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美元,意料之中的高油价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原油4月主力合约站上了105美元/桶的关口,最高摸至105.97美元,其后油价一直在105美元以上直至收市。
  其实,油价站上100美元大关,早已在意料之中。而令人不安的或许是,在2007年正确预言油价将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后,高盛公司现在认为,在有“突发事件”时,油价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上涨至每桶200美元。
  而从中国石油现货来看,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油价定的,价格每月不同:2007年的含税价格是:1月4156元/吨,2月3785元/吨,3月3832元/吨,4月4123元/吨,5月4531元/吨,6月4524元/吨,7月4537元/吨,8月4919元/吨,9月4846/吨,10月4852元/吨,11月5279元/吨,12月5891元/吨。按一吨石油约8桶计,2007年12月石油现货每桶已为736元人民币,约合103美元。
  
  欧佩克无意增产
  
  早在今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就呼吁欧佩克增加产量,抑制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并缓解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带来的影响。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随即数次呼吁欧佩克成员国增加产量。博德曼甚至强调,除非欧佩克采取增产措施,否则油价不会下跌。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署长盖伊·卡鲁索也呼吁欧佩克在油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际增加原油产量。他说,欧佩克增加原油产量,有助于缓解导致油价高涨的供需矛盾,为抑制油价提供缓冲空间。法国总统萨科奇也要求欧佩克增加原油产量,他认为70美元一桶的油价是可以被接受的合理价格。
  


  但3月5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佩克第148次石油部长会议做出决定,维持欧佩克目前的原油产量不变。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强调,目前的高油价并非供应短缺造成的,而是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美元疲软、投机炒作等因素引起的。哈利勒认为,欧佩克的职责是维持供需平衡,而不是控制油价。
  欧佩克不愿增加原油产量的逻辑很简单: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放缓,会冲击未来需求,为了保证收入欧佩克宣布产量不变;而美元疲软和通胀则把资金“逼”向了石油期货。
  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部长们纷纷表示,不可能通过提高原油供给来应对高油价,部分成员国甚至建议减产。沙基卜·哈利勒就表示,考虑到冬季取暖油需求下降,欧佩克可能在近期减产。他认为,目前原油库存水平已经非常高,而且预计全球原油需求在第二季度将明显减少。
  从各方面的数据看,欧佩克可能已经悄然减产。路透社调查显示,2月份欧佩克12个有配额的成员国原油日产量2978万桶,比1月份下降了11万桶。欧佩克原油总产量平均每天3205万桶,比1月份降低了9万桶。
  成立47年至今,大部分时候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只是个名义上的卡特尔。事实上,它无法控制油价,因为很多成员国常常各行其是,不履行旨在控制市场供需的石油生产配额。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欧佩克或许会成为一个真正发挥影响力的卡特尔。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就在2006年底,原油价格从8月份的每桶70美元向50美元下滑。真正的卡特尔会通过减少产量来抬高价格。欧佩克正是这么做的。它令日产油量减少80万桶。2007年底,石油库存下降到三年来的最低水平,油价则步步上升。如果不是欧佩克减少石油供应量,现在油价也不会飘升到每桶100美元的高价。
  至少从那时候起,欧佩克开始像卡特尔那样发挥影响力了。
  
  产油国耗油日增
  
  据政府资料显示,2006年,沙特、俄罗斯、挪威、伊朗和阿联酋这五个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的国内石油消耗比2005年提高了5.9%。
  由于许多石油出口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这些国家本身对能源的需求正影响到它们能够出口的石油数量,这便给石油市场带来了新的负担。
  专家们说,如果产油国这种快速增长持续下去,则意味着十年内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国可能需要开始进口石油,以便为它们利用其石油财富购买的所有新汽车和住房以及创立的新企业提供能源。
  印度尼西亚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据估计,五年后美国的第二大进口石油来源地墨西哥也可能出现同样的局面,再往后就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伊朗。
  根据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预测,包括沙特、科威特和利比亚在内的许多产油国的国内需求十年内将增长一倍。对此石油分析家埃米·迈尔斯·贾菲说:“我们今天依赖的许多主要的石油出口大国在五到十年的时间内将不再是净出口国。”
  海湾化工和石油化工联盟去年底则称,中东地区将成为世界石化产品的主要产地,该联盟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中东地区乙烯产量将增加一倍以上,到2012年,乙烯产量将从2007年的1300万吨提高到2900万吨,约占世界同期产量增长的一半。
  沙特工业的飞跃发展使中东成为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去年该国每天消耗200多万桶石油,比2005年增加6.2%,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国际市场部最近的一份报告说,从现在起到2010年,日益增加的国内需求可能抵消沙特石油产量40%的增长,而伊朗预计将减少的一半出口也是由国内需求增加造成的。
  对此,沙特投资银行SABB的首席经济学家约翰·斯法基阿纳基斯说:“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将转向大量依靠石油的行业。这意味着更多石油会被留在这里。”预计整个中东地区2008年石油需求上升3.5%。
  由于近来北海地区和墨西哥的石油产量下降,世界便指望中东国家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供应。现在全球每天的石油需求略多于8500万桶,估计十年内就会增加到每天一亿桶。所以问题在于,沙特能在其自身经济引擎需要更多原油的情况下,继续满足世界越来越大的石油需求吗?
  答案不那么乐观。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说,石油出口国的消耗增长是世界石油需求面临的第二大威胁。
  比罗尔说:“这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在不断加剧。”
  
  高油价助长高通胀
  
  2007年,原油价格上涨了58%,是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年度涨幅。自2000年以来,原油价格几乎增加了两倍。
  与此同时,在连续五年的较快增长之后,世界经济正在面对物价普遍上涨这样一个“副产品”——无论是食品、汽油的价格,还是教育、医疗保健的费用,都在日益上升。通货膨胀的“星火”,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燎原”,许多国家的通胀率蹿至创纪录水平:新加坡达到25年来最高纪录;美国创17年来新高;沙特阿拉伯处于16年来最高线;瑞士升至14年来最高点;一向强调“挤压”通胀率的欧元区,今年1月也以3.2%的水平达到14年来最高值……
  种种迹象好似上世纪70年代,那时石油、工业原料、粮食等世界性商品呈现稀缺状态导致世界性通货膨胀。沿袭结构理论的分析思路,人们可以依稀感到,当初那种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在不同国家传递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杀伤力”和“杀伤面”都可能更大。眼下全球市场的高油价、高粮价,势必更容易、更迅捷地连锁传输到其他商品的价格上,从而影响全球市场供求变化,引发一轮又一轮高通货膨胀。
  奥本海默公司高级能源分析师法德尔·盖特说:“(油价)维持在100美元的水平便意味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困境。”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油消费国,占全球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一旦美国经济大幅减速乃至衰退,全球原油需求量势必大幅萎缩。欧佩克已指出,今年美国经济颓势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从而将导致全球原油需求下滑。国际能源机构(IEA)再次下调今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预计今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将为8760万桶,比原来的预测下调了20万桶。
  但同时应该看到,美国经济的影响力已不如从前,即便美国经济衰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也将增加原油需求。
  必须指出的是,头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建立在廉价能源的过度消费的基础上,而现在能源却突然变成了一种紧缺资源、一种可增值收益、一种应节约或控制的资源,这表明能源粗放型发展模式陷入了困境。
  国际能源机构最新的年度报告强调,必须尽快在全球范围采取决定性行动。然而,困难则在于引导这一转变。更进一步说,这场革命要求世界各地的舆论都要摆脱过去的观念,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更不应效仿西方国家的发展。这要求各国领导人有极大的勇气,并要求消费者个人的行为有根本性转变,因为如果缺乏这种意识,市场机制将会大行其道。反映供求失衡的价格将会不断攀升,经济受到的惩罚将会愈加严重。
  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随着国际压力的加大,美国也正在调整自己的能源政策。
  而人类对石油却存在过度消费行为,比如说那些传统的产油国的政府为本国公民提供大量的汽油补贴,每加仑汽油的售价仅为七美分。这种做法培养了浪费的习惯。
  美国也把维持低油价作为“国策”,长期将自己的汽油税定在比欧洲低许多的水平,以至于汽油、取暖用油开支仅占美国人收入的5%左右。这又反过来促进了美国人住大屋、用大排量汽车。
  总体而言,由于收入增长的速度快于能源价格,油价高涨造成的损害相比以前要小。但实际上,全球石油开采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人类必须尽可能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编辑:卢小平
其他文献
策划/本刊采编部    比尔·盖茨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这位商业巨头振聋发聩的一句话,道出了电子商务在这个新时代的重要地位。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也带起了一股电子商务旋风,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愈刮愈烈。由于种种传统贸易渠道无法比拟的好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并被认为是21世纪初全球经济最大增长点之一。  2006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2.8万亿
期刊
2007年12月8日,好帮手公司与越南万吉公司在越南国际大酒店共同举办了以“Touch CASKA,touch the future” 为主题的“CASKA”智能新产品越南经销商会议。这是好帮手公司在国际上第一次与海外总代理商联合举办的大型经销商会议,也是越南国内车载产品行业第一次举办的车载产品展示会。这亦是广东高科技产品企业走出去的又一例成功案例。  从这两个“第一”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无论对于好
期刊
去年鹤山外贸进出口总值17.36亿美元  近两年新引进的新兴产业及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成为鹤山市外贸出口的生力军,出口较多的产品主要有光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印刷包装品和五金制品,打破一直以来以鞋类纺织服装产品为主的格局。去年该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7.36亿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11.31亿美元,增长28.3%,进口6.05亿美元,增长19.1%,出口总值增长超过100%以上的企业有41家。    
期刊
华润雪花斥资千万免费发放环保袋  “雪花随身袋,绿色伴我行——雪花啤酒2008北京环保行动”于3月20日在京启动,这项活动是由华润雪花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共同举办的。华润雪花宣布斥资1000万元向北京市民发放环保袋。  华润雪花啤酒活动负责人介绍,华润雪花啤酒将向北京市民发放超过1000万只环保袋,覆盖3000多个社区和街道以及500多家商店超市。  根据有关规定,今年6月1日起,全国所有超市、商
期刊
Google全球CEO访华   3月17日,Google全球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正式启动在华访问,并于当天上午会见了中国媒体,探讨Google中国业务以及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施密特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中国区业绩,并继续强化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2007年4月和2006年3月,施密特分别两度访华,一次是高调来华发布Google中文名“谷歌”,一次
期刊
2008年1月29日,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商务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六个规章的决定》。该《决定》已于2008年1月2日商务部第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根据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行政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及时清理行政法规、规章是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要求和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欧盟海运协定3月1日起生效  2008年2月28日,欧中双方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欧盟与中国于2002年12月6日在布鲁塞尔签署的《欧盟—中国海运协定》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  《欧盟—中国海运协定》涉及双方市场准入和海事合作条款。该协议是欧盟与中国在海运领域业已存在的紧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欧双方彼此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欧双方通过缔结中欧海运协定等一系列交通合作协定协议,
期刊
本刊讯 3月25日,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主办的“2007年度信用风险管理评级发布会”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评级会上,共有49家出口企业分别获得“AAA”、“AA”、“A”的信用评级。其中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纳伟仕视听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获得“AAA”的最高信用评级。为了本次评级,中
期刊
KPO,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新浪潮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的需求变化迅速,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要赶上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必须提高运营的效率。然而,在工程设计、IT服务、新产品研发和金融风险管理等知识密集的高端服务领域,美国、英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都面临着高技术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和成本上升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在业务流程外包(BPO)中加入了新的元素,他们除
期刊
日前,慧聪汽车用品网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2007慧聪汽车用品网十大评选颁奖典礼,佛山市三水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卡仕达”品牌被评为“十大车载影音品牌”称号,好帮手公司总裁罗大军先生也脱颖而出,获得“2007年度汽车用品业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慧聪网汽车用品行业十大评选是由慧聪网发起的行业品牌盛会,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三届,其中高度肯定了业内企业为行业发展所作的努力与贡献,打造业内知名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