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动”让语文课堂走出困境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an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兴趣,让学生“想”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学习源于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中,老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浓厚、高涨,就会主动而有兴趣地去探求他们的未知,并且兴趣盎然地渴求更宽更广的知识,也会感到学习的快乐。因此课前我们就要精心设计好自主互动高效的课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内结合多种互动平台,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西风胡杨》一文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后看图,再由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这时学生就会在指定的学习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规定时间里跃跃欲试。我就给学生充分的肯定,这样更加关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二、激励,让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中,激励手段能有效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尊重学生,欣赏、鼓励地评价学生,是成功、高效课堂的秘诀。为此,老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成果的评价,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快乐学习的巨大动力。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抓住学生讨论过程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营造开放自由、民主互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如在教学《神鸟》一文时,我特意给平时课堂上不够活跃的几个学生,他们一个展示的空间,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各种互动中去。课前我精心设计问题如:你认为神鸟还有什么神功?在让他们进行四人小组互动合作,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汇报时,有的学生说神鸟还会帮病人治病;有的学生说神鸟还会帮我们人类治理环境……从他们的一个个大胆的想象中,我知道他们都是极富爱心的孩子。我立刻表扬了他们,此时我看到了扬在他们脸上的自信。
  三、质疑,让学生“好”学
  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老师在课前一定得精心备好课,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才能充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进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互动学习上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授《珍珠鸟》一文时,我让学生先依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想弄懂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如:怕人的鸟为什么后来不怕人了?为什么要强调那是一种怕人的鸟?写小珍珠鸟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写它们的父母?等等。这时我就针对学生的提问,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进行互动,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怕人的鸟通过慢慢建立感情,取得小珍珠鸟的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人与就会鸟和谐相处。对于学生的回答我都作出了充分的肯定。这样就使学生在开放自由、轻松快乐的互动氛围中获得自尊心与成就感的极大满足,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学生的思维当然活跃起来了,自然也就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定能更加自主、互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合作,让学生“善”学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课堂上,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些角色主要体现在:吃透教材文本后,精心设计好比较开放的问题,巧妙组织好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的互动、合作。启发学生合作互动、善于探索,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教师应遵循“自主、互动、合作、探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这些合作方式,善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掌握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花木兰》一文时,学完文本后,我给出一道题:我们小组也演演课本剧《花木兰》。话音刚落,学生马上在自己的四人小组内合作、互动起来,分工合作,自觉性高,很快协调好角色的担任。通过进一步的理解探究,在表演时配合默契,在全班展示,更是兴趣盎然,效果真令人惊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没有任何人能代替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教师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好地构建“自主、互动”高效课堂。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习作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批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并从中得到思想上情感上的熏陶与塑造。  一、提纲挈领,注重对写作基本要求的批改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的要求,1~2年级是写话,它实际上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补充。小学作文教学实际上是从三年级开始的,要求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5
期刊
为配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2017年秋季使用,我刊拟于8月推出道德与法治“备课专题”,以帮助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好地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精神,更好地认识、理解和使用教材。為此,我们将邀请教材主要编创人员为大家解读教材;约请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不同年段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立足核心素养培育这一时代主题,思考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变革。  参考选题:  1.统编《道德与法治》教
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商榷。21世纪素质教育在中专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行为和思想、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未来的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的团队。在中小学校里,科组是一个最小的单位,构建高效、敬业、乐业的学习型科组,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校语文科组立足学科教学特点,以课例研究为重点,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科组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学习型科组的建设。   一、活动主题   通过学校语文科组开展
在品德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品德课堂教学注入真实、扎实、灵气的养分,课堂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让课堂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神,教学质量也就会真正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联系生活实际,展现“真实”的品德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
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则》为依据,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理念理解为:以人为本。并专门以期刊服务为对象,从采访编目中的期刊采访、分编排架,管理咨询中的读者接待、咨询
<正>雷云在《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8期《公德行为发生的类型划分及教育策略》一文中指出,公德作为现代社会运作的优先伦理,它对于提升人类整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