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作文常态研讨课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下的诸多作文研讨课上,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气,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倡那种实在而有效的作文常态研讨课,并对常态研讨课的形式及教学规范作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作文教学 常态教学 研讨课
  
  师生向来排斥那种集众人智慧并琢磨至细至微,然后拟出一条明确路线反复排练,各式学生身负重任、适时出击且应对自如的所谓作文公开课、样板课或优质课。理由很简单:一是作文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作文在于引导学生用朴实的语言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情,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喜怒哀乐。教案不等同于剧本,学生不是也不能去充当演员的角色,作文教学强调的不是“再现”或“逼真”,而是悟以致用,因为作文教学的一切都必须是活生生的,其生成的经验或教训都可能使师生教学相长。二是“观赏者”在这样课堂上“欣赏”到那些所谓的完美,看似有声有色,形式很多内容丰富,但却如雨后之彩虹转瞬即逝。三是戕害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品质,使学生走向“完整”的“大一统”。四是助长了老师作秀的习气,他们演得多了会下意识地以为自己真的达到示范作用,严重束缚了在教学上的反思与开拓。五是可能使语文教学之风走向畸形,功利与浮躁之风与日俱增,其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作文教学的每况愈下。
  所以,我们提倡那种实在而有效的作文常态研讨课。这种研讨课型一般有三个过程,即老师授课,学生当场反馈,老师现场评课。
  在常态之下,授课老师抛弃了那些演员角色,反馈者直接表达自己在这堂课的收获与疑问,而评课者也没有为授课者下个三六九等的义务。大家摒弃了来自各方面的紧箍咒,探讨实现教学效度的方式方法。这样,授课者、学习者以及评课者之间就能够在同一层面上开诚布公进行多元的有效对话,这种对话可能因为心有灵犀而颔首不已,也可能因为观点相悖而唇枪舌剑,还可能为拓展教学空间而彼此假设和补充。
  这些都是教学有效的“酶”,其催化而出的课堂“资源”可供授课者不断地鉴赏和研讨,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授课老师在课堂中以其可能获得的效度作为衡量尺度,尽力展示这堂课的真实内涵,特别注意自身设计方案在实际课堂中的各种生成,较合理加以改变和引导,并在课下不断反思,进而不断完善。当然,也会因为生成的不确定性和引导中层出不穷的“壁垒”,课程也会出现陷入困境甚至尴尬。但值得肯定的事实是,这种课堂常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层思维。从表象来看,学生得意的微笑和懂事的理解、评课者善意的指点和诚恳的希望,以及授课者自始至终坦然的面对,这些都将可能成为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瓶颈的积极因素。
  当然,如果用优质课的框框来衡定,它可能是失败的。因为这种课堂追求的不是其结构完整,而是学生写作个性与人格的积极发展;注重的不是教学步骤的清晰、严谨,而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收获的不是一锤定音似的“真理”,而是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平等交流中深深地喜欢你的课,进而愿意使自己思维在一定时间里发挥到极致。宽容而言,这种立足于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的课堂是成功的课堂,授课者也是当然的成功者。
  研讨课虽然没有模式的约束,但其对授课者要求颇高。
  首先,师生必须能够亲密无间和默契。日久见“情”,这“情”就是在长期教学中彼此不断的深入了解,学生一个眼神承载着多少的困惑和烦恼,一丝微笑漾溢出了自己的得意和收获,一点嗫嚅传递出的是不尽自信而又跃跃欲试的情感,霍然而立更是不可遏止想一吐为快,这些你必须清楚地读出。同样,学生对授课者一举一动中蕴含的丰富信息也能较清楚地解读。
  其次,学生应该有相应知识能力建构。学生对这一阶段或者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实践体会并有所掌握,才能提出既感兴趣又生疑惑的问题,才能主动地进参与其中进行分析总结,以求在研讨中得到答案。高中生具有一定思维能力、评价能力,我们可将在写作中有争议的、适宜中学生讨论的问题引入,这样富有挑战和悬念的问题会使学生思路更加开阔,思想也更加深刻。此时研讨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研讨活动本身,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已实现了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第三,授课者要创设氛围,因势利导,与学习者平等对话,勇于接受课堂的各种生成挑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的情况,准确分析并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提出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进行研讨。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可将个别有争议的、适宜中学生讨论的问题引入研讨。研讨课堂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基础上,你就不能用“语言暴力”去挫伤学生表现的热情,否则“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流于形式。而且,授课者在课堂上提及的每一个议题,都可能引发他们的质疑情绪,提出一些甚至令教师也难以回答的问题,但这些突然的生成并不是节外生枝,往往是学生的迫切需要或者思维“灵感”的闪现,都是极为可贵的。授课者必须别无选择地接受这样的挑战。
  第四,要注意反思。教育家苏克斯——霍斯利也认为“反思和分析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手段,通过对教学的观察和评估可为教师思考和分析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大量的信息”,研讨课外显时间是有限的,然而促使自己与别人的思考应该是无限的,我甚至以为这样的每一堂课应该给别人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反刍。而于授课者除了进行总结外更应该透过人们的评价进行反思,因为你有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反思权。
  完美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终极理想目标,所以说是终极,是因为教学追求就是艺术追求,这种艺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也都不可能是一种尽善尽美一成不变的模式,它也正是借动态展示其无限光芒。退一步说,即使是模式,即使可以让你模仿,你也只能起于模仿止于僵化。为了拒绝这样结果,你只能永远地吸收、改进,再吸收、再改进,不断获得小面积的动态的收获,向着柳暗花明却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奋进。当然,授课者可以妄图求得一堂课完美,但你会很快发现自己课堂并不完美,也很快明白正是这样不完美使得你有了进一步做好的动力和冲劲。因此,这种不可避免缺陷的课型正是使我们课堂日臻完美的催化剂,也就更让我们有所借鉴。
  由此想到课堂辐射效果的问题,我以为能够给人以经验体会无疑是值得肯定,而能给人以启迪或者反思进而促使自己勇于实践教学风气和课堂无疑更值得赞赏。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上这种课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授课者、学习者与评课者思维高度运转,又可能在某个时刻同时聚焦于一点,于是课堂上学习者自然容易生发出颇有个性的问题令你措手不及,评课时又会在这方面“纠缠”着你迫使你作出正面回答,这些恐怕不只是有限备课就能够完成的,有时甚至要你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尴尬地真诚坦白“对不起,我还没搞清楚”,而很快使自己思维走向极致。顾此失彼不见得是遗憾,也会让你频频在“失彼”里“得彼”,因为平等交流而从别人灵感或者深思熟虑见解里自然受到无尽的启发;尴尬却使得课堂常兴味盎然,教学相长。这些都是在满是誉不绝口的其他课型里难以获得的。我也相信许多老师以自己的积累、工于应变和智慧是可以在课堂里游刃有余,但在这里,老实说,你的确需要勇气。
  进一步想,评课者的收获。听这种课自然会触动你许多灵感和激发你的热情,因为研讨,就不在于对或错,可以各抒己见,追根溯源,引发思想,分享成果,又可能在自己教研中不断研讨,使一孔之见得以扩大。当然,评课者还应该与人为善,真诚相待,不隐瞒自己观点。
  平心而论,我也不否认这种课也有些作秀成分。研讨内容而是建立在对某一问题有过深思熟虑并以为这样思考可以使师生能有大的收获之上,这堂课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授课者对班级学生情况的熟悉程度,教学目标的预设、生成与拓展,给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作用,还得顾及到听课师生的情绪问题,所以,公开的研讨课并不是顺手拈来敷衍成课,而是有所选择和预测的,但其价值是瑕不掩瑜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一中。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占的比重很大,阅读复习、考试为什么效率不高?笔者根据多年从教的经验对此进行了反思。要提高阅读成绩,有赖于建设阅读大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方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效率 途径    怎样建设阅读大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感知社会,产生感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正
【摘 要】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五导法”作文讲评教学模式,即导入,导疑,导研,导评,导结,并对每个教学步骤进行了简要阐释。  【关键词】作文讲评 教学模式 “五导法”    所谓作文讲评课,即作文批阅后的点评、总结和归纳课,是我们作文教学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在作文批阅结束后,根据本次作文的写作训练目标以及目标的达成情况,选择各个层次的范文,进行技法的讲解和
【摘 要】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必须着力改革作文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互动生成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语文素养为目标的作文评价体系。  【关键词】作文教学 教学模式 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作文教学方面取得的最显著的成效,是确立了开放、自主、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创造精神的作文价值观,给作文教学打开了新的视野,赋予了作文课堂教学以生命活力。但
【摘 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 对话 文本 教师 学生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学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其中就包括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利用经典课文来让学生感悟生活。体验情感,从而获得思想上的熏陶与养成,在学习与思考中变得有思想。看到更多的人间美好。在文本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思想与情操
【摘要】语文新课标反复强调,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中学语文教学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培养未来人才为己任,才能深刻领会促进语文发展的战略意义。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研究学生语文发展的心理,注重多途径、多方面、多层面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系统机制,从而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关键词】语文水平心理机制系统机制    中学阶
如《诗经》里曾描述的处处充满芳草,美人,处处是绿意逼人的社会生活,现在已经踪迹难觅。是什么使我们在一路走来的时光中丢弃了许多珍贵的东西?是什么让我们与那个自然健康而不悖
【摘 要】针对语文高考中的古诗鉴赏题,本文从考点及命题方式、高考真题分析、考试重点及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古诗鉴赏 考点 试题 学情 策略    一、考点解读  考点:“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所给的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考点阐释:  1.鉴赏诗歌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
【摘 要】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一方面有着政策性150万字阅读量的导向,另一方面却遭受来自学校、语文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压力。为何不能落实?本文给出了分析,即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课外阅读 落实 高中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150万字,数目看似庞大,其实算起来并不那么吓人。高中
【摘 要】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是艺术性地带领学生走向“成人”的教育。自尊是本文推崇的语文的延伸魅力,而教师的榜样示范、文本的典范引导以及学生的感悟则是自尊形成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自尊教育 语文课堂 教育    如何搞好语文教学,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自尊、自爱、自强,有着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独立的个体,是每位新时代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