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探索高校资助工作新途径r——以某高校“致远”奖助学金为例

来源 :才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ping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助育人”与“校友工作”同为高等学校工作的两大重要方面,如何在其中架起桥梁,发挥优势,是高校值得探究的主题.本文以某高校“致远”奖助学金的设立为例,探讨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以“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服务成才”为主线,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助学、助困、助业”中的积极作用,探索高校资助育人新途径,打造高校资助育人新模式,拓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新视野.
其他文献
近年来源于人类学经典研究方法的田野调查法逐渐得到各大院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中,可以丰富研究视角,提升研究质量.本文先对田野调查法的应用要求作系统的分析,进而对田野调查法在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中的应用误区作一一剖析,最后重点提出有效运用田野调查法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科学策略.
对于大学生来讲,学校公寓是其进行生活、学习以及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所以高校一定要严格地做好公寓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有序生活.目前我国依然有很多高校在公寓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公寓管理方式陈旧,管理内容单一,设施陈旧,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等,导致安全事故频发.鉴于此,本文中就高校公益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新思维、新模式、新思路下,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公寓管理工作,将学生公寓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希望能为高校公寓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家至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为各行业、各领域发展赋能.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了人工智能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政策、技术、资源、培养理念、模式等方面的影响.以期高校教育充分融合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培育出更多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艺术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逐渐投入到教育治疗的工作当中.手工艺作为其中运用较少的媒介之一,拥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本文作者尝试从教育工作的角度出发,基于已有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探索手工艺教育与特殊儿童心理的内在联动关系,以进一步阐释手工艺治疗对残疾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治疗的作用.
大学期间是对学生进行党员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党组织的整体素质,更体现了各所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在如今发展越来越好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负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背景下的各种载体,不断对学生党员大力开展党性教育,培养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信念,强化学生的思想觉悟,力争最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大学生党员能在普通学生中做好先锋模范.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重要工具.高校相关党建负责人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
新形势下,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区域经济实力与现代化核心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战略.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履行文化服务职能,助力大众掌握知识和技能、信息,树立科学的思想理念,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建立终身学习平台,促进全民的素养提升,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和谐推进.
本文通过对调研活动获取的879份研究样本的综合分析,窥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对专业教育与道德信仰教育的态度,对现有道德信仰教育的认可度,对专业教育的思政化趋势态度,以及学习偏好等.为将来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做好准备,为德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改革,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下降与运动技能欠缺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在一体化背景下分析和探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途径十分必要.当前我国由于大学体育与中小学体育课程之间的割裂和各阶段教学目标尺度不一,导致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中小学的教学目标重复和不衔接.未来高校应积极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在教育信息化和课程思政建设等发展要求下,构建能够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教学模式.
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能力,高效发挥校长教学领导力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校长教学领导力要能得到有效发挥和提升,则需要在引领学校发展过程中,始终明确并着力于以下方面:教学质量提升是核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宗旨;团队高效合作是基石.具体可通过创设学校愿景和共同目标、打造协同式学校文化及鼓励教师型教学领导者等途径来实现.
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社会变革对未来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工程教育改革要顺势而为.本文分析了“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提出新工科建设要正视现行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优化顶层体系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探索新的治理路径,培养满足新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期为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