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下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发展影响因素及应对思路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re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局部地区逆全球化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呈上升态势,有些高技术产业仍处于“卡脖子”境况.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已较为完整,但各细分行业仍存在对外依存度高、各行业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且合作较少等问题.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链多个环节发展的因素有研发投入、政府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等.由此,结合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加大研发投入、精准施策、强化区域融合、对接国内大市场需求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个国家金融状况的相关性和联动性不断上升,产生了所谓的全球金融周期.全球金融周期受美国货币政策和全球风险偏好的驱动,两者的变化通过跨境资本流动、金融机构杠杆率、信贷和资产价格进行传导.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跨境银行在全球金融周期传导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危机后,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逐渐上升.中国与全球的金融状况联动性较高,随着与国际资本市场融合度以及外国投资者参与度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对于全球金融周期的敏感性也会进一步增强,这会给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成为亚太乃至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不断深入导致全球价值链整体或部分环节数字化,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日益凸显.基于此,文章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实证检验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差异对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均对增加值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复杂价值链出口的影响更显著.在行业层面,出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能有效增加其服务业国内增加值的出口,而进出口国数字经济均衡发展将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同时,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贸易双方综合数字经
拜登就职总统以来,美国气候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本文基于对拜登政府气候新政动因和特点的分析,提出拜登政府重返《巴黎协定》、谋求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领导权,不仅强化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转型,国际能源格局也将面临新一轮洗牌.本文认为,拜登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利于中美重新加强在气候及能源领域务实合作,但也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中国能源转型发展带来更大的外部压力和不确定性.中国应当密切跟踪拜登政府相关政策进展,对外推动中美气候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加快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对
当前,国际贸易呈现关税自由化与非关税措施(NTMs)逐渐上升新趋势.文章通过筛选我国官方文件和通告中的NTMs,并将其与1992~2012年间我国HS-6位产品关税和进口数据匹配,实证探讨NTMs对货物进口的影响.文章发现:我国实施的NTMs平均抑制了进口概率和进口来源国数目的 增加,促进了进口额与进口产品种类的增长.具体地,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了工业品的进口额和进口种类增长,且对发达国家的促进效应更大;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抑制了农产品进口额增长,且对发展中国家的抑制效应更大,并促进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进
本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历程,论述中国对外开放从基于知识学习和技术引进的“单向开放”,转向基于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经贸双向开放”,再到基于规则、体制、理念双向交流互鉴的“制度型开放”,逐步发展升级.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与市场经济学的视角,总结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经济学经验,强调开放的核心是学习,各类市场主体在学习中转变思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同时开放需要政府精心管理和引导.这些经验对于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本文建议,保持和扩大知识开放,发挥各类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功能,积极主动对
税收政策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促进“双循环”具有支撑作用.文章先从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环境3个层面分析税收政策刺激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促进“双循环”的作用机理;再评估2008年以来减税降费政策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正向效果,同时指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税收政策在促进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上也存在负面效应;最后提出税收政策改革建议,以期助力居民消费扩容升级.
全球性经济问题不断出现暴露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诸多问题,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受地缘政治以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滞缓并始终缺位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应积极贡献体现东亚区域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案.东亚方案应着重解决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平等缺位、合作缺位、责任缺位,倡导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发展、以“开放的区域主义”维护全球经济治理的多边体制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国是东亚区域的核心国家,应积极发挥作用保障东亚方案的有效可行,推动
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自贸区建设主导新一代经贸规则制定,力图影响国际经济新秩序走向.欧盟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较高,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在面临金融危机、疫情等系统性外部风险时逐渐显现.对此,欧盟通过积极签署自贸协定,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以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在分析欧盟自贸区建设的逻辑、已签署主要自贸协定的特点及最新政策动向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自贸区建设对欧盟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为优化我国自贸区布局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于1992年正式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并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开放政策.文章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沿边开放政策的梳理和分析,归纳了沿边开放政策的演进历程和实践特征,并在对政策成效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新发展格局下的沿边开放政策进行了反思和展望,提出要重新认识沿边地区作为"开放前沿"的历史发展阶段,进一步明确沿边开放的战略定位,构建更具系统性、合规性和精准性的沿边开放政策体系.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作为全球首个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专项协定,具有模块化、包容性和促进数字产业跨境合作的典型特点.本文从产业和企业两个维度构建数字价值链的概念框架,分解为领导型数字企业、本国创新系统和数字企业技术与学习能力三大主体,梳理了三大主体之间通过促进路径和反馈路径产生的关联性,提出了DEPA从激励领导型企业、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数字技能、加强价值链治理话语权与完善顶层设计等五个方面全方位促进中国数字价值链构建与升级的机理.通过阐述DEPA影响数字价值链动态演进的四条路径,即渐进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