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防震减灾应突出抓好"四建"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震减灾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基层如何最大限度减轻地震(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工作应突出抓好“四建”。
  
  一、是建立健全地方地震工作机构,完善防震减灾管理体制
  
  最近的10年,我国发生了多次重大自然(地震)灾害、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6%,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999年,发生在土耳其、台湾的地震灾害造成的危害之烈、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巨、社会影响之大令人震掠。作为现代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应责无旁贷的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以预防、减灾为核心内容的灾害管理不仅成为政府管理的战略任务,而且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根据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的减灾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资源,处理好减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加强国家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综合减灾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当对防震减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地震灾害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建立健全县、乡地震工作机构,使地震工作机构与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相适应。
  
  二、是建立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综合防御的运行机制
  
  每当我们对国内外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现场考察、对灾害现象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和总结大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时,都给我们许多启迪。通过这些地震事件可以探讨一些值得重视和有价值的东西。
  1985年墨西哥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1998年台湾海峡地震和1999年土耳其地震等灾害事件所印证的正反两方面的事实,给我们揭示一个重要道理,即获得明显减灾效果的就是在灾害发生前,人们应具有高度的居安思危、防范忧患的意识,树立真正的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实施以预防为主的方面。
  树立预防第一或预防为主的思想,就是突破或转变一些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这些陈旧观念表现为:
  一是以"预防为主"之名,行 "灾后救援为主"之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落实。
  二是认为以预防为主,落实预防措施就必须要花大钱,其实落实预防措施所花的钱,与遭到地震袭击造成的损失,以及震后重建费用相比,其差的倍数何止千倍、万倍。
  三是建立营造全民参与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氛围。
  防震减灾教育与宣传的意义和作用在于:
  第一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应当与自然协调共处,并应用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同灾害作斗争。人类对灾害的认识、防灾救灾的知识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灾与减灾意识和知识应成为衡量现代国家文明程度、文化水平程度的一个标准。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的普及将大大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第二使人们懂得地震灾害对我们生存条件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与致灾的关系,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觉性。
  第三提高人民群众对地震灾害谣言的识别能力,使谣言不攻自破,确保社会秩序和人心的安定。
  第四提高民众与灾害作斗争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人们可以根据地震科普知识捕捉震前征兆,以便及时进行灾前防御,灾时避险自救。提高人们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应变力和救灾技能,使人们在灾害面前处惊不乱,遇险不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第五使人们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灾抢险,特别是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和其他衍生灾害的发生。而不至于在突发性重大灾害面前不知所措、消极被动。
  第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行动投入到防震减灾的宏伟事业中。防震减灾教育与宣传应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应考虑定期、定点及宣传普及的覆盖面,建立宣传网络。
  四是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制定落实的保障机制。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沙土液化,喷砂冒水之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地震周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预案,是各级政府和地震工作机构的紧迫任务。通过对本地区地震灾害的宏观预测,制定一个科学性、针对性的综合应急预案,实认真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形成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救灾系统,是我们争取防震减灾胜利的必要条件。
  (大名县地震办公室)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新课程已经走进我们校园,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肯定,也越来越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主观因素,导致许多时候合作学习没有实效。教师只注意了合作学习形式,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即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
期刊
摘要:体育运动的目的,除强身健体外,更以运动美的形式给人们展示绚丽多姿美的艺术世界,给人予美的陶醉 ,美的享受。  关键词:体育审美 体育美学 人体美 艺术美欣赏    近年来,在体育学术论坛中,对体育本质美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已有了不少的探索研究,这无疑是丰富体 育美学的内容。进一步研究体育运动的美,对于推动现代体育发展,提高体育运动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为此本文就体育运动美进行探索。
期刊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   关键词: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 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重视人
期刊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素材和学生身边的事例激活学生的思维,加强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确良有效办法。  尤其是农村乡镇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许
期刊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全面阐述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意义,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向,明确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和造就?毫无疑问要靠教育。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
期刊
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好问、好玩、好动且精力旺盛。他们不同于小学生,不喜欢单调枯燥的训练,只有趣味教学才能吸引他们,不断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珠心算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珠心算教师孜孜以求的新课题。我深刻认识到:抓住幼儿个性特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意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学习,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联系各门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材,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法律条文繁琐冗长,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等厌学的局面。那么,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工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出发,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世界军事的发展,畅谈伊拉克战争中出现的新趋向,他们就会津津乐道
期刊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而信息的获得又主要依靠阅读来实现。  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规律性的认识与做法。    一、学习基本笔画的写
期刊
一、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 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 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显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这不仅因为人是“活”的,物是“
期刊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