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什文《林中水滴》的生态话语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М·普里什文是20世纪苏联文学巨匠,被誉为“大自然的歌手和画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林中水滴》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在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矛盾日益凸显的环境下,对生态话语的研究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由此产生了语言学和生态学交叉的新兴学科—生态语言学。生态话语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对象,通过语言分析揭示语篇中潜藏的生态意识。本文是对生态话语分析的一种尝试。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篇章功能对普里什文的散文集《林中水滴》进行生态视角的话语分析,试图揭示作者生态观的语言表达特点,阐释作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亲和自然的生态观,唤醒人们对其他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认识,激发我们对建构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良好关系的思考。第一章详细介绍了生态话语研究的理论基础,即生态语言学的两大研究范式和话语的概念,阐释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对生态话语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科学生态话语、法律生态话语、大众传媒生态话语和艺术生态话语,描述了这四类生态话语的特点。第二章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人际功能的语气、情态、评价系统、篇章功能的主述位和句际联系等方面对《林中水滴》生态话语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第三章分析影响普里什文生态观形成的因素。从历史方面来说对普里什文创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是俄罗斯地理环境以及工业化进程下的苏联生态状况;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传统主题以及宗教环境对普里什文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普里什文个人生活经历对其生态观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本文通过对《林中水滴》的生态话语研究来体现普里什文的生态价值取向:通过对及物性系统的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的分析描述来体现作者尊重自然、亲和自然的自然生态观;在人际关系方面使用比喻、拟人、修饰语等手段展现世间万物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社会生态观;在篇章功能方面通过对主述位关系和句际联系的分析,我们发现普里什文主要是使用动植物作为主位,由此可见,他更多的是关注自然界的动植物,而不是人类。
其他文献
给产后5天内诊断为脂肪肝的9头患牛投服烟酸、胆碱和纤维素酶。同时采血测定血浆内孕酮(P<sub>4</sub>)含量,并监测受试牛产后繁殖力指标:子宫复旧时间、产后首次排卵时间、首
中小型肉种鸡场在我国北方占有很大比重,这些种鸡场的生产成绩即每只人舍母鸡生产的鸡雏数(或产蛋数)普遍偏低,只达种鸡供应商要求水平的80%左右.其重要原因是产蛋鸡特别是肉
人体塑化展争议背后的伦理问题受到学界广泛关切。生命奥秘博物馆标本的展览是由国外人体塑化展演变而来,它是黑色旅游认知问题研究的重要案例,透过参观者视角揭示人体塑化展在生命伦理构建中的作用与意义是亟需解决和研究的学术问题。本文以成都与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为研究案例,采用定量研究设计,从游客感知的视角设计调研问卷,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揭示参观者动机、体验与价
<正> 为了更好地提高肉仔鸡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在肉仔鸡生产的几个重要环节上做些较为细致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品种选择 肉仔鸡的生产水平首要取决于种
"民以食为天",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追溯和危机处理手段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城市农产品质量与追溯体系建设可将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
【正】 (一)熊伯龙,字次侯,号塞斋,晚年别号钟陵,湖北汉阳人(今汉阳县(?)山人民公社红升大队燕子咀小队)。据康熙九年王清所撰《谷诒堂全集&#183;序》,他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
―、引言为把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状况,为有针对性促进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发展,满足国家和高校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要求提供参考,我们展开了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
【正】 杜诗号称诗史,肇自晚唐孟棨《本事诗》,又经宋人宣扬,后世遂奉为的论。第明人杨慎于此颇持异议:“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直于直陈时事……乃其下乘末
通过文献梳理,并参考近代考古发掘所得材料以及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认为,秦众多都城中,雍城在建都历时、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都城规制与布设、文化积淀、都城级别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