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诊疗儿童患者的主力军之一,儿科规培医生的岗位责任重大。采取能高质量培养儿科新生力量的办法,提高儿科规培学员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心理抗压能力、沟通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等,培养出具备岗位胜任力的优秀儿科医生,更好地为广大儿童患者服务。
[关 键 词]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位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166-02
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儿科医师23万,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92名。尽管离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科执业(助理)医师1.5人的标准还有差距,但我国儿童医疗资源较少的情况已有明显缓解。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着力加强儿科的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健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由此可见,对儿科临床人才的培养重点,已从增加数量转移到了增强质量。
儿科规范化培训学员是儿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人员,他们承担了接诊和处理患者、医疗文书撰写、辅助手术操作等诸多日常工作。与高年资医生相比,儿科规培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工作压力是对其岗位胜任力的检验。此外,我国儿科医疗资源欠丰富,使得培养优秀儿科医生成为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正确培养和提高儿科规培医师岗位胜任力,使他们成为优秀儿科临床人才、丰富儿科医疗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科规培医生的岗位胜任力
胜任力是为了将某一领域中卓越工作者和普通工作者进行区分,既通过某些特征来区别优秀个体与一般个体。《柳叶刀》(Lan-cet)发布的针对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卫生岗位胜任力包括,“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审慎、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为此,我国制定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以医疗卫生系统、医学院校为基础,进行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改革。
2018年印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总则(试行)》对规培进行了内容与标准的指导,提出了“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缜密的临床思维和过硬的临床基本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相关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的目标。针对儿科规培,不仅重视对儿科(尤其是亚专科,如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其他能力也做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职业素养、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学习提升能力等。很多规培单位参照岗位胜任力标准探索了提高儿科规培学员质量的方法,在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能力的培训,如职业精神、医患沟通技巧、演讲口才、文献搜集能力、科研思路与试验设计等,并取得了提升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预期目标。
二、对儿科规培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对策
目前关于儿科规培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型研究不多,结合儿科卓越医生的岗位胜任力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的要求,应当关注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心理抗压能力、沟通能力、科研和教学能力五个大的方面。
(一)专业知识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专业知识是儿科医生培养的基础条件和必备环节。《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明确要求学员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能独立处理病人。但如果遇到新发突发传染病事件,则应当及时向儿科规培医生传递相关专业知识,如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标准、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等。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尤其应当学习个人防护措施的穿脱方法,首先通过文字或视频学习穿脱流程,再由老师强调流程中应特别重视之处,最后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知识。除了自我防护以外,还应当掌握病房或门急诊环境下发熱患者的诊治流程,出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的防控、转诊、上报流程等。
在当前生物医学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逐步探索疾病的致病机制,临床工作者不断总结临床诊疗方案,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儿科规培医生需关注相关论文、报道、公告等,持续广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岗位胜任力。
(二)职业素养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职业素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包括医生这一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也包含在执业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尽管良好的人文素养及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但住院医师培养规范化培训阶段是加强职业素养相关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契机。
第一,树立自己能胜任工作的信心。这需要通过牢固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来建立。第二,树立尊重科学的观念。提醒儿科规培医生注意,我们对疾病的认识较浅,新药、新疗法尚在探索阶段,应当尊重科学程序、坚持科学态度,规范收治、诊疗流程。第三,树立“医术为本,医德为先”的风气。通过引用道德楷模医护的事迹,提升年轻医师对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心理抗压能力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儿科规培医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当前较为突出的医患矛盾下,存在担心和焦虑的心情是正常的。首先,应正视焦虑的情绪,儿科规培医生的教育者和上级医生应当对其理解和宽慰,并做好榜样。其次,作为儿科规培医生,应当积极调整心情。如进行缓解焦虑的活动、与信任的人交流等。再次,尽可能有规律地工作和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优质蛋白质等,提升免疫力、缓解焦虑。最后,规培单位可以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手段,提前进行心理疏导。
(四)沟通能力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儿科规培医生进行医疗救治和临床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和儿童。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患儿都难以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所以儿科医生的主要沟通对象是患儿家属。在孩子生病时,家长的焦虑情绪可能导致沟通效率下降,容易引发矛盾,所以儿科医生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儿科规培医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如实告知患儿病情,并尽可能解释病情的传播途径、已知的诊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达到长期有效沟通的目的。其次,提升沟通的专业技能。通过主动学习上级医生在进行医患沟通时的方法和技巧,做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转归,运用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来确保医疗工作的实施。最后,采用非语言沟通的方法与患儿建立良好互动。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包括利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眼神等开展情感交流。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与患儿的直接交谈,通过点头、手势等动作向患儿传递关心和爱护。
(五)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培养规培医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和方法,是提升岗位胜任力的重要举措。为了临床诊疗手段的科学发展,很多科研攻关工作都在推进。一方面可以学习科研成果背后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场景;另一方面还可以树立科研理念、学习科研思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也是培养儿科规培医生教学能力的契机。针对患儿和家属,宣教疾病的防控知识,引导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亲人朋友,宣教疾病的预防措施,普及健康理念。尤其可以发挥儿科医生的专业能力,针对有婴幼儿、儿童的家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结论
儿科规培医生是儿科医疗的重要储备力量,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为守护儿童健康竭尽全力。为了丰富儿科医疗资源,提升儿童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心理抗压能力、沟通能力、科研与教学能力五个方面加强儿科规培学员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未来能发展出一批优秀的儿科医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儿童患者。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09.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Z].2020.
[3]Byrne MW.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care in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case narratives:astuteness and advocacy fall short without audacity[J].Clinical scholars review,2015,8(1):59-65.
[4]黃卫,邓婉君,夏欧东.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教育改革中外比较[J].医学与社会,2018,31(6):83-86.
[5]Julio Frenk,Lincoln Chen,Zulfiqar A Bhutta,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2010.
[6]李静,肖延风,杨琳,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儿科住院医师一体化规范化培训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46-47.
◎编辑 鲁翠红
[关 键 词]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位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166-02
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儿科医师23万,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92名。尽管离发达国家每千名儿科执业(助理)医师1.5人的标准还有差距,但我国儿童医疗资源较少的情况已有明显缓解。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着力加强儿科的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健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由此可见,对儿科临床人才的培养重点,已从增加数量转移到了增强质量。
儿科规范化培训学员是儿科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人员,他们承担了接诊和处理患者、医疗文书撰写、辅助手术操作等诸多日常工作。与高年资医生相比,儿科规培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工作压力是对其岗位胜任力的检验。此外,我国儿科医疗资源欠丰富,使得培养优秀儿科医生成为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正确培养和提高儿科规培医师岗位胜任力,使他们成为优秀儿科临床人才、丰富儿科医疗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科规培医生的岗位胜任力
胜任力是为了将某一领域中卓越工作者和普通工作者进行区分,既通过某些特征来区别优秀个体与一般个体。《柳叶刀》(Lan-cet)发布的针对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卫生岗位胜任力包括,“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审慎、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为此,我国制定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以医疗卫生系统、医学院校为基础,进行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医学教育改革。
2018年印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总则(试行)》对规培进行了内容与标准的指导,提出了“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缜密的临床思维和过硬的临床基本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相关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的目标。针对儿科规培,不仅重视对儿科(尤其是亚专科,如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其他能力也做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职业素养、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学习提升能力等。很多规培单位参照岗位胜任力标准探索了提高儿科规培学员质量的方法,在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能力的培训,如职业精神、医患沟通技巧、演讲口才、文献搜集能力、科研思路与试验设计等,并取得了提升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预期目标。
二、对儿科规培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对策
目前关于儿科规培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型研究不多,结合儿科卓越医生的岗位胜任力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则的要求,应当关注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心理抗压能力、沟通能力、科研和教学能力五个大的方面。
(一)专业知识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专业知识是儿科医生培养的基础条件和必备环节。《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明确要求学员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并能独立处理病人。但如果遇到新发突发传染病事件,则应当及时向儿科规培医生传递相关专业知识,如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标准、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等。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学习。尤其应当学习个人防护措施的穿脱方法,首先通过文字或视频学习穿脱流程,再由老师强调流程中应特别重视之处,最后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知识。除了自我防护以外,还应当掌握病房或门急诊环境下发熱患者的诊治流程,出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的防控、转诊、上报流程等。
在当前生物医学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科研工作者逐步探索疾病的致病机制,临床工作者不断总结临床诊疗方案,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儿科规培医生需关注相关论文、报道、公告等,持续广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岗位胜任力。
(二)职业素养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职业素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既包括医生这一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也包含在执业中表现出的职业道德、医学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尽管良好的人文素养及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但住院医师培养规范化培训阶段是加强职业素养相关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契机。
第一,树立自己能胜任工作的信心。这需要通过牢固专业知识、积累临床经验来建立。第二,树立尊重科学的观念。提醒儿科规培医生注意,我们对疾病的认识较浅,新药、新疗法尚在探索阶段,应当尊重科学程序、坚持科学态度,规范收治、诊疗流程。第三,树立“医术为本,医德为先”的风气。通过引用道德楷模医护的事迹,提升年轻医师对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心理抗压能力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儿科规培医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当前较为突出的医患矛盾下,存在担心和焦虑的心情是正常的。首先,应正视焦虑的情绪,儿科规培医生的教育者和上级医生应当对其理解和宽慰,并做好榜样。其次,作为儿科规培医生,应当积极调整心情。如进行缓解焦虑的活动、与信任的人交流等。再次,尽可能有规律地工作和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优质蛋白质等,提升免疫力、缓解焦虑。最后,规培单位可以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手段,提前进行心理疏导。
(四)沟通能力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儿科规培医生进行医疗救治和临床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和儿童。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患儿都难以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所以儿科医生的主要沟通对象是患儿家属。在孩子生病时,家长的焦虑情绪可能导致沟通效率下降,容易引发矛盾,所以儿科医生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儿科规培医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应如实告知患儿病情,并尽可能解释病情的传播途径、已知的诊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达到长期有效沟通的目的。其次,提升沟通的专业技能。通过主动学习上级医生在进行医患沟通时的方法和技巧,做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转归,运用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来确保医疗工作的实施。最后,采用非语言沟通的方法与患儿建立良好互动。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包括利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眼神等开展情感交流。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重视与患儿的直接交谈,通过点头、手势等动作向患儿传递关心和爱护。
(五)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岗位胜任力培养
培养规培医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和方法,是提升岗位胜任力的重要举措。为了临床诊疗手段的科学发展,很多科研攻关工作都在推进。一方面可以学习科研成果背后的技术手段和应用场景;另一方面还可以树立科研理念、学习科研思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也是培养儿科规培医生教学能力的契机。针对患儿和家属,宣教疾病的防控知识,引导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亲人朋友,宣教疾病的预防措施,普及健康理念。尤其可以发挥儿科医生的专业能力,针对有婴幼儿、儿童的家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结论
儿科规培医生是儿科医疗的重要储备力量,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为守护儿童健康竭尽全力。为了丰富儿科医疗资源,提升儿童医疗服务能力,通过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心理抗压能力、沟通能力、科研与教学能力五个方面加强儿科规培学员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未来能发展出一批优秀的儿科医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儿童患者。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09.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Z].2020.
[3]Byrne MW.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care in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case narratives:astuteness and advocacy fall short without audacity[J].Clinical scholars review,2015,8(1):59-65.
[4]黃卫,邓婉君,夏欧东.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医学教育改革中外比较[J].医学与社会,2018,31(6):83-86.
[5]Julio Frenk,Lincoln Chen,Zulfiqar A Bhutta,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2010.
[6]李静,肖延风,杨琳,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儿科住院医师一体化规范化培训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46-4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