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期,学校从外校调来3位原任其他学科的教师进入社会政治课教研组(以下简称社政组)。看到本组教师队伍的壮大,身为社政组组长的我既欣慰,又有些许失落。非本专业学科教师的加入,进一步凸显了学科地位的弱化。由于这些教师对新教学科“门道”不熟,因此他们在开学不久就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在全组教师商议的基础上,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先听听他们原生态的课。因为我们只有让其暴露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其解决问题。
教学问题诊断
开学第三周周五上午第二节,全组教师集中在七(3)班听社会公开课“傍水而居”。开课教师是从教语文学科转行而来的,他准备很充分,对自己也很有信心。他先由歌曲《太湖美》导入新课,接着播放诗歌《忆江南》,数太湖流域的河流、湖泊与城镇,到呈现周庄的建筑图片,并出示资料《几多欢喜几多忧》,再到关注家乡乐成镇母亲河的现状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最后布置写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的作业。按照他的设计意图,整堂课遵循“太湖流域图——因水而生——因水而忧——关注家乡”的教学流程,紧扣孕育二字,围绕水这一主题,突出水乡城镇的形成、特色、发展与水之间的联系,把现象的描述、分析与其背后的自然原因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出区域的生产、生活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反思区域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那么,教学效果如何呢?当时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评价意见与建议:“设计充满诗情画意,语文学科特色较浓,但社会学科的广度、深度没有体现,尤其是地理特色不够突出,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课标中‘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课堂未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生成不够。作为跨学科兼任的教师,建议施教者要领会课标要求,同时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确实,虽然整个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也注意到教学方式的变化,并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加以深化,但材料堆砌、问题零碎,偏重细枝末节的讲述和词语、句子的分析,而未重视地理现象的因果分析。更突出的是,教师只围绕书本一讲到底,“目中无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根本没考虑到学生,只想着接下来该怎么上,就怕备好的内容讲不完。”
一堂课下来,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原先信心十足的开课教师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于是,我们一方面决定让其改进后再上,并进行了跟踪听课与指导;另一方面,在大家讨论改进的基础上,请另一位由心理健康学科改行而来的教师上同样的内容。这位教师从白居易的《忆江南》导入——讲解太湖流域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分析城镇与水的关系——突出古镇的美——引用“打油诗”说明因水而忧。这位教师虽然注意到要利用地图教学,呈现了“中国行政区图”、“太湖流域图”,但幻灯片一放而过,学生根本不明确也不知怎么用地图。又是一个新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教师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储备。
确定研究主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的教学特点就是突出地图教学,如何用好地图进行教学是关键。在研讨中我们发现,不仅这些开课教师不会用,而且其他任课教师的认识与操作也有失偏颇。于是,我们决定把“有效地图教学”作为这一阶段的教研主题。如何进行改进呢?看来,只能由组内的骨干教师出马。但这位接受开课的教师虽曾“久经沙场”,也说自己心里没底。
还是同一课题,这位骨干教师设计了6个板块:(1)走近水乡——由歌曲《太湖美》导入,并指导学生阅读“中国行政区图”、“太湖流域图”;(2)城镇的兴起——分析城镇兴起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水乡城镇的特色——放MTV“水乡生活”,了解生活方式与水的密切关系;(4)因水而兴——角色扮演,以太湖流域居民的身份设想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更上一层楼;(5)因水而忧——播放水污染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并总结说明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6)忆乐清——由远及近,了解乐清的水乡特色及今天母亲河的状况,用实际行动保护家园。
听完课后,教师对这节课做了这样的评价:她的课堂特色是引导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体现地理教学的本色,而且条理清晰,教学主题明确,突出人地和谐的课标要求,围绕水乡“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忧”的主线展开,层层落实,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实。虽然也存在个别含糊、面面俱到等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们集体评论修改,确定了地图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创设情景入题——解说地理事实——探究人地关系——联系家乡实际——归结提升运用。然后,我们再请另外一位由任教科学学科改行来的教师,依据这一模式,上“丝路明珠”一课,进行异课同构,突出地图教学。这位教师在利用地图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但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拼凑的多,重点不够突出,难以落实课标要求。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重新聚焦在教学中最根本、最原始的问题,即如何处理教材、如何依标施教上。其实,这不是某一教师的问题,而是组内大部分教师有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将“如何有效处理教材”作为下一阶段的教研主题,通过课例进行专题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有同课异构,也有异课同构,行为跟进与研讨诊断相结合。同时,我们认为,仅靠这样听几节课、开几次教研会,花时多、见效慢,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研制度。于是,在承接前几次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组建设讨论会如期举行。
建立教研制度
这是一次小结性主题教研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建立有本组特色的、有效的教研活动制度”。下面是发言简录:
“我觉得经常看优秀课例,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反思的效果比较好。”
“对,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培训,先学习、模仿,再创造。”
“其实,将我们组内教师自己的课堂实录拍下来,加强课例研究也不错呀!根据一定的主题展开,选段观看或进行微格研讨。”
“不过,大家一起讨论的效果会更好,然后再将讨论的主题付诸教学实践,相互协作,最后把专题讨论案例化,也有利于大家撰写教学案例。”
“这样的教研活动我们要持续下去。可是,有没有一种受时间的限制不大,既便捷又有实效的全方位教师参与的教研方式呢?”
“对了,这些天,我们组开通的网络教研,怎么无人问津了,很少有人灌水呀。”
“累都累死了,不仅颈椎病又犯了,而且老在电脑前,眼睛也受不了。”
“那我们干脆直接用手写好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准备一个教研本,让大家自 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轮流着记录,还可随时进行互阅互评……”
“那可是像网上发帖一样自由呀,而且还十分环保,不用受电脑的辐射。”
“是啊,这可是一种‘绿色教研’,这样灵活易操作,我们也可试试看呀……”
就这样,大家热烈讨论,气氛活跃,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分享了彼此的智慧。这时,新来的教师也按捺不住了。
“现在通过开课听课,我越来越发现社会政治课不好上。”
“我虽然已有7年的教龄了,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知道得太少了,真希望有经验的教师带我一把。”
“学校里有统一的‘青蓝结对’,我们组能不能根据不同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帮带关系?”
他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如此激烈地交谈,积极地参与,是我始料不及的,这大大增强了我搞好教研组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于是,综合大家的讨论意见,针对社政组的实际,新的教研制度应运而生。
1、互助式“三级”帮带制度
我们结合学校的“青蓝工程”,建立了“三级”帮带制度,即由组内的优秀教师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一般教师或转行教师,利用“导师带教 行为跟进 自修提高”的方式进行研修活动。我们还规定了师徒帮带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双方根据需要,制订计划,付诸实施。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使改行而来的教师尽快走上轨道,又促使同伴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2、“协作式”教师自训制度
以课例为载体,以教师自我反思为重心,以教师自身课堂教学的个案为着力点,建立教师“协作式”自我培训新机制。首先按照“观看——模仿——剖析——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自我学习与反思;同时,对自拍录像与他人录像进行观察、比较,按照“主题先行、课例跟进、反思继续、自我实践”的方式开展协作研究,再结合公开课操作的“教学设计1——课前说课——问题研讨、反思改进(备课组)——教学设计2——课堂实施1——问题研讨、反思提升(全组)——课堂实施2……”的流程进行统筹安排,有计划地按步骤实施。
3、“流动教研本”记录制度
这种流动教研记事本每天在教师手中传递,每两周轮写一次。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关于如何备课、命题的,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关于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或对学生参与情况的分析;可以针对班级教学,也可以针对课改前沿问题;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谈自己的教学心得、教研体会,有感而发,也可以是对别人观点的解答或质疑等。通过这种开放式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我们的组内教研既克服了网络教研带来的“后遗症”,又改变了已往只有组长或记录员记录,仅局限于会议内容的缺陷,具有延续性和广泛性,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研制度的建立是教研活动常规化、规范化的保障。当然,我们更期望教研活动能从制度的规约、激励,走向教师在高度使命感、事业心下的文化自觉,从个人智慧的引领走向群体的互动,使优质教研资源产生出集聚效应,进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编辑 林飞)
教学问题诊断
开学第三周周五上午第二节,全组教师集中在七(3)班听社会公开课“傍水而居”。开课教师是从教语文学科转行而来的,他准备很充分,对自己也很有信心。他先由歌曲《太湖美》导入新课,接着播放诗歌《忆江南》,数太湖流域的河流、湖泊与城镇,到呈现周庄的建筑图片,并出示资料《几多欢喜几多忧》,再到关注家乡乐成镇母亲河的现状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最后布置写家乡水资源调查报告的作业。按照他的设计意图,整堂课遵循“太湖流域图——因水而生——因水而忧——关注家乡”的教学流程,紧扣孕育二字,围绕水这一主题,突出水乡城镇的形成、特色、发展与水之间的联系,把现象的描述、分析与其背后的自然原因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出区域的生产、生活与自然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反思区域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那么,教学效果如何呢?当时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评价意见与建议:“设计充满诗情画意,语文学科特色较浓,但社会学科的广度、深度没有体现,尤其是地理特色不够突出,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课标中‘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课堂未能有效激励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生成不够。作为跨学科兼任的教师,建议施教者要领会课标要求,同时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
确实,虽然整个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流程顺畅,也注意到教学方式的变化,并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加以深化,但材料堆砌、问题零碎,偏重细枝末节的讲述和词语、句子的分析,而未重视地理现象的因果分析。更突出的是,教师只围绕书本一讲到底,“目中无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根本没考虑到学生,只想着接下来该怎么上,就怕备好的内容讲不完。”
一堂课下来,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原先信心十足的开课教师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于是,我们一方面决定让其改进后再上,并进行了跟踪听课与指导;另一方面,在大家讨论改进的基础上,请另一位由心理健康学科改行而来的教师上同样的内容。这位教师从白居易的《忆江南》导入——讲解太湖流域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分析城镇与水的关系——突出古镇的美——引用“打油诗”说明因水而忧。这位教师虽然注意到要利用地图教学,呈现了“中国行政区图”、“太湖流域图”,但幻灯片一放而过,学生根本不明确也不知怎么用地图。又是一个新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教师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储备。
确定研究主题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的教学特点就是突出地图教学,如何用好地图进行教学是关键。在研讨中我们发现,不仅这些开课教师不会用,而且其他任课教师的认识与操作也有失偏颇。于是,我们决定把“有效地图教学”作为这一阶段的教研主题。如何进行改进呢?看来,只能由组内的骨干教师出马。但这位接受开课的教师虽曾“久经沙场”,也说自己心里没底。
还是同一课题,这位骨干教师设计了6个板块:(1)走近水乡——由歌曲《太湖美》导入,并指导学生阅读“中国行政区图”、“太湖流域图”;(2)城镇的兴起——分析城镇兴起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水乡城镇的特色——放MTV“水乡生活”,了解生活方式与水的密切关系;(4)因水而兴——角色扮演,以太湖流域居民的身份设想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更上一层楼;(5)因水而忧——播放水污染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并总结说明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6)忆乐清——由远及近,了解乐清的水乡特色及今天母亲河的状况,用实际行动保护家园。
听完课后,教师对这节课做了这样的评价:她的课堂特色是引导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体现地理教学的本色,而且条理清晰,教学主题明确,突出人地和谐的课标要求,围绕水乡“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忧”的主线展开,层层落实,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充实。虽然也存在个别含糊、面面俱到等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们集体评论修改,确定了地图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创设情景入题——解说地理事实——探究人地关系——联系家乡实际——归结提升运用。然后,我们再请另外一位由任教科学学科改行来的教师,依据这一模式,上“丝路明珠”一课,进行异课同构,突出地图教学。这位教师在利用地图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但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仍存在不少问题,拼凑的多,重点不够突出,难以落实课标要求。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重新聚焦在教学中最根本、最原始的问题,即如何处理教材、如何依标施教上。其实,这不是某一教师的问题,而是组内大部分教师有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将“如何有效处理教材”作为下一阶段的教研主题,通过课例进行专题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有同课异构,也有异课同构,行为跟进与研讨诊断相结合。同时,我们认为,仅靠这样听几节课、开几次教研会,花时多、见效慢,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研制度。于是,在承接前几次教研活动的基础上,一次别开生面的教研组建设讨论会如期举行。
建立教研制度
这是一次小结性主题教研会,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建立有本组特色的、有效的教研活动制度”。下面是发言简录:
“我觉得经常看优秀课例,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反思的效果比较好。”
“对,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培训,先学习、模仿,再创造。”
“其实,将我们组内教师自己的课堂实录拍下来,加强课例研究也不错呀!根据一定的主题展开,选段观看或进行微格研讨。”
“不过,大家一起讨论的效果会更好,然后再将讨论的主题付诸教学实践,相互协作,最后把专题讨论案例化,也有利于大家撰写教学案例。”
“这样的教研活动我们要持续下去。可是,有没有一种受时间的限制不大,既便捷又有实效的全方位教师参与的教研方式呢?”
“对了,这些天,我们组开通的网络教研,怎么无人问津了,很少有人灌水呀。”
“累都累死了,不仅颈椎病又犯了,而且老在电脑前,眼睛也受不了。”
“那我们干脆直接用手写好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准备一个教研本,让大家自 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轮流着记录,还可随时进行互阅互评……”
“那可是像网上发帖一样自由呀,而且还十分环保,不用受电脑的辐射。”
“是啊,这可是一种‘绿色教研’,这样灵活易操作,我们也可试试看呀……”
就这样,大家热烈讨论,气氛活跃,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分享了彼此的智慧。这时,新来的教师也按捺不住了。
“现在通过开课听课,我越来越发现社会政治课不好上。”
“我虽然已有7年的教龄了,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知道得太少了,真希望有经验的教师带我一把。”
“学校里有统一的‘青蓝结对’,我们组能不能根据不同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帮带关系?”
他们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如此激烈地交谈,积极地参与,是我始料不及的,这大大增强了我搞好教研组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于是,综合大家的讨论意见,针对社政组的实际,新的教研制度应运而生。
1、互助式“三级”帮带制度
我们结合学校的“青蓝工程”,建立了“三级”帮带制度,即由组内的优秀教师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一般教师或转行教师,利用“导师带教 行为跟进 自修提高”的方式进行研修活动。我们还规定了师徒帮带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双方根据需要,制订计划,付诸实施。这样,既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使改行而来的教师尽快走上轨道,又促使同伴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2、“协作式”教师自训制度
以课例为载体,以教师自我反思为重心,以教师自身课堂教学的个案为着力点,建立教师“协作式”自我培训新机制。首先按照“观看——模仿——剖析——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师的自我学习与反思;同时,对自拍录像与他人录像进行观察、比较,按照“主题先行、课例跟进、反思继续、自我实践”的方式开展协作研究,再结合公开课操作的“教学设计1——课前说课——问题研讨、反思改进(备课组)——教学设计2——课堂实施1——问题研讨、反思提升(全组)——课堂实施2……”的流程进行统筹安排,有计划地按步骤实施。
3、“流动教研本”记录制度
这种流动教研记事本每天在教师手中传递,每两周轮写一次。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关于如何备课、命题的,也可以是课堂教学中关于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或对学生参与情况的分析;可以针对班级教学,也可以针对课改前沿问题;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谈自己的教学心得、教研体会,有感而发,也可以是对别人观点的解答或质疑等。通过这种开放式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我们的组内教研既克服了网络教研带来的“后遗症”,又改变了已往只有组长或记录员记录,仅局限于会议内容的缺陷,具有延续性和广泛性,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研制度的建立是教研活动常规化、规范化的保障。当然,我们更期望教研活动能从制度的规约、激励,走向教师在高度使命感、事业心下的文化自觉,从个人智慧的引领走向群体的互动,使优质教研资源产生出集聚效应,进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编辑 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