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匪”奇事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yx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末期的某日,浙江富阳县衙在灵桥村的晒谷场上设了临时刑场,只见知府大人将“斩”字令牌重重一甩,说一声:“通匪死罪,就地正法。”屠夫挥起鬼头大刀,只听“咔嚓”一声响,朱宏的人头落了地。
  朱宏,灵桥第一举人,中举那年,年仅十九岁,受朝廷重用,被派驻广东水师任营书。朱宏精明能干,深得水师提督赏識。八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将其击倒,无奈离职回家休养。朝廷特赐他七品官职回家,朱宏成了虚有官职的平民百姓。
  朱宏回到灵桥家中后,身体慢慢好转,被众乡人推荐为罗山八庄中最大的灵桥庄主,灵桥人称他为朱宏先生。
  那年,“长毛”(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造反,声势浩大,势如破竹。村里人听说“长毛”已到萧山,但凡“长毛”队伍路过或开进村庄后,只要对其稍有不从,他们就会大开杀戒,放火烧村。作为灵桥的一庄之主,朱宏先生生怕有一日“长毛”开进村来。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这日,县衙知县大人来到朱宏家中说,明日午后有一哨从南方来的“长毛”要开进灵桥村休整。
  知县对朱宏说:“这次‘长毛’进村,衙门不便出面,就交给你来应付。一是你在广东待过十年,会说广东话,便于与‘长毛’沟通;二是你本身就是灵桥庄主,长于谈判斡旋,令人信服。”
  翌日,朱宏先生在灵桥村东“长毛”必经路口,摆上十张枣红色八仙大桌,桌上放满猪首羊头、全鸡全鸭,还有四季水果和精美点心。朱宏身着七品官服,领着各姓族长,在村口翘首等待。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方见一队擎着“艾”字旗的队伍远远走来。这队“长毛”队伍共有四五十人,一个面孔黝黑的壮汉领头,昂首挺胸,精气神十足。朱宏迎上前去,向头领弯腰抱拳施礼道:“鄙人朱宏,是灵桥庄主,带领族人在此恭候多时,迎接弟兄们进村扎营。”“长毛”头领大着嗓门说:“算你知趣!”
  朱宏以广东话回应道:“我们一切听从头领安排。”头领一听朱宏纯正的广东话,惊异万分,说:“你是广东人?”“不是,我在广东待过十年,当地话略懂一二。”“好说,好说,带我们进村吧!”
  灵桥村人将下街头几间空余的仓库楼房腾出,供“长毛”宿营驻扎,楼房西边还有一空旷的晒谷场地,正好供“长毛”操练之用。头领见朱宏安排得妥妥帖帖,心中戒备去了大半。朱宏不敢懈怠,专门指派能说会道的两位村人,不分白天黑夜轮流待在“长毛”的营盘旁,说是随时听从“长毛”头领的调遣,实则是密切注意“长毛”的所作所为。
  几天后,“长毛”本性显露,上酒馆饭店白吃白喝,偷鸡摸狗、骂人打架,更可气的是,个别“长毛”对灵桥村中的大闺女、小媳妇动手动脚。朱宏一再交代众乡人,须咬牙忍耐,挨过半个月,“长毛”开拔后就会一切如常。可灵桥街上的五六个毛头小伙子实在看不下去,聚在一起议论,要给“长毛”一点儿颜色看看。
  一转眼,十来天过去了,灵桥人忍气吞声,换来的却是“长毛”的肆无忌惮。一日午后,“长毛”头领酒足饭饱在街上闲逛,横街上的小伙子阿土走上前来,对“长毛”头领说:“我带您去个地方,那边有几个邻村的大姑娘在割草。”
  “长毛”头领借着酒劲儿,对其中一个姑娘进行骚扰。说时迟,那时快,阿土从怀中掏出一个铁榔头,狠狠地砸在头领的后脑勺上。其实,穿着花衣裳的根本不是什么姑娘,是三个灵桥后生装扮的。几个后生七手八脚将“长毛”头领的尸体连拉带拖,移到山脚下的一个土坑里,填上泥土,盖上茅草。几个人收拾完毕,对天发了毒誓,各自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是“长毛”队伍操练的时间,可“长毛”头领一直没有露面。几个骨干一碰头,连夜派两个“长毛”去萧山禀报。
  朱宏先生心急火燎,暗中调查“长毛”头领失踪的真相。结果,在阿土那儿知道了前因后果。朱宏皱着眉头,说:“你们几个当事人,千万不能承认‘长毛’头领是你们弄死的,其他的事由我来想办法。”
  次日午时,“长毛”去萧山报信的人领来了两名上级头领,一个是新派来的“长毛”头领,另一个是派来处理失踪头领事宜的。他们差人将朱宏招去,对朱宏说:“下午召开全村乡民大会,要彻查暗害头领的罪犯。”朱宏差人敲锣,召集全体乡民在南殿庙集中,召开乡民大会。
  乡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南殿庙广场上。朱宏说了开场白,要大家检举揭发害死“长毛”头领的凶手,台下一言不发,朱宏点了几个村人的名,回答都说“不知道”。
  最后,“长毛”头领杀气腾腾地上台讲话:“我们的头领被人害了,凶手就在台下,如果不想连累全村,就站出来承认。限你们三天内找出凶手,如果三天后还找不出,我们要血洗灵桥,火烧全村!”
  第三天快到中午时,“长毛”头领一声令下,集合队伍,准备屠村,情势千钧一发。
  正在这紧要关头,朱宏先生大声喊:“且慢,且慢,我有重要情况向头领报告。”“长毛”头领听闻,摆摆手示意队伍暂停出发,原地待命。朱宏说:“听村人说,长期流浪住宿在秀才房里的几个外来的讨饭花子,常说你们坏话,还扬言要弄死几个弟兄解解气。有人还看见他们那天下午将一只麻袋沉入富春江中。他们有重大嫌疑,你们快捕来问问。”“长毛”一听有嫌疑人,即刻带了十几个弟兄,由朱宏领着来到秀才房边的破凉亭。
  谁知到了亭中一看,一个年老的乞丐硬挺挺地躺在地上,早已气绝身亡。
  朱宏拿起那只破碗闻了闻,说:“好像是砒霜。暗害头领的凶手,十有八九就是这几个讨饭花子,另两个可能已经跑了,这人是个跛子,加上年老,跑不动了,只好畏罪自杀。”
  事已至此,两个新头领商量了一下,只好依着朱宏的说法结了案。于是,两个头领下令将死者的头颅割下,挂在灵桥横街头的柱子上示众。
  原来,今天天还未亮,朱宏先生和几位族长来到秀才房旁边的一个破旧凉亭中,寻找长期流浪在秀才房里的几个乞丐。他们商量好了,想给几个乞丐一些银子,让他们顶罪,并让他们赶紧跑去其他地方。没料到,一进凉亭就看到两个年轻的乞丐在哭,而年长的跛脚乞丐,平躺在一张破席上一动不动。   老乞丐生病已有个把月了,昨天半夜咽了气。朱宏心中一动,按预先商定的办法,分别给了两个讨饭花子二十两银子,让他们趁天还未亮,赶快离开灵桥逃命。
  待两人走远,朱宏问身边的几位族长:“谁家存有砒霜?赶快回去包一点儿过来,我在这里等着。”于是,一位族长匆匆回家去取砒霜。砒霜拿来后,朱宏将一只缺了口的讨饭碗弄了一点点水,将砒霜倒入碗中,撬开死者的嘴,晃一晃,将砒霜水倒进死者的嘴中,并将破碗放在死者的手边。朱宏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急急去“长毛”驻地报告,带着“长毛”来到这里。
  看着高高挂着的乞丐头颅,朱宏在心里说:对不起,委屈您老了,待“长毛”走后,我定会让您入土为安的。
  几天后,新的“长毛”头领将朱宏招去,说部队后天要开拔了,让朱宏征集粮食數千斤,最后的时限是明天天黑前。灵桥村百姓家中的存粮不多,一天之内到哪儿去筹集这数千斤军粮?朱宏一筹莫展。
  第二天一早,朱宏只好领着“长毛”头领及其手下七八个弟兄,来到灵桥横街上的“朱雪记”商行。这个商行由灵桥人朱雪创办,总掌柜朱雪在杭州总部,分掌柜朱风在灵桥分柜主事。朱风、朱雪是朱宏的两位堂兄,无奈之下,朱宏只得带“长毛”去堂兄那儿征粮。“朱雪记”是商贾大户,确实有粮。朱宏想,为了上千灵桥百姓的安危,就让堂哥家出一些粮食吧。
  在“长毛”驻扎的这半个多月时间里,“朱雪记”没少被“长毛”欺侮,朱风对“长毛”恨之入骨,听朱宏说“长毛”要向“朱雪记”征用粮食数千斤时,没好气地对“长毛”头领说:“没有!”
  “长毛”头领脸一沉,厉声说道:“你说没有,不算数,搜!”
  朱风张开双臂拦住头领,“长毛”头领火冒三丈,伸手从腰间抽出快刀,重重砍向朱风。只听“咔嚓”一声,朱风身首分离。朱宏万万没想到这“长毛”头领如此凶残,顿时后悔不已。朱风的家人顿时哭声震天,边哭边骂朱宏,朱宏有口难辩,只觉喉头一热,一大口血“哇”的一声吐出,腿一软,瘫倒在地。
  第三天,天刚蒙蒙亮,“长毛”人马动身开拔。为最后不出意外,朱宏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被人搀着来到村西口,为“长毛”送行。眼看“长毛”队伍拉着三牛车粮食浩浩荡荡远去,朱宏心中不禁感叹:过去了,唉,总算过去了!
  事后,朱宏先生大病一场,躺在床上整整一月有余。他在病中仍不忘吩咐几位族长,将那个死了还被砍头的年长乞丐的头颅,与他的身体合葬在一起,还他一个全尸,好让这个救了灵桥百姓的外乡人安息。
  没想到的是,朱风的家人把怨恨记在了朱宏头上,他们一纸诉状将朱宏告上了富阳县府衙门,罪名是:私通“长毛”,暗害无辜。
  朱宏在“长毛”进村期间的所作所为,富阳衙门略有耳闻,朱宏虽有错失,但这一切都是为了灵桥百姓的安危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不至于有“通匪”之罪。可禁不住朱风家属与族人天天在县衙大门前哭诉,尤其是他们还扬言要去杭州府衙告状,富阳县衙只好分派刑事捕头到灵桥明察暗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诉状上所述之事大部分属实,罪名成立。
  这一日,富阳县衙知县大人亲自领头,带刑事捕头十多人,来到灵桥,设立临时公堂,把朱宏绑来审问。
  朱宏百口难辩,自知死到临头,无人能救,只好认罪画押。虽有上百人为朱宏鸣冤叫屈,但大部分乡人为自保,均缄口不言。是夜,阿土等人哭着将朱宏的遗体收殓,身首相拼,连夜运至灵桥大平滩入土。
  从此,灵桥村的朱宏先生与那位“长毛”头领居然成了永久的邻居。这样的结局谁又能想到呢?
  选自《绝妙小小说》2016.10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有人把书院与图书馆,经常混为一谈。尽管古代的书院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都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书院是以讲学为主,其目的和设置都相差甚远。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图书馆出现,只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皇室有关的资料。严格地说,这只是
期刊
有次读者问刘震云“写作秘诀”,他说:“我有个赶马车的舅舅,方圆几十里,再调皮的牲口只要到他手里,都会变成温顺的猫。我13岁那年,他跟我有一场特别深刻的谈话。他说,你聪明吗?我说不。他又问,你笨吗?我说不。他说,世界上就怕这种人,要不你聪明,要不你是个傻子,都会生活得很幸福。像你這种既不聪明又不笨的人,很难混。我问他,那我该怎么做?他说,你要记住我的话,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千万不要干第二件事。我跟你一
期刊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信心满满,列了一大堆必读书目,也立下远大的读书志向,希望自己在学识上和学问上都有建树。他在京城为官十年,也是读书十年。然后碰上天下大变,于是放下书本去办团练,接着又是洋务运动,基本上就是在历史潮流的漩涡里转来转去,读书已经不再是主流。    当然,有心读书的曾国藩还是有自己的读书计划的,例如每天坚持读一卷《资治通鉴》,雷打不动,风刮不断,哪怕是军务最繁忙的时候,也要骑着战马吟咏古人
期刊
关于同治帝微服私行一事,清代史料多有记载,应为信史。一日,同治帝独自由后宰门出游,行至湖南会馆时,恰好路旁有人售卖凉粉,顿时觉得口渴,遂取来食用。由于每次出行宴饮都有人陪同,提前付账,同治帝对此毫不知情,也没有随身携带银两的习惯。他看到其他人吃完都付给摊主银两,不免觉得奇怪,问道:“我怎么从来没给过银两呢?”摊主笑道:“我靠此营生度日,焉能不受银钱?不过我看大爷您气宇轩昂,非等闲之辈,下次一并还我
期刊
汉初,因连年战乱,各种物资都很缺乏,尤其是马匹,据说连皇帝出门都凑不够四匹颜色一样的马,大臣们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坐牛车上班。    这天,有个人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匹千里马,神俊非凡,一天跑个一千里跟玩儿似的。这人一寻思,这么高贵的马,当然得献给最高贵的人,谁最高贵呢?当然是当今圣上。于是,这人就把马牵到了皇宫门口,想献给汉文帝。  汉文帝听说后,就带着文武百官出来看马。这一看不要紧,文武百官立刻炸
期刊
一人向齐白石买画,请他画一幅发财图。齐白石没画过,就问买家:发财的门路很多,画财神赵元帅如何?买家不赞同拜神发财,摇头。齐白石又問:画印玺衣冠如何?印玺衣冠是指走官道发财,买家又摇头。齐白石再问:画刀枪绳索如何?这指的是走黑道发财,买家还是给予否定。最后,买家提议画一个算盘,齐白石赞同道:“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于是齐白石一挥而就,画了一个算盘。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
期刊
清末光绪三十四年。晚秋濒尽,再过五天立冬。光绪皇帝载闷坐瀛台幽禁冷宫,凭栏呆望廊檐下凋零飘落的梧桐黄叶。载长叹一声,觉得自己只是西太后囚在笼中的一只鸟,暗骂西太后,“祸国殃民的老淫妇!”他暗想,光绪二十四年搞“百日维新”失败后,谭嗣同等人被害,康有为逃走,九月二十一日他被幽禁在瀛台,一晃10年,如果珍妃不被李莲英、薛长礼推下井溺死,还有个唠嗑人,身边的瑾妃,虽说是珍妃的姐姐却素性谨慎,在外面听到见
期刊
乾隆十分喜欢附庸风雅,把玩字画,他通过访求、抄家罚没、捐献纳贡、谕旨洽购等方式网罗了大量古字画,然后躲在自己的书房“三希堂”里,煞有介事地题跋、盖印,御批,很有一副古字画鉴赏界泰斗的派头。  可是乾隆去世后,他收藏的许多所谓的真迹被证明是赝品,其中宋画中的赝品竟有六成,乾隆成了屡屡受骗的“冤大头”。那么,乾隆究竟是怎样上当受骗的呢?  乾隆曾错将高仿的《富春山居图》认作真迹,待《富春山居图》真迹出
期刊
一、炙手可热的差事  这年刚进七月,皇城里就热闹起来。再过一个多月,也就是八月二十三,是当今圣上乾隆帝登基五十年的好日子,必然要普天同庆。看到各地官员走马灯似的往京城跑,身为内阁学士的纪晓岚愁眉不展,忧心忡忡。这天下了早朝,在去文渊阁的路上,一个人冷不丁拦住了他。  此人是闽浙总督陈辉祖。陈辉祖左右望望,问纪晓岚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纪晓岚低声叹道:“唉,天不遂人愿。”  陈辉祖一听,心说:自从你受
期刊
宋嘉定十七年八月(公元1224年),宋宁宗病死,丞相史弥远矫诏拥立了宋理宗。由于当时史弥远权势太大,理宗为了保护自己,只能避其锋芒,将朝中大权全部交托给史弥远,当起了傀儡皇帝。而史弥远大权在握,擅权专政,诛杀异己,诸大臣虽气愤,却无可奈何。  一个突然出现的玉玺  这不,又到了史弥远每年一度庆寿的日子。寿宴上诸大臣纷纷献礼,皇上也亲自到场,让他挣足了面子。这一晚回到家里,管家史财突然走近史弥远,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