今后将主要在设计、施工和安装单位工作,据此,笔者确定了以下实施步骤。
  (1)在课程实施之初,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带领全部学生参观各种已经建成的空调系统,从而使学生对不同的空调系统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为课程的进一步学习作准备。
  (2)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依托已建成的实训基地,让学生与企业有经验的工程师结成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师徒”关系,在课余时间跟进某个刚刚开始的工程,以便对中央空调的系统组成和工程的施工安装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非常重要的一步。
  (3)课程设计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在讲空调的室内外参数时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带着任务上课,空气调节理论课程的进行过程,就是学生为完成和完善课程设计而不断思考的过程。在项目的设计上,邀请设计院有经验的设计师进行把关,并针对课程设计的过程和设计中注意事项进行专题讲座。学生进行的项目应该是这些设计师正在做的或已经做过的项目,也可以让学生在课程设计结束后将自己的设计和有经验设计师的设计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工程项目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校企联合,项目驱动型”教学模式典型任务实例
  根据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对空气调节课程中应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简化和提炼,最终归纳出以下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跨学科招生的背景下,由于知识背景差异性、绿色建筑复杂性、模拟技术多样性等原因,传统教学方法很难使研究生在培养计划内掌握绿色建筑数字化模拟技术。天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基于教学实践,通过制定跨学科基本素质、跨学科模拟技能、跨学科实践能力3个阶段培养计划,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新型教学方法,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对该方法的效果进行说明。  关键词:跨学科;绿色建
期刊
摘要:文章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及科学计算软件Mathematica建立岩石地下工程数字教学平台。通过FLAC数值模拟,形象和直观地展现围岩中二次应力分布及规律,并解释了新奥法初期支护的原理;采用Mathematica对理论解析解进行可视化处理,形象展现围岩力学参数对二次应力分布的影响。该平台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和拓展数值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地下工程;岩
期刊
摘要:通过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示范性实验项目“活性炭吸附实验”的建设,对示范性实验项目的内涵与特色,目标与原则,实验的内容、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示范性实验项目建设现已初见成效,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关键词:示范性实验项目;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教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TU9912;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和创新,形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主要内容有搭建多级结构创新大赛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设“卓越工程师”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以“设计院模式”为蓝本,构建 “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新模式。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性教学体系;结构创新大赛;校企合
期刊
摘要:近年来,翻转教学模式(FCM)正成为日渐兴起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实施FCM是否具有可行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FCM主要特征和国内高等教育现状,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FCM教学改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选课分流、完全FCM、部分FCM、混合FCM的概念设计,以土木工程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提出了实施混合FCM的初步设计。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是对建筑学专业五年本科教学的综合性检阅,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对毕业设计教学的思考与优化,关注毕业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探索一种多学科协作、研究和教学互为促进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满足当前毕业生去向多元化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文章通过“生产性要素融入的绿色社区研究与设计”课题对“有农社区”这一学科前沿领域进行研究,对多学科联合的研究性毕业设
期刊
摘要:文章在明确绿色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定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规划与开发过程及实验课程体系,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成与要求,从实验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建设、资源共享建设4个方面归纳了中心管理机制和共享机制。研究结果可为中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也可为其他同类虚拟仿真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
期刊
摘要:联系岩土工程实践,以及岩体的不可透视性、赋存环境复杂性等特征,提出了虚拟现实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并结合深部井巷工程介绍了该平台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基于该平台的教学方法改造提升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安全轻松的虚拟环境中学习、感知实际工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真实环境中实际工程问题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岩土工程;虚拟现实;
期刊
摘要: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经过六年毕业环节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了高等教育专业毕业设计的新型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培养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相结合的创新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阐述了重庆大学工程管理多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创新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探索了毕业设计基本教学规律、设计题目选择与联合设计运行机制和毕业设计保障及管理方式,为培养具备知识融合性、能力综合性和多专业协调性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独立学院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提出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毕业设计工作中,构建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近3年的实践证明,该管理体系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科教育;毕业设计;全面质量管理;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6010906  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