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中原经济区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充分利用交通枢纽、人口和市场、资源、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破解经济结构不优、人均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生态环境压力大等方面的问题,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原经济区最早由河南省于2009年谋划,后在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被写入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开始实施。
  新进展 新态势
  中原经济区是以郑汴洛都市区为核心、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从地理范围来讲,中原经济区处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包括河南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北省和山西省的30个省辖市和3个区、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总体来讲,中原经济区处于中国地理版图中心位置,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区位交通位置重要;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大,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是国家重点培育和建设的内陆地区主要增长极之一;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和农作物产地,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有着重要地位。此外,中原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装备、有色、食品产业优势突出,电子信息、汽车、轻工等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能够为中部崛起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中央作出了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判断,相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创新驱动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以应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适应形势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领域也在调整和变化之中。在保证不以牺牲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补充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和网络经济。
  伴随着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创新驱动等战略的实施,一批重要的战略载体在中原经济区落地。2013年,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2014年、2015年,与中原经济区密切相关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获批。2016年末,国务院批复《中原城市群规划》,中原城市群涵盖的30个城市和中原经济区的30个地级市高度契合,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龙头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成就及短板
  2016年以来,中原经济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成就。一是区域经济稳步发展。根据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的河南省和各省辖市的统计公报数据测算,2016年中原经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11万亿元,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2%,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增长约8.1%,高于6.7%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2016年,中原经济区常住人口约1.65亿,占中国人口的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37105元,同比增长7.1%,高于6.1%的全国平均增速。居民收入方面,2016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分别为26464元和11298元,增速分别为7.2%和7.6%。投资和消费方面,2016年中原经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124亿元,占全国总量的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373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2%。粮食生产方面,2016年,中原经济区的粮食产量达到1078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5%。可以看到,中原经济区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在全国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中原经济区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对于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从中原经济区设立之初,就提出要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始终将经济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来看,2016年中原经济区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约70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约288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约2527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5:47.2:41.3,而中原经济区建立之初的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仅有29.5%。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服务业占比持续调高,高成长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顺势调整。从城镇化率来看,2016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相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比2011年的40.6%调高了7.4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带动着农民增收、消费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动力。
  三是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中原经济区坚持先行先试、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红利,开拓发展新局面。2016年,中原经济区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资源税从价计征扩大到矿产资源行业,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顺利进行。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农村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不动产统一登记、出租车行业等改革稳步实施。
  四是创新驱动战略有效实施。2016年,中原经济区在创新发展方面开启新局面。国家先后批准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河南成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这些战略规划落地中原经济区,为中原经济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有利于中原经济区通过先行先试,营造优越的创新环境,吸引高水平的创新资源,从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五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原經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设立“一带一路”发展基金,中吉亚洲之星产业园成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中欧班列(郑州)主要运营指标保持全国前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举办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狠抓项目落地,实际吸收和利用外资数量稳步增长。   2.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短板。中原经济区建立以来,区域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但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结构不优、人均发展水平偏低等问题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一是经济结构仍然不够优。2016年,中原经济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5:47.2:41.3,城镇化率为48%,相比于2011年都有着大幅提高,最近几年也保持快速调整趋势。但是,2016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6:39.8:51.6,城镇化率为57.35%,中原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时,尽管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在汽车、电子、新材料、网络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发展迅速,但是资源型经济占比仍然偏重,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仍需要加快。
  二是人均发展水平偏低。2016年,中原经济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37105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中原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分别为26464元和11298元,仅分别相当于全国水平的79%和91%。
  三是新动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近年来,尽管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网络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趋势都很迅猛,但是中原经济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较低,与区域经济的体量不相符。科技创新方面,郑洛新、合芜蚌两个国家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启动初期,还未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经济总量大,人均水平偏低,经济结构不优,新动能发展迅速但占比不高,可以说,中原经济区仍是整个中国经济现状的缩影。
  新要求 新趋向
  中原经济区的未来发展,应当在坚持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同时,认真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基本要求,充分利用交通枢纽、人口和市场、资源、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破解经济结构不优、人均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生态环境压力大等方面的问题,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中央推出了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措施,谋划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要发展布局。这些措施和布局都是针对当前中国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所推出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要站位国家大局,积极融入和落实这些战略措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通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使农业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推动城乡一体发展,有效拉动内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各项措施,提高供给侧的质量和水平,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民间的创造力和创业热情。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寻求区域间协同合作,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第二,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新经济模式发展。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加快与之相匹配的通信和物流体系建设。通过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技术人才、返乡农民、高校毕业生等主体进行创业,鼓励新经济模式和商业模式发展。深入推进郑洛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点围绕优势特色领域,争取更多高水平研发平台、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在区域内布局。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联盟构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技术集聚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打造创新创业优良环境,大力引进创新引领型人才和团队,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提升中欧班列(郑州)运营水平,加快郑州一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推进开通和加密客货运航线、开展签证便利业务、建设专属货站、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推动经贸合作等合作事项落实;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航空物流、农产品贸易、电子商务和产能合作项目实施。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勇于尝试和创新,强化改革政策集成,加快培育支撑未来发展的支柱;依托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等,在中原经济区范围内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战略协同示范区,加快复制推广先行先试中取得的经验。切实抓好投融资、电力、科技、价格、财税等领域重点改革举措的落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扎实地把中央关于“放管服”方面的改革措施落地,同时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产业集聚区和城市新区的管理体制,推进产业集聚区与行政区域套合。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以改革促进教育、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均等化;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推动文化事业改革,健全生态文明体制。
其他文献
<正>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变。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过程中,部分体制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对新常态阶
电缆线路被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当前电网的建设中,电缆线路敷设及施工关系着整个电缆线路的安全可靠性。重视各个细节处理及使用正确敷设技术和安装配套附件能够充分确保电缆线
鹤膝风由三阴亏损,寒湿侵于下部而成,上下腿细,惟膝部肿大,形如鹤膝,初起寒热交作,不能步履,日久则溃.症状:初起与痹证相同,关节疼痛,运转不利,遇冷则痛甚而渐至关节肿胀,皮
目的检测全省六个实验兔场的兔子所携带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情况,调查实验兔RHDV抗体水平,评价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HAI与ELISA两种方法的符合率。方法采用HAI、ELISA方法
产妇产后常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我们采用热按摩疗法治疗产后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外周静脉留置针目前在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留置针的拔管困难问题因发生比率小而常被忽视。作者通过对1例静脉留置针拔管困难的观察与处理探索,对拔管困难的原因、处理方法提出
<正>欧盟不得不等到英国理清公投的国内政治影响,再真正开始谈判。与公投活动一样,欧盟机构和其他成员国当前只能任由观望者急剧增长,并因此承担巨大的风险欧盟一直都处于扩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神经和皮肤受累的急性皮肤病,目前西医多以抗病毒、止痛和对症治疗,效果常不理想.近年来我们用解毒理气汤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
有关中国经济转型的四个“加减法”:一是减旧经济,加新经济;二是去一部分资产,加股权融资,把储蓄转化成投资;三是去一部分杠杆,加另一部分杠杆;四是人民币保持较低利率和强势货币地位  旧经济要减,新经济要加  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高增长阶段,先有高增长后有转型,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第二个阶段:低质量的放慢阶段,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平均增长速度放慢、经济增长质量下降的转型阶段
<正>金融系统最突出的两个功能是支付清算和向健康借款人持续提供信贷,因此高杠杆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面对股市剧烈波动时更容易暴露风险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道琼斯工业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