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p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9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95-01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G-csF)商品名瑞白,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癌症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我科于2007年起至今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化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或白细胞减少的患者140例使用该药,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现对此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0例,均为女性;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5.2±15.1)岁;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需行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一般状况评分KPS>60分;无血液系统疾病;入组前心脏、肝脏、肾脏等主要脏器功能正常;化疗初始病例或既往放疗、化疗停止1个月以上;志愿受试,已获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1)分组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各70例。2组患者均必须接受包括药物组成、用药顺序、剂量强度完全相同的一周期的化疗, 然后放疗。两组病人放疗部位及剂量均相同(均为患侧锁骨上、腋下及胸壁,剂量50 Gy)。A组化疗中给予rhG-csF皮下注射,放疗中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再用3-5天。B组不用rhG-csF。
  (2)rhG-csF的用法及用量。采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rhG-csF,200微克/支。用药时间、剂量:化疗末次给药48h开始使用rhG-csF,1次/d,皮下注射,50微克/kg。疗程:一般为连续注射14 d。
  (3)观察项目。①化疗过程中血常规隔日检查1次;放疗过程中血常规每周检查1-2次。②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在化疗前后各查1次;③不良反应每日观察并记录。
  1.3 结果:(1)A组与B组比较。A组白细胞最低值、ANC最低值、化疗第21天白细胞值、化疗第21天ANC值明显高于B周期;A组化疗第2l天白细胞<4.0×109/L者数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白细胞<4.0×109/L持续天数以及ANC<2.0×109/L持续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全部如期进行放疗,放疗过程无中断,而B组只有56%的患者如期进行放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2)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表现为轻度ST-T改变,2例出现血清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因合并使用化疗药物也无法确定是否与使用rhG-csF有关,过敏反应1例、乏力3例、感冒样症状3例、骨肌肉疼痛15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手术的创伤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术后放化疗致白细胞低下,再次给患者带来种种不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价格昂贵,病人放、化疗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该药来提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故病人经济负担较重,加之该药注射时注射部位疼痛明显,注射后需反复监测血象甚至根据病情需要长期多次注射等均使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者,认真听取其想法和感受,介绍该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方法,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取得患者配合;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为其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其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2.2 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2.2.1 发热:3例患者出现低热(<38℃),多发生在注射后2-4h,未作特别处理,指导患者多饮水,温水擦浴后体温逐渐下降,发热期间部分患者伴有头痛、乏力,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2.2.2 肌肉骨骼系统不良反应:15例出现注射后全身肌肉酸痛、骨痛、腰痛的现象,持续2-3天。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勿做剧烈运动,出现不适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必要时给予双氯酚酸钠纳肛以缓解疼痛。
  2.2.3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例患者出现厌食、食欲不振现象,患者肝功能示:ALT、AST轻度升高,未作特别处理,停药后自行消失。指导患者治疗期间少食多餐,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禁食对消化系统有刺激性的食物。
  2.2.4 过敏反应:1例患者在皮下注射30min后出现胸闷、心悸,测心率118次/min,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及非那根25mg,20min后患者自诉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心率恢复为88次/min,告知患者以后不可再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提示护士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各类药物过敏史及过敏家族史,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并在常规注射后要求患者卧床休息20-30min,不得马上离开病房,以观察有无反应。
  2.2.5 注射局部疼痛:rhG-csF为水溶液,用药量2~3ml/次,皮下注射量大,易造成局部疼痛、肿胀。几乎所有的患者均诉推药时疼痛难忍,对此我们采取无痛注射法,更换5号半的皮试小针头行皮下注射,推药速度缓慢均匀,使药液完全吸收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3 讨论
  rhG-csF是一种在哺乳动物中调节粒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成熟生长的造血生长因子,因此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放化疗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因此利用造血生长因子刺激少数存活的造血干细胞进而加速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是重建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1]。我们对该类患者进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发现其对提升粒细胞造血功能效果显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但具有自限性,一般给予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其他不良反应如肌肉酸痛、头痛、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疼痛、过敏反应等出现较少,也易处理。
  笔者认为,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放化療后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韩春燕,姚秋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56
其他文献
心肌病是较少见的心脏病,在病理方面,国外报道较多,国内迄今为止仅有零星病例报道,多数为充血性心肌病。随着近阶段对该病病理变化认识的逐步深入及心脏穿刺活检的开展,心肌
【摘要】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行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白内障患者32例,其中合并角膜瘢痕27例,虹膜粘连21例,前房积血15例,晶体脱位或半脱位11例,眼内异物11例,玻璃体脱出7例。根据其病情特点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和护理。结果:32例手术患者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有效心理护理和充足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严密观察生命
期刊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来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总结其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70例AF患者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于消融术前和术后1,3,6个月用SF-36健康随访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70例AF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前比较,躯体功能、躯
期刊
在预激综合征的患者中,旁路的前向传导可掩盖房室传导阻滞。当房室结经路(简称正路)呈心率依赖性Ⅰ度前向传导阻滞时,心电图可表现为“δ波”随心率而变化。但同时伴有束支
【中图分类号】R54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82-01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系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右两心室的交通。室间隔缺损可分为膜周型、动脉干-漏斗型及肌部型。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术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房室传导阻滞是封堵术中及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011年1月我科救治1例室缺封堵术后并发
期刊
采用国外先进的in silico技术,应用QSAR(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测试模块,对防晒剂成分的皮肤接触过敏性、人体感觉刺激性以及眼刺激性分别进行了预
期刊
迄今,国内外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外膜电图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10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脏不同部位心外膜电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利用家
内皮素(Endothelin)是最近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内分离、纯化的一种新的活性多肽(Yanagisawa M,et al.Nature 1988;332:411.),它由21个氨基酸组成,具有强大的收缩冠状动脉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