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自由,谁能限制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为陪女儿在县城读书,我和妻子经营着一家粮油店,勉强维持生活。前不久,几名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店里例行检查,认为我们销售的粮油质量有问题。因为我拿不出合法证据,工商局工作人员将我强行带上执法车,到工商局后,又用手铐把我拷在铁栏杆上,滞留了4小时后又无理由将我释放。请问,工商局工作人员这样做合法吗?
  律师意见:工商局工作人员这样的做法是违法的。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只有公安机关才有剥夺或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的处罚权和强制权,除公安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限制和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此外,公安机关也不能将此项权力委托给其他机关、组织和个人行使。
  工商局工作人员在执法时与您发生纠纷,工商局工作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依法报请公安机关处理,无权私自限制您的人身自由,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您的人身自由权,应当马上撤销。您可以依法要求工商局赔偿,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请求相应赔偿。
其他文献
从 学前班开始,每年我都会收到女儿安妮的成绩单。成绩单密密麻麻好几页,其中用很大的篇幅来描述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情况。用老师的话说,这些和数学、阅读等学科知识一样,都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具体要求有:  1.听从指令。课堂上是否能集中精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是低年级孩子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否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课堂上的纪律情况等也是要重点学习的内容。记得安妮二年级的时候对ESL课(英语国家为母语非英
[摘 要] 童話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不断优化童话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文章重点就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提出观点,以便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提供更多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教学方法  童话具有叙事性强、可读性强、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等特点,在各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均占较大比例,深受小学生喜爱。当前,小学语文教材进入“部编版”时代,童话故事依然选录内容
英 国《自然·人类行为》杂志日前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6岁是人类情感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实验中的黑猩猩和6岁儿童都希望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使他们必须为此付出代价。该发现为通过同伴惩罚来巩固社会规范和确保协作的行为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见解。  此前的研究表明,当人类和某些动物看到其他個体被伤害时,会感受到移情的悲痛和担忧。但同时,研究也显示,当成年人看到有人因为反社会行为受到相应惩罚时,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题为《小孩不小》的打油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生动诙谐地提醒家长不要轻视幼儿。年轻的家长多少都有体会,宝宝的智力发展迅猛,时常言行惊人,非常可爱。事实上,宝宝的成长往往超过家长的期待,有时会跟家长耍心眼,巧妙地利用家长的轻视,达到他们的目的。有的家长被长期蒙在鼓里,有的家长虽然识破了宝宝的小伎俩,却一笑而过,甚至为宝宝的聪明而
地球已经不是一个球,而颇类似一个大筛子。有人在那端连砍带伐,扔原子弹拽核武器,而我们在地球的这端囿于一角,知道的很少。希望自己的眼睛是广角,是中长焦,可以伸得很远。  当然,有一种人可以帮助我们,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监守,在最户外的地方探险,在最不可能中创造奇迹。  偕同两位略有些不同的户外摄影师Robert Knoth 和Daniel Beltr ,我们一同走进这期的家园。    背景介绍    
一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投入关爱可以改变他们大脑海马体的大小,而海马体控制人的学习、记忆及压力反应能力。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琼·卢比和她的研究团队在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人类大脑海马体大小与幼儿时期受到的教养有关,越是得到细心关爱的孩子海马体越大,而这些孩子在日后的学习、工作及社交中的表现都比那些没有得到关爱的同伴更好。  在早期实验中,卢比博士和她的团
日 前,在美国认知神经系统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演奏乐器能够加强儿童左右半脑之间的联系,使胼胝体的增长率提高25%。胼胝体是大脑中联系两个半脑的部分,由神经轴索组成。早在1995年,此项研究的作者戈特弗里德·施劳格就发现,7岁前开始练习乐器的职业音乐家的胼胝体更加肥厚。  施劳格及同事马里·福雅尔和埃伦·温纳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31名儿童进行了研究。专家们通过此项技术分析了他们的大脑,在孩
47年前,小学四年级时,教语文的班主任李康立老师在课上用臭字的构成教导我们不要骄傲自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编者按】  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写的亲子日记,讲述他的妻子和5岁半的儿子发生冲突,最后言归于好的故事。尽管类似的冲突司空见惯,但作者以其职业敏感洞察儿子的心理变化,详细记录了解决冲突的步骤和细节,其细腻的父爱和娴熟的教育技巧对年轻的父母具有极高的示范价值。    冷处理  今天是星期五,晚上,家里显得比平时轻松许多。妻子在各个房间里搜罗该洗的衣服,拿到卫生间分类,随后就听到给洗衣机注水的声音。我在
问:我有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4岁。最近,我请老大帮忙做事,他总是说:“你每次都叫我,为什么不叫老二?”然后很不满地去做。我很生气,想骂他一顿,可又觉得不妥。请问,这件事我怎么处理才好?  黄晓岑  答:孩子有情绪反应,如果不是明显的无理取闹,家长要先检讨自己。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就觉得自己一定是对的。检讨自己之后,确认自己有理,再跟孩子说理,这才叫“教育”,而不是自己感到生气先将孩子骂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